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7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好友

16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2883
帖子
416
主题
13
精华
0
积分
16
威望
16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5 10:4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watermark]开战已好几天了,昨晚一夜我都在迷迷糊糊中度过。虽然天空中不时有红色的曳光弹在头顶划着美丽的弧线飞驰而过,而且我们所在的阵地周围,或近或远枪炮声不断,但我们连队自己既没有战斗任务也没有去增援兄弟连队。早晨,望着太阳从云层中射出万道霞光,我心里盘算着,宝贵的生命又延续了一天。
     大天亮后,随着战事的发展,整个战线都在迅速向南推移,我们连队又被派到新的高地上暂时属于“待命”状态。各班排“分配”完防御阵地后,大家也不管要驻守多久,就按平时训练的那样,迅速开始构筑野战防御工事。当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完成后,我看着山下公路上我南下大军声势浩大,于是又有点“躁动”,二来架不住体内饥肠辘辘……。于是我跑到高地中央的连队“核心阵地”去找连长,说是趁天时还早,不如我带人下山去“清剿残敌”,免得如果晚上我们要在此过夜,越军残兵来偷袭我们..….。说实话,这仗才开打,接下去还要打多久,大家都不知道。带兵长官谁不是想“保存实力”。但是连长与我私人关系很好,此时也不想驳我的面子,于是对我说道,就带本排1/3的人下山去吧,山上阵地如果有事,就吹“紧急集合号”,我们听见后立即回撤;而如果我们在山下有事,山上也迅速派人下来“增援”…….。于是我把连长的命令“篡改”了一下,跑回本排的阵地就大声喊到谁愿意与我下山“清剿残敌”…….。 随着我的喊声,排里有不少没有担任警戒勤务的兵纷纷从猫耳洞、隐蔽部等处爬了出来,要与我同去。我看人数太多,就留下了几名“济南军区”补充来的老兵班长(我部第一批从济南军区舟桥部队补充来的老兵班长,下到我连各班充任战士。因军龄都要长我3-5年,所以按步兵连的“规矩”我都是将他们当“大哥级”人物来尊重的),另外几名老实巴交的“三秦子弟兵”也被留下“看家”。带着约十几人左右下山去了。
     当时,仗已打了几天了,虽然我们连队伤亡也不少,但整个战势是一边倒,大家的胆子都练的大了起来,在“清剿残敌”的过程中,虽然与敌人散兵遭遇是家常便饭,但感觉与冲高地相比,确实不算回事(遇见过几次越军残敌,越兵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一见面就撒丫子的跑,全然没有在高地上与我们对决时的牛B劲。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团里一个什么参谋带着连里的班长骨干去看什么地形,突然在丛林中与越军散兵十几人遭遇,但对方大多是徒手。我方有十一支冲锋枪几乎是同时开火,越兵顿时四散奔逃,顷刻如鸟兽散尽。对方如此,我方也紧张的够呛。别人不知道,记得当时我是一手握着冲锋枪的小握把在扫射,一只手在掏弹袋里的实弹夹。玩过56冲的人都知道,这真是打个鬼哟。所以最后清查“战果”,对方只有三人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其余无论是负伤的还是未着边的全跑光光了)。
     我们这支松松垮垮的队伍,大致呈一路队形向山下走去。我走在队伍的前面,无意识的回头一看,邻班的一名机枪副射手也空着手,屁颠颠的跟在队伍的后面,我朝他喊到,为什么不拿一支枪?没想到这小子不大买帐的回我一句说,难道叫他一人抱着机枪跟着受累。看他的意思完全当我们是下山“观光旅游”了。我本想勒令他回去。但想到按规矩,机枪在步兵连属于“重火器”,应该留在阵地上,所以瞪了他一眼,也就没说什么了。没想道,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次小小的“疏忽”竟给后面的故事留下了伏笔。
     我们下山后,先是往北穿过一片水田,向一座植被茂密的小山林走去。这时队伍中有一个兵发现水田中有一异样物品。于是他也不怕麻烦的解开绑腿,挽起裤腿就下水去捡。没想到这小子运气极佳,竟然捞起个什么“大大的、怪怪的”瞄准镜(战后凭此就立“三等功”一次)。我们大家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是什么武器上的瞄准具,因为凭直觉感到这玩意比我们见过的武器瞄准装置要大的多,而且复杂的多。一阵新鲜过后,大家继续前行。在达到我们阵地北面的“无名高地”山脚下后,我原准备带着队伍折向东面。向一条公路旁的几座房屋走去,希望能发现什么越军仓库等。顺便也想找点能“充饥”的物品(对于这一点,大家早就是心照不宣的)。就在此时,那名在阵地上不带枪就跟来的战士,突然跑过来叫住我,说他看见一个人在旁边的小山下一晃就不见了。我先是盯着他那不温不火的样子,满腹狐疑的猜他是不是跟我开玩笑,后来看着他那执著的样子终于相信他说的是真话。我来不及对大家说什么,就跟着这个兵,向他所指的敌人出没的方向跑去。我们望着密密的树林和比人还高的茅草,那里还看得见半个鬼影。我端着冲锋枪向着想象中敌人可能藏身的地方猛烈的扫射着。手中的武器在酣畅的怒吼着,枪口喷着长长的火舌,满满一夹子弹分成三个长点射被送了出去……。随着淡兰色的硝烟和在群山中回荡的枪声消失殆尽。在我眼前只有茂密的植被在热带雨林中随风摇曳,耳朵里聆听着被山风吹得呼呼作响的林涛声声。我知道我们是在敌方的土地上,他们占尽了天时地利,大概连山神土地都在庇护他们。可是敌人就在附近,我们是一支受过“热带丛林作战”训练的士兵,此刻我就像一只追逐猎物的警犬保持着持续的亢奋……。我略微思忖片刻后,立即返身去召集不远处等待的的战友们。大家听了我绘声绘色的鼓动都很躁动,只听见稀里哗啦的一阵拉枪机推子弹上膛的声音,大队人马掉转方向,随我顺着小路向着有敌人出没的小山走去。
     上山的路弯弯曲曲,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浓密的蒿草诡异的扭动身姿,我们一队人马都警惕的瞪大眼睛,凝心静气的注视着两边的一点一滴的风吹草动,我用手势向后面的战友示意“保持距离,注意搜索”……。我端着56冲,猫着腰,一双眼睛又要看天,又要看地,心里不知怎么在想着小时侯看过的“三国”、“水浒”…,总感觉不要有什么“后山一声炮响,伏兵四起”……,“钩镰枪.”、“绊马索.”“檑木滚石”……的事情。
     山路上的枯枝败叶铺着厚厚的一层,人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哗哗直响,我的心也在扑扑直跳,此时大概队伍中所有人都会担心——千万、千万不要中着,踩上地雷。因为大风大浪都过了,要是栽在这里,那可真是“对不起党中央、对不起毛主席”(别以为全是搞笑,开战头一两天我部真有负伤战友,在抬下战场时对指导员说这样的话。但我还要加一句“对不起生我养我十几年的爹娘”)。我下意识的用视野的余光向后扫了一眼,看见那个下山不带枪,又爱顶牛的兵紧跟在我后面,他手里拎着两个拧开盖子的木柄手榴弹,食指上套着拉火环,两只眼睛贼亮贼亮的……。说实话,在战场上我很喜欢和这个兵在一起,因为这个来自贵州山区的兵,不仅胆子贼大,而且有着狼犬一样灵敏的耳朵和鹰一样眼睛(曾经合作过几次,不服不行啊),有他与我在队伍前面搭档,我又多了几分底气。再看见后面十几个人,一个个都跟的不错,没有谁是孬种样。这下更坚定了我要将这自己找来的“事”牛B到底的信心。
     就这样大家犹如“鬼子进村”模样的走了十多分钟,突然感觉茂密的树林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小山顶上的一片林中空地(树木植被被人为的砍伐一空)。只见这片“洞天福地”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在空地的中央被挖出了五个“大坑”,每个坑相距15米左右,深约1.5米,直径约有8~9米,坑与坑之间有交通壕相连。我们一队人眼看到了山顶也没有逮着个什么鬼子毛,顿时都松了劲。大家看着周围环抱的群山,头顶着蓝天白云,沐浴着冬日温暖的阳光,每个人的脸上一扫刚才的恐惧和紧张,竟然忘了是什么鬼把我们引到了这片犹如现在科幻片里所描述的外星人的飞碟着陆基地。大家三三两两的跳下“大坑”和战壕分头向各个方向搜索去了。我没有立即跳下战壕,而是站在这片“大坑”边上打量着、思考着……。眼前的这一切,肯定是越人挖的什么工事,但不大像是一般的火炮发射阵地,因为这五个坑,坑壁陡直,没有一般大口径后装炮进入的位置,而且上山的道路也没有牵引车碾压的车辙(实际上只有一条无法行驶机动车的小路),而又不像步兵防御阵地,因为周围视线不清,不利于发扬火力。另外也没有构筑一、二线环形防御阵地,所以是不便抵御步兵的冲击进攻的……。正当我在苦思冥想,极力想根据我所掌握的“贫乏”的知识,解释眼前这一切的时候(当时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大口径迫炮的发射阵地,但又没有找到“坐板”的痕迹)。不远处有人在大叫大嚷,我循声而去,发现有三个大坑里都有,类似武器发射架的东西。记得那粗大的圆筒直径约有十几厘米,长约2~3米,筒身是发蓝处理的,但做工实在不敢恭维,感觉是用薄钢板卷成的,因为那明显的焊缝让我现在还记得十分清楚(并非像火炮的炮管是用大型轧辊“弄”出来的无缝钢管)。在长长的圆筒旁边还放着已身首分离的三角支架。这一切都十分明显的说明原来这些玩意的主人,抛弃这些“宝贝”时是十分仓皇而又无奈的。因为如果换了是我,在逃命之前将自己的“心爱之物”留给别人,那肯定是于心不忍,也是于心不甘的。按士兵的常识,在万不得已要丢弃武器装备时,一般都是先行损毁或拆散丢弃的,而决不完整留给敌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宝物”被我们的人从这片神秘的小山顶上搜寻出来。我们在几个露天掩体里首先是发现了许多长约2米左右的绿色板条箱(具体精确数字,实在是记不起了)。我和大家一起打开一个箱子的搭扣,只见里面的木卡上放着一枚银灰色的、长长的、尖尖的“玩意”,每个箱子的一头还有一个配套的密封白色塑料筒(现在说起来,搞军械的、懂炮的都明白是何物)。再仔细打量,可以发现这个“宝贝”的尾部有折叠的平衡尾翼,此时我的心里感觉大概有底了。我继续审视着,这躺在板条箱的“家伙”,发现上面有许多洋码字,并且不是英文字母(至少没有看见什么U.S.A.等字样)。这时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我却叫来另一个兵与我一起将箱子里的大家伙翻了个身。这时我终于发现弹体上的“CCCP”,于是我急忙站起身来,很牛的对周围的人摆摆手,大声叫道“弟兄们,咱们发现了‘苏修’送给小越的防空导弹了……,咱们的空军飞机没有过来,否则真是上了他XX的老当了……”。看看周围的人将信将疑的眼神,我乘机冒了几句什么“达瓦里西…、达斯维达尼亚…”一类的(也只会几句蒙人,当时没有好好学,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以显示我是“货真价实”,并非随口忽悠。连队的战友们一向认为我并非平庸之辈,此时更是被我一阵煽情的讲话鼓动起来的“革命热情”空前爆棚……。因为在我们这一伙人里没有比我更老的兵在,我就学着“领导”的模样,安排大家看好咱们发现的“宝贝”,决不能让这“煮熟的鸭子飞了”,另外派了两个体力好的、腿脚利索的兵,飞速向高地上连队报信去了……。
     等了不知多久,眼看日头开始渐渐偏西了,下山去通风报信的人还是音信渺然,正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苦苦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在路口担任警戒的兵跑来报告说,我们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只见我们连队的两个兵带来了另外约5~6人,其中两人背着冲锋枪,其他几个“四个兜”都稀稀拉拉的背着手枪(后来知道其中有几人是师炮兵参谋等)。我粗粗的扫了一眼来人,感觉是生面孔,知道这帮子人不是我们团的,因为我下连队前在团机关待过一段时间,司、政、后那班子人几乎都认识。我匆忙站起身,迎上前去打招呼。这时从这帮来人中我认出了,与我有着一面之交的师军械科长(这位六十年代的“正牌”大学生,不知当时为何神差鬼使的会到野战军里来谋职,真是感觉大大的“人才浪费”)。熟人见面,照例是握手,然后就是几句当时很时髦的战场问候语,如什么“小心点…”,“屁股不要翘的太高哟…”,“见到谁谁没有…”之类的。接下去我急忙引见几位“首长”去献出我们发现的宝贝。当我和战友们打开几个板条箱时,只见那几位未曾谋面的“四个兜”眼前一亮,喜悦的神情毫不掩饰的在脸上荡漾,只有我们那位军械科长,始终背着双手,目不转睛的盯着箱子里的东西在来回踱着方步,给人的感觉是要装出矜持和对众人不屑的样子。我心里暗暗想,战场上朝不保夕,你这老小子这时还要摆啥谱,这板上钉钉的事,你还想整个啥怪出来……。与我一起来的兵,大家都围在旁边看热闹……。突然,军械科长把我叫到面前,一脸坏笑的说道:你小子胆子不小啊,胆敢谎报军情。这分明是“苏式‘冰雹II火箭弹’,你们却说是什么‘导弹’,还‘鸟弹呐’… ”(“臭老九”想说“屌蛋”还要避俗,真TMD酸……呵呵。现在想想起来,文革前的老大学生功底还是深厚,单单“外军火炮”就是几大本、又是好几大类,怎么背下来的,还能“活学活用”。看样子,到野战军当个小科长确实屈才了)。我虽然知道,“首长”的话,有开玩笑的成分,但还是一脸的尴尬和彷徨。“科长”也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拍着我的肩膀继续说道,虽然不是什么导弹,但也是“宝贝”……。说完他转过身对周围的战士大声说道,“你们不简单啊…,大家都辛苦了…,我要报给上级首长,给同志们请功……”。周围的气氛又活跃起来,大家都有说有笑……。这时,山下又上来了几个兵,一问才知道是汽车十七团的战友来“接货”了,他们的车就在山下(现在看来,当时我们虽然条件很差,但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效率也不是全一塌糊涂)。
     因为现场有军械科长在场,按现在的话说,只有他的军阶最高,于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听从他的指挥,将小山上发现的全部越军留下的火箭弹,全部搬到山下公路边的汽车旁,以便立即装车运回。我们每两人扛一箱(毛重约80多公斤)。由于多日跋山涉水,连续征战,没有很好的休息,另外缺吃少喝,给养得不到充分补充,所以我们体力都很虚弱,大家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将“战利品”弄下山,并协助装车运回。当所有的工作都圆满完成后,我们和“上级派来的领导们”互道珍重告别。此时天色已经较晚了。周围的一切又慢慢的笼罩在一片茫茫的夜色之中。我们一队人马顾不得饥饿和疲惫,火速向我们阵地所在的大山上行进着,都赶着要在一轮新月挂上东山之前与“大部队”汇合。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此时这“美丽的南国之夜”,并不充满宁静和浪漫,有的只是灵异的鬼魅和不期而遇的死神。
:em01:  :em02:  :em03:  :em04: [/watermark]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20#
发表于 2007-4-20 20: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前几张照片上标有“9M22M”的是长2.87米的杀爆弹,它不可能用于БМ-21-P(DKB)单管发射器,因为后者发射筒长度仅有2.4435米。
后面几张照片上被搬运的应该是9M28,这才是长1.905米的短弹,又称DKZ-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6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2883
帖子
416
主题
13
精华
0
积分
16
威望
16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
最后登录
2014-8-24
19#
发表于 2007-4-17 20:2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下面引用由四连山2007/04/17 02:59pm 发表的内容:
几只狐狸抓不住会飞的鸟却发现了还没有飞起来的鸟蛋。你们说那鸟躲在林子里看着干着急什么滋味?哈哈……
     也算是尽心尽职了。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即使被打成筛子,还是护不住“鸟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719
帖子
815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6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22
最后登录
2014-8-24
18#
发表于 2007-4-17 14:5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几只狐狸抓不住会飞的鸟却发现了还没有飞起来的鸟蛋。你们说那鸟躲在林子里看着干着急什么滋味?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6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2883
帖子
416
主题
13
精华
0
积分
16
威望
16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
最后登录
2014-8-24
17#
发表于 2007-4-16 20:5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下面引用由35191-1352007/04/16 01:14am 发表的内容:
......导致毛估的份量重了
果然是“牛人”。
实弹重量,马上就连同其他参数一起贴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16#
发表于 2007-4-16 19: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下面引用由35191-1352007/04/16 01:14am 发表的内容:
火箭弹看战斗部重,忌外观看长短区别弹种。个人认为原苏联在“化武”上远没有米军邪恶。
79年БМ-27对我们是宝贝,尚不入米军法眼,米军155榴弹炮已装备M483A1式双用途子母弹了。预制破片亦或是子母弹用榴炮发 ...
咳.咳....
虽然战斗部一样,但是长短弹的重量是不同滴。66那是长弹的重量,短弹只有45.8千克。
yuezhan1979网友扛的是短弹,那会疲惫不堪,估得离谱点可以理解。
另外,卖给美国人不是因为他们缺技术,主要是有助于他们评估苏联的技术水平和装备的效能。最新装备相信还是能卖出好价钱的。下次有机会咱们合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0

好友

33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175
帖子
814
主题
142
精华
0
积分
332
威望
332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4
最后登录
2014-8-24
15#
发表于 2007-4-16 08:1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老兵们意外的收获啊,呵呵。
       不过为何越军会丢弃这些炮弹,拿不走也可以引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14#
发表于 2007-4-16 05:0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除了79肚饿腿软造成的';相对论';效果,他们还是连箱一起扛的.老毛子拥有世界最大森林资源,做的东西也一贯厚实,估计钉那箱时也不会惜料.
军械科长他们一行不够哥们.既然连卡车都派来了也不捎点货犒劳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6567
帖子
59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3
最后登录
2014-8-24
13#
发表于 2007-4-16 01:1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火箭弹看战斗部重,忌外观看长短区别弹种。个人认为原苏联在“化武”上远没有米军邪恶。
79年БМ-27对我们是宝贝,尚不入米军法眼,米军155榴弹炮已装备M483A1式双用途子母弹了。预制破片亦或是子母弹用榴炮发射和火箭发射工艺要求肯定是前者高。老美在弹的问题上高明于老毛子。
可惜了,没头和屁股的片片。
另:
1、查了一下БМ-21全重66KG,楼主连日转战身体虚了,或者被“欺负”正巧扛了“屁股”的对应一端,导致毛估的份量重了。
2、这装备在越军肯定是精锐配备了,批次这么杂乱印证了穷兵黩武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6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2883
帖子
416
主题
13
精华
0
积分
16
威望
16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
最后登录
2014-8-24
12#
发表于 2007-4-15 22:2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原创]也是79年反击战的故事

下面引用由35191-1352007/04/15 04:11pm 发表的内容:
苏БМ-21,你们军械科长是牛人!
苏БМ-21的缴获至少在二个方面给国防科工委所属相关部门有所佐证(提示):一是解决火箭炮的精度上,БМ-21除了定向槽外,弹体部增加了尾管,解决了降低燃气偏心问题;二 ...
果然老兵论坛是藏龙卧虎之地。原以为没有识货的,结果一露面就给“戳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12 02:53 , Processed in 0.1063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