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南侵柬战争的背景

[复制链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8 22: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越柬战争于1978年12月25日爆发。 越南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和准备,对柬埔寨发动了全面的军事入侵,1979年1月7日占领了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尔后,越军沿各交通干线继续向西,西北和北部地区进攻,于1月中旬基本占领了柬埔寨各主要城镇、沿海岛屿和交通干线。面对越军大举进攻,柬埔寨武装抵抗力量由城镇转移到乡村和山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89年9月27日越南政府宣布从柬埔寨全面撤军,这场历时11年的战争才宣告结束。 越南对柬埔寨实施大规模的、全面的军事入侵,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越南历史上形成的大越南民族主义思想和侵略扩张的传统,对越南当局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公元17世纪以前,越南和柬埔寨并不直接接壤,在两国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占婆国。9世纪中叶,越南建国,10世纪末,越南开始侵略占婆。在10至17世纪700余年的时间里,越南终于吞并了占婆国。这样,柬埔寨东部与越南之间的缓冲地带已不复存在。因此柬埔寨便成为越南封建王朝下一步蚕食的目标。自17世纪中叶以后,越南便开始了对柬埔寨的武装侵略。经过多次征伐、蚕食,至18世纪中叶,越南已完全吞并了柬埔寨,大体相当于现今越南的南圻地区。越南历代封建王朝不断对邻国进行侵略扩张,对其他民族进行同化,主要是基于大越族主义思想。他们认为,越南民族是优等民族,而邻国的民族是“蛮夷”,是劣等民族。这种传统思想不仅支配着封建时代的越柬关系,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的越柬关系。 越南封建王朝对柬埔寨的蚕食进程被法国殖民者的入侵所打断。19世纪初叶法国开始直接插手越南事务,并占领了越南部分领土。1863年,法国迫使柬埔寨成为它的保护国。1884年,法国在占领了整个越南之后,将其分成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三个地区。1887年,法国将这三个地区和柬埔寨一起组成“法属印度支那”,即“印度支那联邦”。1893年,法国又从暹逻(今泰国)手中夺取了老挝,将其并入“联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取代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位置。“二战”结束以后,法国卷土重来,以图重新进行控制。但最后归于失败,不得不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承认印支三国的独立。然而,美国随即取而代之,利用占领的南越作为侵略柬、老的基地。从殖民主义侵略者踏上印支土地时候起,印支三国人民便开始了长期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正是在三国共同反抗新者殖民主义的斗争中,逐渐滋长了越南控制柬、者的野心,最终导致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思想的形成。由于越南在印支三国中处于大国地位,经济、文化各方面也相对发达,建立共产主义组织也较早。在印支共产党内越共居领导地位,在处理有关柬、老党支部和反抗斗争时问题时也大都由越南人负责。这就使某些越南领导人产生对柬、老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的思想。进入60年代以后,其侵略扩张和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日益暴露,到70年代印支三国解放以后达到了顶点。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军队仍大量留在老挝,随后便直接控制了老挝的党、政、军各个部门。对柬埔寨,越南同样要求维护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柬埔寨领导人认为,这种“特殊关系”,是越南企图“侵占”和“吞并”柬埔寨,实现其“印支联邦”阴谋的代名词。这就是说,解放后的柬埔寨要维持独立自主,不愿听从越南人的摆布,拒不接受越南提出的“特殊关系”,这样柬埔寨便成为越南当局谋求地区霸权道路上的障碍,因而越南人认为必须加以消除。越柬关系恶化也与国际势力的影响有关,主要是苏联全球战略迎合了越南地区霸权战略的需要。印支半岛对于苏联来说.在其争夺世界霸权的全局部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越南为了谋求地区霸权,也需要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支持。1975年,双方签署了《苏越宣言》,发表了《苏越联合公报》,声称确定了两党两国之间的“全面联系”和在国际上进行密切协作的基本方针”。同时,美国在中南半岛的退缩也给越南提供了可乘之机。美国军事力量从印支地区撤出之后,越南就把这一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加紧兼并柬、老的行动,以实现其“印支联邦”的既定目标。 越南对柬埔寨实施全面军事入侵的直接起因,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越柬边界争端进一步激化。越南历代封建王朝已将柬埔寨领土占去不少。最使柬埔寨人耿耿于怀、视为一种耻辱的是,在法国统治时期,出于法国的利益,位于交趾支那的大片富庶的柬埔寨领土被划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使之脱离了柬埔寨,后被并入了越南。越、柬两国之间的界线,是由法国单方面决定的,是殖民统治者强加于柬埔寨的。 1954年,法国撤离印度支那之前,确定了柬埔寨的陆地边界。对这条边界,双方都原则上承认。但是,由于这条界线并不精确,致使柬越双方产生了争议。但总的争议领土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公里。因此,柬越陆地边界的争议不大。双方的主要分歧在海上。是否存在海上分界线,双方认识并不一致。不过它们的分歧只涉及领水,而不涉及暹罗湾的近海岛屿。1939年,当时的法国驻印支总督布雷维划了一条所谓的“布雷维线”,作为一条行政边界线。这条线确定了对一些岛屿的行政权归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岛屿就是国富岛。双方的分歧在于这条线是否也是领水的分界线。 在抗美救国战争时期,边界纠纷问题并不突出。尽管法国遗留下来的边界划分对柬埔寨不利,但柬埔寨仍希望越南日后能尊重已有的边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西哈努克于1967年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越南南方临时政府成立以后也立即承认了它。此外,还在越南抗美救国斗争方面提供了一些支持,包括让越南人使用柬埔寨领土在内。结果,河内和南方临时革命政府都发表声明“承认并保证尊重柬埔寨现在边界的领土完整”。西哈努克把这看成是他外交上的一大成果。西哈努克对越南的声明作了如下的解释:第一,这意味着越南放弃了重新进行边界谈判的权利,从而确定了边界的不可谈判性。第二,由于越南单方面宣布承认现有边界,柬埔寨就有独一无二的权利来解释该边界的不准确之处。第三,越南接受“布雷维线”作为海上分界线、因此西哈努克希望根据上述的解释,有一个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即柬埔寨放弃对“丢失土地”的主权要求,在法国划定的边界的基础上稍作有利于柬的调整,以便补偿柬的损失。根据这种解释,柬出版了一张边界稍加有利于柬方的调整以后的地图。此图包括了近海岛屿,但却抹去了布雷维线。显然西哈努克还希望日后能对更远的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在西哈努克看来,柬埔寨享有一些主动权是理所当然的,这同它丢给越南的大片领土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越南人对此感到不满,但并未公开表示反对。为了不影响和干扰他们的抗美战争,更多地获得柬埔寨的支持,越南还公开暗示它支持西哈努克关于边界问题的立场,赞成西哈努克对越南声明的解释,以及根据他的解释而绘制的地图。在60年代,没有出现领土纠纷。 1970年,越柬老三国联合抗美统一战线形成以后,虽然柬共(红色高棉)武装力量承认越南人民可使用柬埔寨的领土,但双方已有小规模的冲突,特别是在越军控制的柬东部地区。1972年,冲突开始频繁起来。1973年,柬越双方在同美国的停战问题上存在分歧,越南同美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减少了对柬的武器援助。这时冲突更加剧烈。越南虽然同意从柬撤军,但并没有全部、立即撤军,特别是在鹦鹉嘴地区和东北地区。 但是,真正作为两国政府之间的军事冲突,是从1975年两国革命胜利以后开始的。柬越两国的武装冲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5年4月到1976年4月。这个时期冲突的特点是,冲突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海上,特别表现在对岛屿的争夺,其手段包括军事的和政治的。 就在1975年4月17日,柬共武装力量夺取金边的战斗胜利那天,柬方宣布越南人夺取了有争议的海岸岛屿和入侵了拉塔纳基里和蒙多基里省。5月初,两国军队在最大的一个岛富国岛上交了火。该岛的大部分位于布雷维线的北边,应属于柬埔寨,但布雷维却把整个岛置于越南的行政管辖之下。不过,该岛的领海水域规定为3海里,越南对此一直不满。这次冲突大概就是因为越南的巡逻艇行驶到了3海里以外所致。柬方炮轰了该岛上的海军基地,还试图进行一次登陆袭击,但未成功。之后,柬军成功地占领了土珠岛。该岛位于布雷维线以南,离海岸大约155公里,应属于越南。不久,越南反攻,夺回了该岛。6月,波尔布特和越共南方局副书记阮文灵就此事进行了会晤。波尔布特承认,他的军队对地理无知,甚至承认,越南对富国岛和土珠岛享有主权。但几天后,越南海军便进攻了位于布雷维线以北,一直属于柬埔寨的威岛。正当波尔布特、农谢、英萨利动身前往河内进行谈判此事的前一天晚上,越南的增援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对威岛再次发动进攻。第三天,当三人到达河内时,越南军队完全占领了该岛。威岛的主权问题是这次谈判的焦点。由于越南坚持占领威岛而导致谈判破裂。 越南一直占领着威岛,直到8月黎笋访问金边时,越南才将该岛交还柬埔寨,以显示越南友好的姿态。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双方围绕边界问题进行过多次谈判和磋商。1976年4月,双方同意在6月份再次举行高级会议,在这之前,先举行一个技术性的预备会议。在预备会议上,双方承认法国划定的边界和行政地图。但越南方面闭口不承认1967年的单方面声明,以及西哈努克对其声明的解释。相反,认为他的解释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越方拒绝原来西哈努克提出的对边界进行一补偿调整”的一揽子方案。越方还主张,如果调整,只能是“互惠调整”。 谈判中,柬埔寨要求越军首先撤离长期占据的鹦鹉嘴地区和占领的交通线,以便为高级会谈创造良好的气氛。而越南的态度是,任何撤军只能在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和互惠的边界调整之后。柬方对此坚决反对。特别使柬领导人气愤的是,越南在战后仍然占据着战时柬埔寨无偿提供给越方的庇护所地区。 关于海上的边界争论更大。柬方作了一些让步,放弃了西哈努克坚持的对布雷维线以南岛屿的主权要求,而坚持把布雷维线看作划分近海岛屿和领海的边界。越方坚决反对。他们主张必须对布雷维线作有利于越南的修正,至少使越南的船只更容易地进出富国岛,而且应该扩大该岛的领海,使之超过3海里。越南也反对柬方关于放弃对布雷维线以南岛屿的主权要求而换取领土补偿的要求。在柬埔寨人看来,越南人完全背叛了他们1967年的承诺,而且不能容忍越军在占领柬埔寨领土的情况下进行谈判。于是,柬方谈判代表宣布中止谈判。预备谈判的中止也导致了高级会谈的流产。 1976年中,双方谈判的破裂标志着冲突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军事冲突,直到大规模的边界战争。停火和谈判始终未能实现。谈判破裂之后,军事冲突就频繁起来,特别是在越军占领的地区。1977年初,柬政府增加对这些地区的军事压力,派巡逻队以显示柬军事力量在这些地方的存在。一旦遭到越军的袭击,他们便开枪还击。在越南看来,柬方没有谈判的诚意。虽然越南坚持重开谈判,但他们拒不撤军,而且还调集军队,增加对边境地区的军事压力。 1977年2月,民柬报道,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并指控政变是由河内煽动的。不久,民柬就调动重兵向越南的朱笃和河仙发起进攻。这一行动似乎要显示:如果越不撤军,柬也有权利使用武力袭击越南的领土。这很快就引起了边界战争。越南调集了数千人的部队,增援边境地区,进行反击,并深入柬埔寨领土。这时,河内向金边发了一封信,建议举行高级会谈,但谈判主张未变。金边方面立即作了答复,建议立即停止军事接触,各自后撤半到1公里,造成一个非军事区。柬方还坚持双方脱离接触,限定一个冷静的和平时期,以便进行谈判。但越方没有理睬柬方的建议,于是双方的外交努力再次告吹。 到了这个份上,双方都积极准备军事对抗。与越南相邻的柬东部大区的行政当局已决定,如果越南进行新的入侵,柬军将予以反击,并进攻越南领土。与此同时,越南也决定要给波尔布特一个教训。于是,越军总司令武元甲在边界地区进行视察之后,便于8月初对柬领土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进攻。越南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第九师向柬纵深十余公里发动了攻势。由于雨季,同时又遭到柬军的抵抗,攻势受阻。9月初,越军再次向柬发动进攻。   这一系列进攻立即导致柬军的反击。9月末,柬军也向越领土多处发动进攻,深入越南领土7公里。   到了这年底,边界战争进一步升级。越南试图扩大对鹦鹉嘴地区的控制,增调5万8千人增援第九师,打算一举消灭柬在东部边界的有生力量,同时准备摧毁柬东部的政权机构,代之以越南支持的地方政权,同金边政权对抗。   越南的大举进攻,使民柬军队损失惨重。但民柬军队仍顽强抵抗。他们重新组织武装力量,采取游击战进行反攻。12月25日,民柬军队宣布对越南的全面战争。12月31日,乔森潘宣布中止来越两国外交关系,要求越军无条件地撤出全部军队,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   两国外交关系的中断,标志着两国冲突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全面战争状态。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是双方军事行动的规模空前扩大。常常是若干个正规师的兵力进行较量,而双方的军事行动都是以推翻对方政府为目标。   1978年的第一周,在柬埔寨的茶胶省和贡布省,越军5个师共6万人同柬军3个正规师外加3万武装力量进行了一次激战。当越军在柬东北部发动进攻以后,柬军损失严重。但到亚月中,柬军重新组织反攻,集中攻击越军薄弱环节,结果使越军损失惨重。波尔布特发表讲话庆祝这一胜利,并要求越方停止军事入侵,放弃推翻民柬政府和建立柬越两国特殊关系的图谋。   2月5日,越南提出3点建议:(1)立即在边界地区停止一切军事敌对行动,各自军队在自己的领土内后撤5公里。(2)双方立即在河内或金边进行谈判,签订条约。条约规定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禁止侵略、使用武力、武力威胁及干涉对方内政;平等相待,建立和平的友好睦邻关系。(3)就适当的国际保证和监督达成协议。   柬方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虽然越方比原来立场稍有让步,但仍没有满足柬方1976年5月以来坚持的一揽子方案的要求,无视西哈努克对越1967年声明解释的合法性,拒绝边界的不可谈判性以及只有柬方有对边界作合理调整的权利。   2月15日,河内电台公开号召推翻柬共政权。3月末,越方作出了三个决定,一是开始在高棉人中招募游击队(多数为柬难民和在南越的高棉人),由越南训练的高棉共产党干部充任领导。越南支持这个游击队进行推翻柬共政权的游击战。二是加强边界沿线的军事力量,使之成为柬反政府游击队的后盾,同时也准备进攻柬本土和反击柬的入侵。这支增援力量还可以用于保卫柬境内的越军基地。三是加强对民柬的宣传战,煽动民柬军队的叛逃,或为越军提供内应力量。3月份以后,河内政府的政策就是推翻金边政府,代之以越南可以接受的政权。   4月初,越南展开了政治攻势。河内电台号召民柬军队调转枪口,进攻金边政府。不久,又发表了两个长篇文件。一是关于边界谈判的建议,二是关于柬越两党历史关系的回顾。越方否认建立所谓“印度支那联邦”的计划,把柬共描写成从真正的共产党人手里窃取政权的叛徒。   1978年3月,柬埔寨也公开宣传要全部消灭越南人。民柬电台号召实现“1:30”的口号(即1个柬埔寨人消灭30个越南人),这样柬埔寨就可以牺牲200万人全部消灭6000万越南人,而柬埔寨还有600万人。当上半年越军开始从柬埔寨边界地区后撤时,民柬武装在柬东部大区开始围剿当地的越南人和受越影响较深的高棉人,这些人被认为是“柬身越头”。从柬埔寨逃往越南寻求庇护的平民与日俱增,到1978年夏天,大约15万人逃到了越南。有些人是随越军的撤离撤走的,有些则是在越军占领时逃走的,也有民柬的军队干部由于反对柬共政策而倒戈,投向了越南。   这期间,民柬于5月中又秘密向越南提出了4条边界谈判建议。其内容是:第一,停止侵略和兼并柬领土,停止对柬领土、领水、领空的一切挑衅的暴力。第二,停止间谍到柬领土、领海、海岛收集情报,停止一切颠覆活动,停止策动推翻柬政府的政变。第三,明确宣布放弃建立以越南为盟主的“印支联邦”计划(所谓一个国家、一个党、一个人民)。第四,尊重柬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柬人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但是,对这个建议,越南迟迟未予理睬。这期间,民柬政府称粉碎了一起政变计划。1978年夏天,越共四中全会决定把“迅速夺取西南边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胜利”作为“贯彻始终的重要任务”,同时确定了柬埔寨为越南的“直接敌人”。越南在正式拒绝柬建议以后,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入侵。越南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在柬境内建立和维持一个大区,以便在这里建立一个亲越的柬埔寨政权。到了8月底,柬边界地区的战斗更趋激烈。一连三个月,越军大规模入侵柬领土。尽管遭到了柬方的抵抗,但越军还是占领了磅湛省和桔井省狭长边界地带。这时河内电台称在柬领土上反政府的斗争已经开始。   9月30日,金边电台称,西哈努克亲王参加了一个招待非共产党人士参加的宴会,并说,西哈努克给柬共的一封信表示坚决支持抗越斗争。这是西哈努克自1976年4月以来的第一次公开活动。这表明民柬政府要以亲王的影响来动员全民掀起抗越运动。这以后,柬越两国两军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10月中旬,越南政府下令,越军进入戒备状态。这预示着一场最后的决定性的军事行动即将来临。果然,两个月后,越军向柬埔寨的全线进攻开始了。
[此贴子已经被simonchan于2007-9-9 17:30:28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3#
发表于 2007-9-9 17:4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历史上,越南王有两个儿子,各自在现今的泰国和柬埔寨的位置上,所以越南一直要“收复”泰国和柬埔寨。泰国太硬,对它进行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后无功而返,但柬埔寨实力相对弱小,是容易捏的“柿子”,因此转而打柬埔寨并且获得成功。 道听途说不一定准确,但越南的确曾经对泰国进行过军事行动,但无功而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719
帖子
815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6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7-9-9 15:1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顶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19:40 , Processed in 0.1015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