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谱(八十四) 愿拼热血卫吾华 刘家琪 王道平fficeffice\" /> 雷应川,广西边防部队某团一连三班长,一九七七年一月入伍,一九七九年二月入党,家庭出身贫农,本人成分学生,高中文化程度,二十二岁,湖南省江永县人,瑶族战士。 在连队攻打班西侧无名高地的战斗中,雷应川端着冲锋枪冲在前面,六个敌人被他打倒,他右大腿和右肩窝连中五弹,两条小腿被手榴弹炸伤,但他仍然坚持战斗。他发现堑壕里有个弧形隐蔽部,里面的敌人正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我部队前进,便忍着剧痛向隐蔽部爬过去,投进四枚手榴弹,捣毁了这个隐蔽部敌营指挥所。当他准备向隐蔽 部继续搜索的时候,垂死挣扎的敌人从后面投来一枚手榴弹,他为祖国为人民壮烈牺牲。战后,中央军委追授他以“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雷班长,你在哪儿?” 刚刚夺下无名高地的尖刀班战士们,披着硝烟,含着泪水,焦急地寻找身负重伤的班长。这一声声急切的呼唤,穿过深山峡谷,越过崇山峻岭,在无名高地上空回荡。可就是没有班长的回音。 “雷班长,你到底在哪儿?我们不能离开你哪!”尖刀班的战士们悲痛欲绝的呼唤着,满怀希望地寻找着,一些往事涌现在他们眼前…… 不服输的战士 一九七七年,在木棉花含苞欲放的时节,瑶家的优秀儿子雷应川,穿上崭新的军装从芙蓉国来到四季如春的南疆城。从此,他作为一名战士,忠诚地守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他身材不高,但长得却非常结实。黝黑的脸膛泛着红光,一对剑眉象征着那坚毅的性格,一双大眼闪射着他内心的纯朴。这个新来的战士话不多,但给全连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服输。 新兵进行军体课目,连里要求十天赶上老同志。许多新兵听了直摇头,而雷应川却一声不吭地练起来。中午,他顶着烈日在木马上腾跃,熄灯后,他乘着月色在单双杠上翻滚。三天后,他硬是完成了这些科目,给全连新兵做出了好样子。 连里进行游泳训练,要求每个人都要突破一万米。山区出生的雷应川,砍柴挑担什么重活都不怕,一下水可就象秤砣一样浮不起来。很多同志都为小雷捏把汗,可雷应川眉头皱都没皱一下,一有空闲,就在靠营房的一条水渠里“劈劈啪啪”练起来。有志者,事竟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雷突破了万米关,“铁秤砣”变成了“小蛟龙”。 战士们钦佩这个要强的小伙子,连长更是乐得合不上嘴。可就是一个人暗地和他较着劲。这个人就是和小雷一起入伍的同班战友——张海林。小张聪明、伶俐,学什么都快。新兵第一次打靶时,小张上去打了个八十三环,小雷呢,只打了个七十三环,手榴弹投掷,小张随便一甩就是四五十米,小雷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过三十多米。多急人啊!从那时起,雷应川就暗暗使劲,要向小张学习,要赶上他,超过他,要为打仗练了出一身硬功夫。有人看到,为了练投弹小雷的胳膊都练肿了。几个月后连队进行比赛,小雷投弹达到五十米。小张又拉着小雷较量,结果还是差六米。不打不成交,小张服了气,可心眼里较着劲,要撵上去。他俩成了知心的战友。 雷应川在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里,就象一块矿石受到烈火的反复冶炼,成为一块闪闪发光的钢材,成为连队的得力骨干。他任八班长,迅速改变了八班的后进面貌;一段时间,连队伙食调剂不好,支队调他去炊事班,伙食很快有了起色;后来,又把他调到九班,他又把九班带得呱呱叫。雷应川就象一颗螺丝钉,党把他拧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越寇在广西边境挑起了战火。自小就受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熏陶的雷应川,无比义愤,向党支部写下了一份又一份请战书和决心书,坚决要求上战场,严惩越寇狗强盗。党支部批准了他的请求,他心里高兴极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月二十二日傍晚,激战后阵地又恢复了暂时的宁静。某部一连的战士们,有的在擦拭着武器,有的在构筑工事,有的一边喝着冷水,一边咀嚼着压缩饼干。他们随时准备着迎接新的战斗,就在这时,雷应川和他的战友们风尘仆仆的来到阵地上,补充到一连。指导员夏石玉亲热地对他们说:“同志们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吧,待会儿再分到各班去。”因为是第一次上战场,大家都很兴奋,有的询问战斗的经过,有的摆弄着新缴获的武器。唯独雷应川二话不说,抄起十字镐修筑起工事来。指导员一眼就看准了这个扎扎实实的小伙子,正好三班缺个班长,就这样,雷应川被安排到三班当班长。 夜深了,山谷向死一般寂静,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稀稀落落的冷枪声,指导员和雷应川在堑壕里促膝谈心。凉风吹透了他们单薄的军衣,但雷应川的热血在沸腾,他用发颤的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在路上写好的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给了指导员。并激动地说道:“我是毛主席家乡的青年,决不会给祖国和人民丢脸。” 雷应川和战友们盼望的战斗任务终于盼来了。上级让一营攻占西侧无名高地,一连担任尖刀连。听到这个消息,雷应川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哪个班担任尖刀班呢?正当支部开会研究的时候,雷应川拿着请战书,腾腾地跑进指挥所,劈头就是一句:“连长,把尖刀班的任务交给我们吧!” 连长故意逗他说:“来晚了,尖刀班让一班抢去了。”“那我就去一班当战士!”这样可爱的战士,不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尖刀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三班身上。 夜风习习,寒意袭人。在猫耳洞旁,雷应川召开了战前班务会。大家为能担任尖刀班而自豪,同时也感到党对全班同志的信任,肩上的担子不轻。十一名战士面对祖国发出誓言:“祖国,请您放心吧,三班这把尖刀一定要插入敌人的心脏!” 夜,更深了,尖刀班战士做好一切准备后,都抓紧时间打起了呼噜。但小雷和陈锡荣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他们亲切地交谈着:“小陈,你兵龄比我长,经验比我多,可要多帮我了出点子哪。”“班长,咱们都是每一次参加战斗,谁也没有经验,可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全班完成好党交给的任务。”热情的互相鼓励的话语,使两个战友的心中荡起一股暖流。他们谈了很多很多,祖国四个现代呀,胜利后的打算呀,青春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呀,什么都谈到了。雷应川兴奋地说:“青春是美丽的,但只有把青春献给 祖国,献给人民才更有价值。过小会儿战斗就要打响了,我们要争取在火线上立功入党。如果我牺牲了,请你代我给老连队写一封信,就说我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陈锡荣紧紧握住班长的手,两颗心贴得更紧了。 “不要管我,快往前冲” 后半夜两时许,天就象蒙在一口黑锅里,伸手不见五指,班占西侧无名高地,象一条巨蟒,一动不动地静卧在平江河旁。河旁一条一公路也象一条冻僵了的长蛇,沿无名高地蜿蜒而去。 一支队伍沿着山间崎岖小路向班占西侧无名高地摸去。尖刀班长雷应川带领搜索组走在最前面。一路上,胆怯的敌人不时打来冷枪,子弹在他们头上顶上“嗖嗖”飞过。雷班长沉着冷静,带领全班一枪不发,一会儿越过草木蔽天的崇山峻岭,一会儿穿过怪石林立的险关隘口,神不知,鬼不觉,向敌人侧后迂回。虽然地形复杂,无路可走,但雷应川凭着平时练出来的过硬本领,准确无误地把部队带到了指定位置。拂晓时分,雷应川带领尖刀班,又悄悄爬上了六十度的陡峻山包,匍匐着直向敌堑壕摸去。只有三十多米距离。 “为祖国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冲啊!”雷应川高喊一声,象猛虎一样率尖刀班向敌人扑过去。神兵自天而降,敌人顿时乱了营,有的提着衣服,有的穿着裤衩,哇哇乱叫。当突击组接近第一堑壕时,四个亡命之徒,凭借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雷班长手疾眼快,一个点射扫过去,当即结束了两个越寇的性命。就在这同时,他不幸右腿连中三弹,鲜血渗透了军装,顺着衣服淌在地上。“班长,你负伤了。”紧跟在雷应川后面的战士廖洪松惊叫了一声,掏出急救包,刚要上前包扎,只见雷应川端着冲锋枪,一个箭步跃进了堑壕。这时,一个狡诈敌人躺在在猫耳洞里向他射击,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肩窝,他身子一晃,倒下了。 “只要有一口气,就和敌人拚到底!”雷应川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又猛地坐起来我,钢枪一举,“叭叭”两枪,把躺在洞里的敌人打了个四脚朝天。随后,廖洪松又冲上去,向暗伤班长的越寇补了一枪,彻底结束了这个家伙的性命。 鲜血一个劲的从雷应川的腿上往外淌,他只觉得一阵天昏地旋,就失去了知觉。小廖忙把班长背到隐蔽处,为他包扎伤口。激战的枪声把雷应川从昏迷中震醒,他睁眼一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大声对小廖说:“不要管我,快往前冲!”说着,自己又端起冲锋枪,趴在地上,继续向敌人射击,掩护小廖前进。怒吼的冲锋枪吸引着敌人的火力,使第一小组迅速占领了堑壕左侧的制高点。 突然,一颗手榴弹在雷应川脚边爆炸,他的两条小腿骨炸得露了出来。离班长不远的陈锡荣,看到这情景,心里一惊,急忙跑过来,给班长包扎,又伸双手要背班长:“我背你下去。”雷应川推开他的手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陈锡荣哪忍心抛下班长,含着眼泪还执意要背。雷应川火了,急促地说道:“不要管我,这了祖国的尊严,我命令你往前冲!”小陈没见过班长对他这样威严,坚定的话语有一种凛然不能违背的力量。陈锡荣一跺脚离开了班长,向前冲了几步,又回头看一眼,只见班长双腿跪在地上,两行热泪滚下来。多么坚强的战士,多么可敬的班长。陈锡荣猛一转身,向四号高地冲去。 同志们浴血苦战艰难地向上推进。不知什么地方一阵爆炸声,敌人垮人,似乎失去了指挥。同志们趁机一阵冲杀,无名高地攻克了,战士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尖刀班战士一致要为班长请功。陈锡荣急忙跑到班长负伤地地方,左找右寻,就是不见班长的踪影。 班长还在战斗 尖刀班的战士们问遍了救护组和担架队的每一个同志,可谁也不知道班长的下落。这一下。同志们可真都着了急。他们又跑到班长最后负伤的地方,仔细地寻找。新战士小廖含着眼泪,大声呼喊着:“雷班长,雷班长……”可哪里听得见班长的回答呢!只有大山的回音在峡谷中震荡。 “血!”战士陆进雄惊讶地叫了一声,全班“呼啦”一下围了上来。只见一条鲜红的血迹从班长负伤的地方向堑壕的右上侧延伸过去。他们又顺着血迹寻找,在二十米处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隐蔽部。同志们愣住了,一个悲壮的场面展现在眼前: 在隐蔽部的洞口,雷应川双腿跪在地上,左手支撑着地面,右臂向前伸展,保持着投弹后的姿势,拉火环还套在小拇指上,背上被炸了碗口大的一个洞。他身旁横七竖八地躺着的九具越寇尸体,还残留着垂死挣扎的丑态。隐蔽部四周溅满了斑斑血迹,一部电台和电话机被炸毁。从敌人死尸上查明,其中一人就是敌上尉营长,同时也证实这个隐蔽部就是敌人营指挥所。原来刚才听到的一阵爆炸声,是从这里发出的。 万木低垂,象是在为英雄的战士致哀;松涛呼号,象是在向人们讲述着当时的壮烈情景: 可以想象,雷应川忍受着剧烈的伤痛,掩护陈锡荣冲上四号高地后,就昏迷过去了。地上的一摊血迹说明他在这里停留一会儿。后来,可能是嘹亮的冲锋号再一次把他从昏迷中唤醒,他又一次准备新的冲锋。从地上被蹬起的许多浮土看来,他是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试图站起来,可是失败了。就在这时,他可能发现了在堑壕的右前方有敌人,站不起来,就掉过头向敌人一寸一寸艰难地爬去。对于一个身负重伤,失去行动能力的人来说,可以想象每挪动一步都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啊!爬着爬着,他可能听到发报的声音。他的心里一震:是敌人的指挥部,正指挥敌人顽抗呢!从地上痕迹看,他似乎忘掉了一切,加快向前爬着。早一分把敌人消灭,同志们就少付一些代价。他一寸一寸地前进了二十米。这二十米洒满鲜血的路啊,包含了一个战士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充满了对敌人的刻骨仇恨,闪烁着一个战士青春的光辉。 他终于爬到敌人营指挥所了,现场告诉人们他先顺手甩出两颗手榴弹,炸死三个敌人。其余的敌人向他猛扑过来,妄图做垂死挣扎。他又甩出最后两枚手榴弹,把剩余的六个敌人全部报销。但他也背部中弹,壮烈牺牲。 “木棉是英雄树,花泣高枝雨亦红”。雷应川啊雷应川,你威慑敌胆,振我中华。山河为你增艳,大地为你生辉,祖国更为有你这样的优秀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 亲爱的战友,安息吧!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的同班战友在呼唤着你,你可曾听到:他们在告诉你,你生前的愿望实现了,你已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亲爱的战友,谁说你的鲜血已经流干?谁说你的青春只有二十二年?不!你的鲜血在战友的血管里流淌,你的生命在战友的身上延续。你的火红青春常在,你的革命精神永存。这使我想到一位诗人《关于生命》的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生命,决不只是, 血液流淌, 肺叶呼吸, 心脏跳动…… ………… 在变幻无穷的天宇中, 有什么亘古不熄? 在漫漫岁月的征程上, 是什么在怦怦跳动? 啊,只有—— 只有革命者闪光的生命。 雷应川啊,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您永远行进在我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行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