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239
- 帖子
- 80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10
- 最后登录
- 2014-8-24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UID
- 122239
- 帖子
- 80
- 主题
- 23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9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10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http://pub.idqqimg.com/wpa/images/group.png)
[watermark][一]
河口----位于云南省东南端,红河、南溪河在此交汇,与越南老街、谷柳隔河相望,边境线长193公里。是中越两国在云南接壤的边陲重镇,也是1979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主要攻击出发地。1978年11月我所在的部队由集结地屏边县开进至河口,临战前我奉命调往金平方向。1979年7月至11月和1979年12月至1980年3月,我先后两次在河口参战。
10月20日下午,我们沿南溪河向河口出发。由于路险崎岖,当我们赶到河口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车进河口县城至1999年新建落成的中越公路大桥口岸,沿途所看到的景象已于27年前大相径庭。宽阔的街道,锦簇的花坛,鳞次栉比的商家店铺,商贾的云集,红火的边贸,使人无论如何难以解出这样一道“方程”:如火如荼的边贸=硝烟弥漫的战区???眼前的这一切,使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27年的时光,早已使这个当年只有一条小街的边陲小城变成了花花世界。
(红火的边境贸易)
[img] [/img]
[img] [/img]
下得车来,眼前呈现的是雄伟国门下的中越公路大桥(桥宽15米,全长136.06米,我方一侧桥长61米。)我无心观赏新桥的壮观,急匆匆奔向老桥。这是一座铁路大桥(跨南溪河与对方老街市相连,全长140米,大桥以中轴为界,我方桥长71米。1979年2月17日越方一端被炸毁,1993年5月修复。),当年由我国提供的无偿援助物资,就是通过这座桥源源不断地进入越南。1978年,被洗劫后驱赶的大批华侨,也是从这座桥上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如今,这座老桥上仅通过火车,过境边民和车辆都已改道新桥。看着这座见证过27年前血与火的大桥,心中浮想联翩。回身指着不远处的山头,告诉那拉和工兵:79年保卫战和80年反炮击我两次在此参战,我的阵地就在那座山上。
(新旧两座大桥连接着两国)
[img] [/img]
(这座老桥在1979年2月17日自卫还击战的第一天对方的一端被炸毁)
[img] [/img]
(1993年5月修复后的老桥)
[img] [/img]
(79年自卫还击战我军攻克老街)
[img] [/img]
(79年自卫还击战我军攻占谷柳)
[img] [/img]
站在老桥边,我久久不愿离去。这座老桥虽然已年代久远,没有斑斓的灯光辉映,与灯火阑珊的新桥相比,它显得暗淡无光。但我却觉得它亲近、它熟知,因为它毕竟见证了一段战火中的历史,虽然非常短暂,但对我来说却记忆深刻。我没有心思去欣赏新桥的壮观和宏伟,只是转过身去,以夜幕下的它为背景照了张相而已。
(绿色记忆在老桥前)
[img] [/img]
(绿色记忆的身后是1999年建成的新桥)
[img] [/img]
在一家小餐馆吃过越南小卷粉后,利用半小时时间去游览建在县城内的“越南街”。也许是一天中的喧嚣一过,街内显得冷清。各家店铺内美式军刀、望远镜、工兵铣、越式凉拖鞋、越南小食品等充斥柜台,大致问过均价格不菲。一仿制的美式钱夹开价120元人民币,还价至30元未买,惹得店家越南小姐极为不满。街的二楼闪烁着暧昧的光线,一些穿着妖冶的越南小妞骚首弄姿,给这个名为“越南街”的市场蒙上了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心中不由地问道:这还是27年前那个民风淳朴的小城吗?
因在赶往金平、河口的路上耽误了时间,决定当晚赶至马关宿营。离开河口县城时,我是那样恋恋不舍,应该说,河口是我此生牵挂的第二个地方。自80年反炮击战结束,至我这次重返河口,离别了整整26年。我本想沿着26年前河口的老街道走一走,到我当年的阵地上看一看,拜访我的老房东,拜竭陵园里的烈士,而这一切都化作了深深地遗憾,使我不能释怀。于是,我要求车在经过烈士陵园时停车,去看一看陵园的纪念碑,以聊补我此行的遗憾。
[二]
夜幕下的烈士陵园,旷野漆黑,只有山风轻轻吹过,只有草虫呢喃,高高的台阶上大门紧闭,唯有高大的纪念碑耸立在星光下的夜空,一座座墓碑似士兵刺向青天的枪刺,一座座坟茔似士兵冲锋前的卧姿。站在寂静地烈士陵园门前,心中充满着内疚与愧欠。
我想起了27年前的2月11日----临战前的六天,是万家团圆的元宵节佳节。对于即将走上战场的军人来说,那个“十五”显得格外地凝重。面对泄满山凹的月光,你们或许已经知道,战争就要打响,走上战场就意味着从此生死两茫茫。从此,在这之后的每个元宵节,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没有团圆,只有刻骨铭心的痛;从此,对许多人来说,2月17日,成了一个特殊的日子。多少青春跃动的躯体在硝烟中阖然倒下,永远定格在壮烈的那一刻。时光的流逝,已很少有人能再想起你们的辉煌与荣耀。拐杖已支撑不起过去的辉煌,轮椅在哭诉生活的不幸,残缺的肢体饱尝着人生的辛酸,受伤的心灵在流血之后正在流泪。我甚至担心再过若干年,这眼前的一切真的全过去了,随风飘散了。现在,我只惟愿,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想起那些长眠于南疆而永不能回家的兄弟,给他们敬上一杯酒,点上一支烟,献上一朵花;把他们的故事传下去、传下去……以各种方式,让他们的生命以崭新的表现方式顽强地再现。
轻轻地我来到你们身边,我不惊动你们,因为你们正在沉睡,好好睡吧,亲爱的战友,飘扬在国门上的国旗有你的鲜血浸染,所以她才那样的鲜红;好好的睡吧,亲爱的战友,因为睡梦中不再有硝烟和呐喊,有的只是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的翘首期盼,回家吧,孩子;好好睡吧,亲爱的战友,流逝的无情岁月,你们不再使人们想起,那场血火也不再被提起,你们会感到孤寂吗?不会的,有那么多的兄弟相伴一起,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战友在想着你们。只是我心酸不已,十八、九岁,你们永远定格在那青春飞扬的年华。我们将渐渐老去,而你们却永远年轻,好生让我“嫉妒”。模糊的泪水中,我看到你们已化作那黎明的彩霞,永永远远闪耀着绚丽的青春光彩。虽然你们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连坟前的墓碑已经剥落风化,但我们活着走下战场的人,像眷恋亲人一样眷恋着你们,眷恋着这个曾为之付出热血的第二个故乡,我们怀念青春壮美的军旅生活,怀念你们的一颦一笑,怀念至今相互惦念长眠在这里的你们。
(战友们为绿色记忆打开车灯,在河口烈士陵园前留影)
[img] [/img]
我来了,我来看你们来了。时间的仓促,紧琐的大门,使我不能走近你们的身旁。27年了,当我再次来到你们身边时,却不能为你们抚去身上的落叶,不能为你们抹去身上的尘埃,不能为你们燃香敬酒,我愧对你们啊!
今天,我带着几位在你们眼里是新兵蛋子的战友来看望你们,他们也都曾是优秀的军人,同样是为了祖国的尊严,曾在距此几百公里外的老山战区与敌撕杀。他们与我怀着同样的心情来看望你们,可他们也想尽早地去看望他们牺牲的战友。我的战友,作为老兵的你们,能理解他们吗?能原谅他们的来去匆匆吗?
打开车灯,在你们的身边留影。亲爱的战友,我要走了,带着深深地愧疚和遗憾与你们告别,我会永生永世记得你们,待日后再来时,一定会把火红的山茶花捧在你们面前,好好的跟你们聊聊天,说说话。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历史将会证明,你们的精神不会失落,你们的灵魂不会湮没。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后人们在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很少再能记起你们,但你们并不孤单,你们的家人还记得,你们的战友不会忘。这种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考验的生死战友情,将存乎于我的心灵深处,作为我生命的一部分随我生灭。我走了,请谅我不敬,请恕我不恭,我将永远在心中为你们祈祷祝福,保重吧,我的兄弟们!
十分感谢红月亮! 前不久,红月亮利用机会专程前往河口,自费请人为我补拍回了这些河口现貌和烈士陵园的照片,使我此次河口之行的愧疚心情得以聊补,谢谢!真诚的感谢!
(距河口县城7公里处的河口水头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在79年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358名烈士.)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位于纪念碑两侧的墓铭志)
[img] [/img]
[img] [/img]
(河口水头烈士陵园全貌)
[img] [/img]
(孤胆英雄岩龙烈士墓)
[img] [/img]
1979年2月17日该桥对方一段被炸毁,1993年5月才得以修复的老桥.(深色的桥身是我国)
[img] [/img]
通过这座老桥,这条铁路连通北京至越南首都河内.(对方境内)
[img] [/img]
清晨,雄伟的河口新桥口岸关门.(尚未到开关时间)
[img] [/img]
1999年新建的大桥上对方边民在等待我方开关
[img] [/img]
急不可待从桥上奔我方边检的对方边民
[img] [/img]
![](http://pic.tiexue.net/pics/2006_12_18_60435_4560435.jpg)
等待进行边检的对方边民
[img] [/img]
位于新桥前的102号界碑
[img] [/img]
位于老桥桥头的103号界碑
[img] [/img]
看着这沿街的叫卖,和平环境下的红火边贸,你能想象的到,近28年前,这里曾是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前沿吗?
[img] [/img][/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