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临漳新发现2895件北朝佛像规模之大河北首次,大本营飞雁队获悉相约22名前往 活动时间: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邯郸临漳县北吴庄村 活动内容:亲临考古现场!途中游览邺城博物馆、五龙庙。 相约人员:22人 放大镜、岳建波、钢琴家教、行路人、阿文、平安扣、勤务兵(夫妇)、刁德一、刁小三、侦察兵、勇士、骑驴仙圣、事后圣人、鲨鱼、程师傅、关师傅、李师傅、张德玉、喜羊羊、天堂、东胜。 活动全程:约100公里 考古挖掘结束,现场回填,骑行要的是-----过程! 据有关部门说:2012年1月上旬,邺城考古队注意到北吴庄北漳河滩沙地内的一些迹象,经过勘探,于1月10日进行抢救发掘。经勘探发掘初步判断,佛像埋藏坑是一个专门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规则方形土坑,坑口位于约5米厚的流沙层下,边长约3.3米,深约1.5米,在历时16天的田野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佛造像2895件(块),佛造像碎片有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之多。此次发掘出土的佛教造像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这些佛像工艺精湛,级别非常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佛像出土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埋藏坑位于邺南城外郭城内,它的底层堆积、打破关系明确,造像时代特征显著,为今后研究东魏北齐邺城的都城制度、外郭城范围、东郭城区时代沿革,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灭佛运动和佛像痤埋制度等都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二,编号佛教造像数量达到2895件,其位置清晰准确,层次关系均有科学记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佛教造像埋藏坑。 第三,出土佛教造像工艺精湛,造像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多数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分单体圆雕的佛和菩萨像。主要题材有释迦像、阿弥陀像、弥勒像、释迦多宝像、观音像等。多数造像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第四,这批佛教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北魏晚期、东魏、北齐、唐代各时期纪年明确,时代前后衔接,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本。 邺城博物馆:规模宏大,正在装修! 
务本村:五龙庙,原庙年久被毁!建造不详,据老代人传说:临漳经常河水泛滥,五龙王者乃王爵也系山西省潞城人!在此领导治水也捍卫疆土是该区域忠臣义士,重修此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