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6080
- 帖子
- 264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1-23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26080
- 帖子
- 264
- 主题
- 35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0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1-23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在战争中,没有将军后裔和平民子弟的区分,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迎战死神,保卫祖国!"
那是新年伊始,就在祖国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时,头戴钢盔,身挎冲锋枪的杨少华带领一个排的指战员登上了位于老山最前沿的"李海欣"高地.
这个高地被人们称为生死线的始点.东面 \南面\ 西面都是高于我军的越军阵地.两条象蛇一样的越军战壕已经蜿蜒游到山下,最近处离我军只有七米.越军每天向这里发射炮弹二百五十发至三百发,至今已落弹数万发,平均每平方米二十多发.高地上草木俱焚,烧焦了的粉尘有三米多深.
由于整个高地都处在敌人的炮火控制点之内,战士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和死神周旋.白天,观察员伸出比鸡蛋还小的潜望镜,即刻被敌人狙击步枪打得粉碎;夜晚,一点微小声响,也会引来一阵猛烈的炮击;一公里外的一眼泉水,是供应高地的唯一水源,那里至今仍留着五 六位烈士的遗物.
在这之前,杨少华曾到这里看过地形.他心里十分明白:进入阵地那将意味着什么?可是当领导把守备高地的任务交给他,并问他作为一个高干子弟有什么想法时,他却果断地挥手说:"在战争中,没有将军后裔和平民子弟的区别,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迎战死神,保卫祖国!"
*月**日,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序幕的前奏是炮击.各种不同口径的炮弹如疾风暴雨向我阵地倾泻而下.敌人妄图一举摧毁我防御工事和设施,为其进攻扫清障碍.杨少华沉着地下达命令:"观察员注意观察!" "全排隐蔽卧倒,不许乱动,乱跑!听我命令行动."由于指挥得当,在敌人炮击十六个小时,发弹二千多发的情况下,我方无一伤亡.
炮击停止,一阵沉默.杨少华一跃而起"立即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果然不出所料,越军两个营和一个特工连兵分三路向"李海欣高地"发起了总攻.杨少华带领全排指战员沉着应战,顽强阻击,打退了越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这位经过我军军事学校培训的年轻指挥员,表现出大智大勇的非凡才能.
他和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一起与敌军短兵相接.炮弹在他身边掀起尘烟,子弹在头上"飕飕"飞过;他的脸被硝烟熏得黑黑的,军衣上一层尘土,全身只有牙齿是白的,还有一双机智的大眼露出了小白点.
*月**日七点半左右,更加严峻的考验出现在样杨少华面前:越军占领了我三分之二的表面阵地,而我军二十位战士已经牺牲过半.如果继续扼守在表面阵地与敌抗衡,必然会造成更大的伤亡.此刻,杨少华经过冷静的分析,为保存实力,伺机反击,迅速下达了"抢救伤员,退守坑道"的命令.
坑道里,一片悲壮的气氛.
杨少华带领大家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有人烧毁了文件 地图;有人烧毁了情书 钞票;有的把两颗手榴弹别在腰上,拧开盖子,拉出火环......
与此同时,杨少华迅速向我炮兵发出了向我开炮的命令:"营属炮兵压制我表面阵地之敌,团轻便炮兵拦阻敌人后续梯队."
在我强大的炮火配合下,这场恶战持续了十六个多小时,杨少华和他的战友们三次组织反击,歼灭了大批入侵之敌.增援分队上来后,他们彻底打垮了敌人,巩固了阵地.
战斗结束了."李海欣高地"傲然仰卧在绚丽的晚霞中.这是一场漂亮的防御战,我军一个排打死打伤敌军三百五十多名.
"老一辈打江山要流血牺牲,小字辈保江山同样要流血牺牲.小字辈要学习老一辈,小字辈要超过老一辈"
这是杨少华的体会,也是杨少华的决心,更是杨少华的行动.
杨少华酷象他的父亲,不但外表象,气质也象.他父亲杨石毅,1944年入伍在浙东金肖支队当战士,一位在战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军事指挥员.他具有老一辈革命者同样有的而恰恰是我们这一代所缺少的优良素质:坚定的信仰,朴实的作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身上的累累弹痕就是他这种素质的最好见证.
杨少华在西子湖畔长大,但他父亲却一直以普通士兵的标准严格要求他.
在鲜花和勋章面前,杨少华并没有陶醉.他对军事科学的研究有一种执着的追求.他说:这场战斗并不全是成功,也有血的教训,需要认真总结;再说,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必须要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军人掌握,我要学炮兵,还要学驾驶 学摄影;还有两篇军事学术论文没有完成.
他象一只奋扬的雄鹰,在军事科学知识的广阔天地搏击.
他象一只警觉的猎犬,随时注视着世界上每一场局部战争的新动向,并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分析精辟,论据充足.
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的指挥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