查看: 2207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复制链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8 11: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照片一:南疆部队某部,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拉练途中正在经过一座索桥……
注:请网友们注意南疆的地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战,对战斗员体能的考验是极其残酷的。老山一战,许多重装备、弹药无法机械前运,只能靠战斗员背负,再加上单兵作战装备……每名作战人员平均负重32~40公斤。而且,我军作战手段为“隐蔽接敌、秘密穿插、多路向心突击”,越军在白昼可通视我方境内纵深达20~25公里,为避免暴露作战意图和减少伤亡,我军只能在黑夜中选择山头的反斜面和炮击死角翻山越岭……。南疆多雨,可以想见当年的战士们在沉重背负的压力下、在漆黑的雨夜、在一片泥泞之中、在悬崖峭壁之间艰难前进的步伐会是多么的疲惫……
  政委曾对我讲过,他所在的分队在长途跋涉后“提前20分钟进入进攻出发阵地”。而也有个别分队没能按战前部署所要求的时间到位……
  战士们就在这种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向老山之敌发起冲击并战而胜之。
  在战斗伊始,很多人便是由于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反应迟钝、或无法完成战术动作而倒在枪林弹雨之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3-12-8 12:2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照片二:同一支拉练部队,正在途经一片刚刚收割完的红土地……
注:这是典型的云南地形,高原丘陵……红土地上突兀而出的大石头使人想到石林。
  请网友们注意队伍前方的几个人……,即便是这种拉练,军官也是走在战士们的最前面。从第一位军官头上的大盖帽、第二位军官(右起第三人)头上的解放帽可以看出,当时我军正处在新旧军装换装的过程中……。而右起第二人(低头)手拿图板……显然是位行军参谋。第四位是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看向镜头,是个通信兵。双肩上的电台背带很明显,双耳戴受话器,抬起的左手中是送话器,仔细观察……可以在斑驳的土地背景上发现他肩上高高伸出的叉形天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5947
帖子
34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16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3-12-8 15:1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请教:
我们一般的士兵的读图能力如何?是不是我们只有侦察兵才具备读图能力
通信兵如阵亡,其他士兵可以胜任或暂时替代他的工作么?比如呼唤炮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3-12-9 06: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普通士兵具备读图能力的应该不多,特种兵一般都是一兵十用,所以读图只算是他们的基本技能,另外通信兵如果阵亡那也的看情况,一般部队普通士兵受过通信器材使用培训的人少,所以只能做简单问答,而特种兵一般都要求能单独熟练使用各种通信器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3-12-9 10: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照片三:这是麻栗坡烈士陵园一角……
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照片数不胜数,而这一张不可多得。
  在我这个专题里已经对其全貌进行了详细描述,不复多言。但请网友们注意……照片左上角稍稍露出的那个亭子,脚手架还未完全拆除;同样……我在专题里提到过的“每座烈士墓前有棵半人高的矮松”……在照片上则刚刚种下……请注意观察那一抹青翠……
  我是1990年8月初去的麻栗坡陵园,那时的矮松已高到差不多能够给烈士们遮风避雨……,由此可见,该照片应该拍摄于八十年代中期……陵园刚刚建成之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3-12-9 18: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照片四”——
不但大家等的急,连我都忍不住给大校打过两次电话……
这不……等到打第三次的时候,才算有了效果。
可见大校此人,不但再一再二……还非要再三,黑呀……。哈哈。
早知如此,我就算从零开始自学计算机……也能贴完了……
更可悲的是……我已经买了扫描仪了:(
诸位网友啊,人之不察,痛苦难耐……,一定要以我为鉴:)哈哈哈哈
好,挤兑完毕,心情为之一爽……,下面说正事:
本来我是不打算再上来说话了。可看完大校给贴出来的照片……令我心潮起伏、难以入眠……气的。
  本来说得好好的,“你帮我贴上去,照片处理一下……虚化,但政委在山头那张照片要留下那双眼睛……”
  结果……
  结果就是——本来不想说……可不得不继续说。
黑白照片。拍摄时间是1984年4月29日下午。拍摄地点为老山主峰。拍摄人是政委的战友。
  这是一张极富史料价值的照片。在拍照的前一天,我第14集团军第40步兵师某团刚刚攻克老山。
  同时,这也是极富象征意义的照片——该照片只是“一半”,它左侧的“另一半”现今由被摄者(当年老山一战的参战者)珍藏着。在那上面可看到大半个老山主峰和一颗刚刚爆炸的越军炮弹所扬起的烟尘。也就是说,我这个与战争无缘的新时代的年轻人留下了“他”,而“他”则留下了老山。
  在照片左侧……被剪刀一分为二、看上去整整齐齐的那条黑影,是一棵被炮弹炸断的树枝的一部分,请网友们注意其被炮火“切削”的“整齐效果”……以及树枝上没有留下哪怕是一片树叶……,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当时山顶落弹的激烈程度(1984年4月28日,经敌我双方炮火的轮番覆盖后,老山主峰水平高度平均降低近三米)。
  “他”脚上的鞋子之所以看着“很大”,是因为被绳子掏过鞋底勒在了脚踝上……同时沾满了泥土。南疆雨夜中泥泞的山路太过难行,为避免跑掉鞋子……战士们只好如此。
  绑腿——我问过政委,为什么要扎绑腿?他说有两个作用,一是避免蚊虫蛇蟥等的袭扰;二是……走远路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因小腿肚子的血液回流不畅而导致的腿疼、僵硬、无法行走……
  “他”身高一米八五左右。显得下半身很长。两个月的战前训练使他们每个人都瘦的不象样子……因此看上去钢盔很大。
  胸前交叉的两条带子,一条是水壶……注意看其右侧肋下“突出”的黑影;另一条是个军挎,鼓鼓地搭着左侧身体(不知里面塞的什么)。为避免因晃动而影响战术动作,它们都被武装带勒在腰上。
  右手按着腰间的手枪……说明照片上的人是位军官。而左手拄着一根树枝……则说明他和战士们走的是同一种路。(我军夜半雨中向老山隐蔽前进,所走的都是山头的反斜面和炮击死角,基本上不算路,旁边就是悬崖峭壁,在根本看不清脚下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坠崖危险,因此都手拉一根背包带、再每人一根树枝用于探路……。同时,老山北陡南缓,攻击部队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把这个树枝做为拐杖用。)
  再有,按照大多数人的情况……“他”胸前鼓鼓囊囊的口袋里应该有两样东西。一是遗书,包括个人欠帐单、阵亡后抚恤金的分配说明等等;二是两粒巧克力奶糖。糖是出发前发的,目的是在长途跋涉中……“补充热量”……
 
  “他”站在老山主峰上,位置是面南背北,面向越南一侧……
  拍摄此照片前一天,1984年4月28日,在他的脚下这座大山上……他的战友们阵亡七百余人,伤五百人,伤亡合计1200余人,战死的比受伤的多……。这场热带丛林山地的攻坚血战,其艰苦程度和惨烈程度超出了很多网友的想象。经此一战,越军偷占我老山地区的部队被我全歼(越军也是极其顽强的,依仗着有利地形顽抗到了最后……,没有逃兵,只留下几个俘虏……个位数,这恐怕同样超出了很多网友的想象)。
 
  最后,也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眼神……
  然而很遗憾,被遮盖掉了……
  本来我是想着“遮住面部、留下眼睛”,但阴差阳错……竟然相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相反就相反吧,……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象被剪掉的老山……还是不属于除他们以外的其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3-12-10 12:3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照片五)
说明:这是“政委”的一张重返老山的照片,拍摄时间应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照片中政委上身穿着白色衬衣,头上没有钢盔,完全一幅“居家”打扮。由此可见当时老山地区虽然还是战区,但已完全处在我方控制之下,对方丧失“威胁性”了,上山也不用“准备”什么。
  政委说,这张照片完全是“摆样子的”,因为在当年的战场上……手枪“连烧火棍都不如”。
  还有,政委身体左侧那个反光的筒状物是望远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5947
帖子
34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16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3-12-10 19: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谢谢zhou兄!
听网上的兵哥讲,我军通信兵在部队是干部头衔。与越南佬打仗时通信兵与拿旗的指挥员是越军重点照顾对象,那怎么防止通信兵阵亡的情况出现呢?多配置几人?猫在最安全的地方?:)但多配置好象又不行。毕竟通信兵知道的机密太多,万一来不及拉光荣弹被俘也伤脑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022
帖子
349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04
金钱
1011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7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3-12-11 13: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这个问题还是不要谈那么仔细,今后还有仗要打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28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893
帖子
202
主题
28
精华
0
积分
282
威望
28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3-12-11 15: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两由之-[历程]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集,及补充说明(多图续发)

(照片六)
这张黑白照片很小,加上拍摄技术、冲洗技术并不高明,尤其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放置、磨损,被摄者的面目已经看不清了……。因此,在交给大校时并没有强调“遮起来”。可谁知……大校这家伙把它传上来时竟然放大了……呜呜……:(
  大校,是不是你觉得我该请你吃饭了??……我保证一定请……
  照片说明:
  这张黑白照片拍摄的具体时间已经无法了解。
  云南四季如春,大多数时间内人们的衣着变化不大,再加上被摄人身着军装,所以从衣着上无法判断时间。
  进而,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虽然几乎每座山都有溪流、每座山下都有河流、每条山路都有小桥……,但是,像照片中这样的瀑布还是不多的,它应该只能出现在每年的丰水季节,即4到9月份。联系到被摄者的军装、绑腿俱全,说明此时他尚未离开前线。而在没有离开战场的时候竟有时间和闲情逸致在战区内不戴钢盔地“摆样子”……则说明:第一,他即将离开老山,有可能命令已经下达;第二,尽管是战区,但对手威胁已经不大,使他有时间“闲逛”;第三,这张照片是单纯的私人照片,很有可能是他到友临阵地作客时战友们给照的——因为当时的战士们不可能很“奢侈”的拍摄彩色照片,而且稍微正规一点的冲洗技术都比这种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我大胆推测,这张照片应该拍摄于1985年中期,拍摄者是政委的战友,拍摄者的阵地应该位于老山战区内接近八里河东山一带,而照片上的背景应该是阵地附近区域为数不多的“值得一照”的风景……。而且,非常有可能是“连照带洗”……战士们在阵地上自己冲洗的。
 
  十多年里,我在各种报刊杂志、回忆文章里的很多照片上见到过这个瀑布,它是有名字的(我曾记住过,但又忘记了),印象中它应该位于老山战区东段——八里河东山区域内。而这一张,是我见过的唯一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的政委双手掐腰,衣领处的风纪扣和最上面两个钮扣都敞开着,腰杆笔直。他没有戴钢盔,也没有携带武器,很可能照完这张相片就要离开前线回到和平的后方了,那里有他的妻子女儿和众多关心他的亲朋好友。现在,他正在最后一次注视曾为之热血沸腾的战场,与他同来的战友们已有很多化为了这山、这水的一部分,这是在向他们告别……
 
  1990年夏季,在我的云南之行中,曾坐着张排长那辆没有车顶、盖着伪装网的吉普车在这个瀑布下的小桥上经过……,那时侯,瀑布和小桥依然与这张照片上一模一样。到现在……又是12年过去,又到了雨季,不知它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有机会再去云南,一定要再吃一次宜良的烤鸭子、一定要再去老山看看、一定要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11 19:50 , Processed in 0.1031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