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只有三天,因此目的地也只能就近选择。本来一直在河南朱仙镇和山西榆次之间纠结,到了买票的当口还在犹豫。最终因为长治北到榆次还有夜间的卧铺车票,于是当仁不让地选择了榆次和太原作为此行的目的地。 4月2日下午,登上了开往长治北的6043次列车,绿皮车,乘客还是一如既往的少,先秀一下我的坐的座位和我的大行折叠。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3623.jpg) 午夜的长治北站候车室内,冷冷清清。我在这里等候由商丘开往太原的2503次列车。需要说明的是,长治市虽然行政上隶属山西,但是机务段却是归属郑州铁路局管辖,因此站台内的投诉电话悬挂的也是郑州铁路局的电话。实际上整个太焦线从榆社往南都归郑州铁路局管辖,而北段才隶属北京铁路局下面的太原铁路分局。行内传说,太焦线一直不能进行电气化复线建设就是和这种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错综复杂关系有直接关联。
站台上停靠着由北京西开过来的K1163次列车。这次列车虽然路过邯郸而且终点是长治北,但是并非走行邯长线,而是走行京广线并在新乡拐行到新焦线到焦作,最后改行到太焦线经晋城到达长治北。明天早上这趟车还要开回北京西。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3652.jpg) 熬啊熬啊,阿香婆熬出了八宝粥,我也在冷清的候车室内熬了6、7个钟头后看着一拨拨人来人走,终于在午夜3点多踏上了2503的卧铺车厢。感谢我的安卓系统手机,陪我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2503卧铺车厢内,虽然时已清明,但是春运痕迹犹在。那些粘贴的号码就是春节期间卧铺改坐席的座号。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3723.jpg) 这辆列车晚点比较严重,目前列车正在晋中山地间穿行。说出来大家可能会很诧异,走行经过新月线和太焦线的列车晚点都比较严重,晚一两个钟头是很正常的现象。这里面原因很多,主要还是因为线路多数为单线,标准低,速度无法提上来,另外就是作为中国货运密度最大的路段(国内货运密度最大的铁路不是大秦,也不是京广,而恰恰是新焦和太焦),客运列车在一辆一辆的拉煤车的夹缝中穿行,想快也快不起来。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3815.jpg) 已经上午9点多了,才到修文。修文虽然只是个镇级行政单位,但是因为地处同蒲铁路、石太铁路和太焦铁路三大山西运输动脉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很重要。不过车站仍然只是三等站。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3840.jpg) 9时20分,列车在晚点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榆次车站。下车后最后看了一眼这趟2503次列车——仍然是最爱的绿皮列车。奉劝大家有机会赶快乘坐,目前坐一次赚一次。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这么大,而铁路客运好像自95年后一直未涨价,因此铁路仍然目前出行的最佳选择。
附简单说一下榆次的源流:据说炎帝八世姜榆罔是种植榆树的专家,带领部族广种榆树,一来榆树叶、榆树皮可食用,二来可以遮挡风沙对农作物的侵害,随着势力的扩大和农业的发展,榆罔的领地不断扩大,山西上党、晋南、河南、河北、山东、豫北等广大地区都建立了聚落的邦邑,成为早期国家的雏形。榆罔有一子叫榆氏,其氏族部落居于晋中,此地以榆氏氏族名称“榆”字命名。春秋时期成为榆州国,后被曲沃国灭掉。人们为了纪念榆罔或榆氏,便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起名叫“榆社”(古“封土为社,示有土地”)。榆社,就意味着这里曾是榆帝(榆氏)的土地,把靠近榆社的边沿地带叫榆次。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地方无数,但是动辄就能够和三皇五帝扯上边的地方也就只有山西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这句话可也真不是白说的。 榆次车站,三等车站。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4627.jpg)
[此帖子已被 爱生活爱拉风 在 2011-5-21 0:13:4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