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文化宫广场聚合,汇聚到中华南广场出发。骑友陆续按时报到,签到,合影。遇到单拿全家和终极他们要去郊外散心,寒暄几句,终因道儿不同,不相留。我们男女老少28人顶着南风直奔峰峰而去。包子铺的小瓶子开车做后勤保障。 峰峰虽说是邯郸市的一个区,但离亲人最远,不像邯山区啊丛台区啊守在亲人身边,一早一晚的请安也方便。过去上班可以乘火车,汽车,自行车,但是火车慢,公路烂,灰尘大,四十五公里且得走一阵子。现在火车虽然还和过去一样慢,连绿皮儿都没变,但已经成了我们驴友爬大小鬼道的最佳交通工具,早出晚归,火车比汽车更守点儿,更舒服。这些年路也修的敞亮多了,虽然猫倒窝似地经常没事折腾那马路,还是一马平川的,直通峰峰。我们骑行在宽阔的马路上,除了春天有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外,没什么不舒服的。 不到三个小时就已经在元宝山下了。虽然政府花了不少钱,下了不少功夫,造了不少恶心的景点,因为没有文化内涵没有历史掌故没有文物留存,大家胡乱看了一眼,就下山吃010介绍的小吃“三下锅”去了。吃的客人不少,那劳什子什么三下锅也简单,就是大锅菜。我问老板,这就是大锅菜嘛。老板说做法不同,下的料不同。我们做饭也是分开往锅里放材料的,按放材料的次数给菜起名,倒也新颖。赶明儿俺也开个大锅菜小吃店,就叫“十下锅”。 吃饱了,喝足了,大家有去彭城买瓷器的,有的就在黑龙洞休息等同伙。文明遐迩的黑龙洞早已干涸,群泉奔涌赛过济南趵突泉的美好景色已成追忆。记得四十多年前,这里到处是泉眼,家家有水池,门前的石板下面就有泉水流出,河面宽阔,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草间游戏,水磨在唱着古老的歌谣。如今到处灰蒙蒙土蒙蒙。 一会买瓷器的回来了,是几个先秦时代就有的粗瓷碗和半坡时期先民就使用的砂锅。用着肯定怀旧。时间不早了,集合齐人马,一路侧风回到中华路南的成峰路口,又一路大顺风的狂奔回城。人人安全,个个精神,无人中彩。 上片片 
出发前合影 
保障车上给大家带足了瓶装水 
在人造景观前照相,表情也不自然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小瓶子俺试试 


西纸坊村有个玉皇阁,明万历年造,灰头土脸的,被一群民房和商家包围,中午还关门休息,不待客。 

南响堂寺的舍利塔,已被岁月侵蚀的面目全非,摇摇欲坠 
本想进去礼佛参观,但门票15元。囊中羞涩,没进去。什么时候祖宗留下的宝贝都成了小集团谋利的资本了呢?教育国民使之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远比眼前这点小利重要啊 
这是建在黑龙洞上的神庙。洞中早无水,留此神仙庙,游客要参观,俩元一张票。 

回来还是很爽的,路边的油菜因为春寒,刚开出花来,大家在赏心悦目中愉快的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