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寺坐落在西井村西北的山坳里。一路的小上坡,烈日似火,路两旁没有一棵像样的树。 来到第一个牌坊下群山已被我们踩在脚下。蓝天白云,骄阳似火。通往第二的牌坊的路更陡了。东岗,脚步我们三人不约而同的推行。好在路不是很长,几十米就拐个弯,三四个拐弯后到达了第二个牌坊。回首上来的路弯弯曲曲深不见底。啊!我们竟连推带骑走了这么远,这么高了啊。小村庄已成了斑斑点点的芝麻粒。 转过一个弯,山坳里一片红墙黄瓦的寺院。寺院很新,很宏伟。依山而建,上面是两进院的寺院,奇的是山崖下是两排两层的房间,悬在寺院下,显得是那么独特。不远处是一座不太高的七层小塔。再沿山坳向东走是一条二十多米的游廊,弯弯曲曲,意境优美,在山脊的最东端是一座小凉亭。可以远眺休息。寺院真的不错,比想象中的宏伟许多。 来到寺院门前,几块坑坑洼洼的岩石挡在门口。东岗说这可能是第四季冰川留下的遗迹。大概是古迹要保护吧所以没去掉。搬着车子进了寺院的第一道门。一条林荫小路曲折通向寺院,两旁是建寺院时留下的功德碑。来到山门前,一个大庭院,门前时一条游廊。坐下小憩。 山门不知何时开了,一位年轻的和尚对我们喊道:“你们几个人?在这吃饭吗?”心里疑惑还管饭啊。问:“素斋吗?多少钱啊?”答:“随缘。”经过商量可以尝尝。和尚愉快的答应说一会到后堂用斋啊。哈哈哈终于吃到了真正的素斋了啊。还是在寺院里,不错啊。 还不饿决定先登山在回来吃饭。脚步领路,走了几百米不对,不象上山象下山,只好折回先吃饭再上山了。进得山门,依然是托塔天王像,两旁是四大天王,托塔天王像后面是佛陀,双手合十,怀抱一把尚方宝剑。脚步介绍寺院留不留宿,管不管饭看佛陀就知道了,象这个宝剑是平的是管一天的饭。宝剑要是向上的是可以住宿三天管饭。宝剑向下就是什么都不管。哦,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啊,怪不得说佛法无边,好深奥啊。 进院大殿不算很大倒也清静。第二层院和第一层差不多大小。东面是一排两层客房几个人围坐在那吃着斋饭。其中那个小和尚热情的招呼我们去吃饭。拾阶而上哦,所谓的斋饭不过是一碗西葫芦打卤面啊。和尚他们都吃完了,和尚叫两个妇女赶紧去给我们下面。趁这空当和和尚师傅聊了起来,原来这偌大的寺院只有眼前这一个和尚。我和东岗都说要来这里出家,和尚到是很欢迎。大概也知道我们是开玩笑吧。和尚很健谈,法号“慧智”家在武安。师傅在市里。在这三年多了,以前曾有三位师兄弟和他在这寺院里,后来因为交通不便,都离开了。只有他自己耐着寂寞执着的在这守着菩萨,为菩萨看门护院。 慧智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佛理,主要两点一:放下。万事放下即成佛。二:有好心,做好人,办好事,孝敬父母。恩,道理都懂就是做起来难。慢慢修吧。 四人聊着天吃着面,都不饿,吃了几筷子都吃不动了,喝了点面汤提出想上山,慧智主动提出要陪我们上山。我们真是兴奋,感激。 师傅拿把伞出门,自嘲没头发不如我们扛晒。哈哈哈,师傅真是看的开。这回有师傅领路不怕找不到上山的路了,师傅介绍上山下山得两个小时左右,这还是走近路,看看时间够用。走了没多远,和尚一转身要从山崖上去,根本没没路呀。和尚听到我惊呼才说,别啊了,这都是上山采药的人留下的路,我也一年没上山了。哦荒山呀,到勾起了我探险的欲望。 攀着枯枝,拨着荆棘,弯腰哈背穿梭在荆棘丛林间。脚下路若隐若现,一不小心和尚就说错了,从那边转过来。那边同样是没路可走,艰难前行。后悔穿了条七分裤,脚下的枯枝荆棘毫不留情的在我的腿上留下了道道痕迹,血迹斑斑。从后山好不容易转到前山,师傅一指这就是下山的路。明明就是悬崖哪有路?和尚说我给这起名叫“勇士跳崖。”说着就一跃身跳了下去。看的我是目瞪口呆。只听下面和尚喊没事下来吧不高,也就一米多高。颤颤巍巍在脚步帮助下跳下“勇士跳崖”,脚下是一条沿山的羊肠小路,一不小心就滑了一跤,还好坐在地下,要是滑下去就惨了。走着走着又扭到了脚,还好不很,继续下山,又是一些冰川遗迹,还有一块酷似大象的石头,师傅津津有味的给我们讲着石头的故事,传说门前的那几块石头是仙女下凡洗澡的地方,曾看到仙女飞天的老人的后代还在村里呢。不由我们不信。 不多时来到山下,回到寺院,来到师傅禅房休息,一人给我们两本佛经,一盘光盘让我们回家没事时念念,可以修心。还参观了寺院在76年,和92年两次放光后留下的遗迹,:“南无阿米托”的字样,在山上石像头顶若隐若现,真的很神奇。 告别慧智和尚下山,去和山西和涉县的大部队会和一起返程。在武安会和后吃瓜,照相留念,大家激动的聊着所见所闻,真是快乐,但愿快乐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