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2日早7点,晴,偏北风2-3级。Cnc2621、姚明军、自由人一行三人,由广乐小区出发探寻南和县的朱正色祠堂和白雀庵。 8:30抵沙河早餐 8:50由沙河北环路向东奔南和县城,至南和县的路标很清楚,都是大道,约30公里时过邢临高速后就是南和高速进出口,向左转约2公里进入县城东边,进入县城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拐,约1公里是丁字路口,即南和县的北环路,看到“志平钢材厂”厂牌,厂子的西侧有一乡间水泥道,然后,顺着乡间道一直向前,约5公里处是朱营村,在路的左边是朱正色祠堂。我们抵达时已是10:40分。祠堂插着门,里面有一老农看守,我们敲开门,说明来意,方进去参观。 简介: 朱正色(1539-1606),字应明,号和阳,顺德府南和(邢台南和县)人,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杰出贤臣,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朱正色读史笔记《涉世雄谭》 明万历二年,朱正色进京赶考,被录取为进士,由此入仕为官。朱正色初次为官是在河南偃师任知县。他的“以国是为重、以民瘼为先”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初次实践。朱正色一上任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清钱粮、核军实、审学霸、剪土豪,很快把乌烟瘴气的偃师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级的州府两院称赞他为“治称一时之最,才堪九省之冲。 万历二十年二月,宁夏守将勃拜拥兵自重,发生叛乱。一时间明王朝西北边陲出现危机。朝廷无奈悬赏天下,能破叛敌者,赐封侯伯世袭。此时,正在西北宁夏任巡抚的朱正色单骑赴任,协助平叛。他通过水攻,并派亲兵梅万良潜入敌营实施反间,大破敌军。朱正色亲率士兵首先冲入城内,一举消灭了叛军。时人评价其有“子房之帷幄多筹,仲淹之甲兵夙富”的韬略。 但是,在接下来的封赏中,其他将帅纷纷邀功请赏,得到很多名利,只有朱正色泰然处之,自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仅升朱正色为副都御史,世袭锦衣卫百户。皇帝食言,当时朝中有很多人为他鸣不平。 后来,当万历皇帝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顿觉有愧怍之意。除严责兵部不如实汇报外,更加赏识朱正色的宽厚为人。特颁圣旨,在朱正色的家乡南和县为朱家建立了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并亲书“平定边疆坊”、“金吾世胄坊”、“天恩覃敷坊”以旌表其功。在朱正色死后,又特批白银几十万两,为其营造了高规格的陵墓。(今在邢台南和朱营村,为省重点文物,该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十余亩,墓地原有16块高大的圣旨碑,16道圣旨全是对朱正色一生中不同阶段事迹的表彰,这种规模形式在全国绝无仅有。墓地现存“圣旨”碑仅三通,碑通高3.2米,宽1米,厚0.32米。碑首为二龙戏珠,碑额阳刻“圣旨”二字,其余为阴刻楷书,有龟座。尤为与众不同的是,立碑之石本身就是一块化石,记者能够清楚地辨别出上面的鱼虾等动物残迹,墓前有石供桌2个,石香炉6个,石马2匹,文臣2人,武将2人,道旁有石狮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石鹿一对。在县城大街建有“平定边疆坊”、金吾世胄坊”、“天恩覃敷坊”三座,1966年之后,被毁。据考证,在同品官宦中,由万历皇帝御批造墓且规格如此之高的只有朱正色一人,朱正色墓的确与众不同,早在几十年前至今,就一直是文物贩子和盗墓贼觊觎的对象,是什么原因令盗墓贼屡屡“光顾”朱正色墓呢?被抓获的一名南方盗墓贼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如果朱正色的墓没有被盗过,就是华北第一棺。我们不必去猜这“第一棺”究竟指什么,但地下的文物价值肯定不菲,如果不是全村人自发轮流值班保护古墓,恐怕早被盗光了,然而就是如此,在1999年12月14日晨,盗窃分子依然盗走7件石刻(武士石刻像2件、石马1什、石狮2件、石鹿2件),2002年盗窃分子又爆破墓体数次,至今,朱正色墓依然是盗窃分子“重点光顾”的对象) 平定了边疆叛乱后,朱正色又把心思放在了治理宁夏黄河的水患上。他根据黄河是地上河的特点,利用装粮食的瓷瓮,将瓮底打穿,对接起来,建成联跨黄河的虹吸管道,把黄河水调出堤岸,使千万亩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百姓称朱正色是“万家生佛”并为其建立了生祠,以示纪念。 朱正色在外为官几十年,虽然政绩卓著,但是这期间,他的两个孩子因灾荒在家乡夭折,父亲也因长期思念儿子而双目失明,因此,已是满身疾病的朱正色告退还乡。 朱正色回到南和家乡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他在家乡建了一座书院“十方院”,教书育人。他教的弟子中有两位官居二品,七品以上者达数十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朱正色还利用自己的身份,积极与邢州官府协调引百泉水以济南和,使南和县呈现出北国江南的富庶之地。 11:20参观完毕,继续向北,这里距白佛村约5公里。顺路骑至顶头(丁字路口)即是白佛村,进村约100米路右边即是白雀庵。 11:40开始参观白雀庵,参观白雀庵的人不多,也有尼姑,院内比较清静。 简介: 白雀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东北10公里处白佛村,始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座北朝南,占地百余亩。 在南北朝时期,这里是一片带状森林,沟渠如织,水明草秀,白雀成群。由江苏镇江德真法师参学至此,感叹这里“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于是发愿在此建一处庵院,普渡众生,以解除众生凡尘苦难,此之谓白雀庵启建之始也。此后庵院女众僧人达五百余人,香客如流,参众如云。 历代朝政崇敬备至,先后于元至正元年,明正德十五年,清康熙五十年,乾隆四十年,嘉庆三年(以上碑文,现白雀庵犹存)都对此庵进行了扩建,至民国六年,白雀庵毁于战乱,仅存殿堂两间,但香火仍然有续,尼和尚觉林法师惨淡经营,维系三宝,续佛慧命。 1988年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白雀庵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佛教协会批准开放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众道场”,其也是我省最早开放的佛教场所之一。 现在白雀庵常住僧人30余名,每年举行两次大型法事活动(四月初四、九月 五)。从2004年开始,每年还定期举办佛教文化书法笔画会。2005年8 月23日,白雀庵成功举办了“邢台市佛教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 现任主持悟贵法师悲愿宏深,为满能文老和尚心愿,正在筹建白雀庵观音殿的重建工作。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千余人进行佛事活动,建成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观音殿堂,预计总造价3000余万元。该殿位于白雀庵西院,采用明代建筑风格。建成后的观音殿与四周建筑相互辉映,庄严瑰丽,将为千年古刹再添异彩。相信在大德居士和社会贤达的热情帮助下,白雀庵观音殿堂不久将宏伟出世,使这座观音菩萨的殊胜道场得以吉祥圆满。 12:15参观结束,我们决定返南和县城午餐。 12:50抵南和县城午餐 14:00在南和县城内的公园小区游玩,公园建的很好,有一万佛塔,共九层,内装有电梯供搞活动时参观,平时不开门。 15:00开始原路返邯 18:30抵邯郸彩虹桥头。全程15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