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携岁去,玉兔迎春到。辛卯兔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独特的兔文化,为新一年定下快乐、喜庆的基调,关于兔子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了人们此时议论的话题。 在十二生肖中,兔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配属“卯”。《说文解字》:“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指草木出土萌芽的意思。“卯”用时间来表示,是清晨5时至7时,为黎明太阳准备东升之际,充满着无限生机。因此兔是卯时之神,也是善良、文雅和乖巧的象征,恰如神话故事中所讲的,兔是月亮的精灵,是长寿的象征。 兔子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灵敏,跑得很快,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之称深受人们的喜爱,“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是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人们视兔为吉祥,把它做生动的比喻,引伸出一串串丰富的联想……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小白兔》,廖廖数句,就将兔子的纯朴可爱描绘得栩栩如生。明代诗人谢承举:“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把玉兔神游桂花飘香的月宫,嫦娥翩然而出的意境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一片浪漫情怀跃然纸上。 兔子的传统习俗很多,在北京有拜祭兔儿爷的传统。相传老北京城里过去曾闹过一场严重的瘟疫,月亮上的玉兔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偷了仙界的仙药,跑遍北京城医治好许许多多的老百姓。为了感谢玉兔,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尊称为“兔儿爷”。老北京人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兔儿爷,采百草,做良药,去病除灾保平安。” 兔子繁殖力极强,故在民间有赠兔画作添丁之贺意的风俗。其画中有六个孩子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着一手持兔子的小孩,祝贺受赠的孩子将来平安幸福,步步高升。古代汉族还有挂兔头的岁时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用面制的兔头,以竹筒盛雪水,与年幡面具同挂在门额上方,以避邪消灾。 兔是十二生肖中最幸运的属相之一。兔子前脚短后脚长,宜于上攀登高,蹦蹦跳跳,有瑞祥之兆。挥别金虎,迎来玉兔,必将给新年带来吉祥如意、喜气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