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大院内部没有过分的雕饰,但在细微之处也可见其匠心。院内的植物配栽渗透了文化内涵,如北边临街的第二座院落栽有海棠树, 其寓意是喜迎各路宾朋好友和买卖客商,再配以出自名家之笔的书法题字,无不透着高雅别致以及丰富的文化修养与商业气息。朱家虽 是经商世家,但对文化的重视和投入是不惜钱财的。其自家建有新式学堂,用重金聘请的教师全部是当时武安最有名的,据说每个老师 除管吃管穿外,每年的酬金多达20两白银,老师如果生病朱家负责治疗调养,工钱一分不少。如果老师家里有了天灾人祸,朱家全力 帮忙。除此之外,每当老师过生日,主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设宴款待,老师过年回家不是骑马就是坐车,而且主人亲自送到家。由此可 见朱家对老师的关爱与尊重。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按朱家的家规,无论男孩女孩五岁必须上学,而且受到的是正规完备的新式教育 ,当这些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毕业,除个别成绩太差外,全部把他们送到北京读书。从朱家发迹到新中国成立,他 们后代的文化程度都很高,有许多是大学毕业。如台湾的朱新之,包头的朱新德等。 

朱家大院发迹的第一代主人叫朱文义,大致出生在清同治末光绪初武安县淑村朱家巷(现叫长寿巷)一个贫穷的家庭,14岁时,因家 贫辍学,在一个典当行当小伙计。 武安在清朝时期,是商贾云集,买卖商号多如牛毛的富庶之地,在当时有名气的大镇有八个,如阳邑、和村、伯延、淑村等。淑村位于 武安南部,是武安山南十三个村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鼓山以东的商品集散地,沿街两旁到处是商号店铺。经商的来自四面八方, 其中山西潞安府(今长治)著名的大晋商王家(王家大院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在淑村大街的北头开有典当行,掌柜与朱文义的父亲熟 识,其父把他送去当了一个小伙计。由于朱文义头脑灵活,肯吃苦,在老掌柜的精心调教下,他迎人待客,说话办事,既有分寸也很得 体,总是一张笑脸喜迎客人,进门问好,出门相送。他还细心揣摩客人的心理,对于典当的货物,以质论价,童叟无欺,既不让客人吃 亏,也不让东家受损。这处处为客人着想的服务理念为当铺迎来了许多回头客,不但为当铺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也深得老掌柜喜欢。不 出三年,他除把经商的本领全部学到手之外,在生意上还有许多创新思路和方法,把整个当铺料理得井井有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经 营的业绩也超过了老掌柜,为王家挣足了钱财。 
朱家大院历经百年风雨,多次战乱,又经“文革”破四旧的浩劫,以及薛村煤矿挖煤区的影响,大院的原貌损坏严重,有的已经坍塌损毁 ,有的已被农户改建,所幸是大院的主体还在。目前,淑村村民委员会已和在包头的朱家后代朱新德取得了联系,就保护开发朱家庄园 已达成了协议,前期的筹备和规划已完成。至于大院内的建筑尺寸定制、庭台楼阁的向位、高低错落的照应、扁额刻绘、花草栽植、可 攻可防可反击的设置等,无疑都牵涉到美学、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这其中蕴含的建筑内涵、文化内涵、商业内涵还有 待专家学者探讨考证。
[此帖子已被 单车王子行 在 2010-11-21 17:13:3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