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在战盟看到的帖子: 第一次看到我们工兵二团有关79年参加中越战争比较详细的纪实文学,作者是我团修理连的技师,参战前被调任团后勤处助理,这些零碎的纪事主要以他的工作主线展开,如果要整体全面反映二团的参战情况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文章中提到我团好多连队的配属部队,在战盟的战友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再一起来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76年大别山部队撤编,刘守堂调我们团当5连连长,按说他那个脾气秉性,连长也就到顶了。谁知79年打仗,部队人员装备补充,齐装满员,呼呼啦啦来了许多新装备,技术干部缺口大,调入,提升一大批。那一夜,新提干部44人,管理股的理发员都提到修理连当排长,战士叫他牡丹(摸蛋)排长——机关理发员不是经常模首长的头吗。刘守堂提升2营副营长。大便急了临时挖坑,他就是那个坑,虽然没个官像,但“赛坦克”这是没人比的。 部队上了前线,团主力是预备队,在42军后边待命,派出两个连配属步兵道路保障。1连配属129师,从那花入境,开辟通路,上4号公路,切断谅山高平之间联系。5连配属164师,从北山开辟通路,在同登东边向西攻击。 刘守堂带着5连到了北山。越方境内有一条与国境线平行的公路,5连的任务是开辟一条通路与越方公路沟通,保障坦克车辆火炮前出。一打响,5连就忙开了。己方通道好办,推土机一拱,平路机一刮,先保证通,部队前出后再维护,再搞排水什么的。进入越境,情况复杂了,敌情由步兵负责,几辆装甲车警戒,时不时地打上一阵。开始顺利,进度不慢。突然,发现地雷,响了一个,是压发雷,没伤人,跳雷就危险了。装药75克TNT胶壳防步兵地雷对推土机履带无效。推土机停了下来,仔细一观察,前边还有一个拌发雷。刘守堂抓头皮了。怎么办?5连是道路机械连,地雷爆破是地爆连的事情。如果在团里,这事好办,步话机地瓜土豆的一叫,地爆连来几个弟兄,开辟雷场通路,那是他们的专业。现在距团前指起码50公里,怎么办?步兵的联络参谋也急得一头汗,战前的越境侦察是他们组织的,路线也是他们定的,这里怎么会有个雷场! 如果换了其他人,如果不是在战时,一般会先组织侦查,把情况搞清。解决不了,提出方案,赶快汇报。领导如果说,我只要限时打通,你们看着办。那么,该玩命玩命。 但战时不行,炮一响就得玩命。完不成任务,也有战场纪律呢! 联络参谋都快急哭了。 刘守堂不在乎。刘守堂是谁呀?赛坦克!新提的副营长!他把先看了看履带的炸痕,把操作手喊出驾驶室,把两辆推土机的铲刀调成斜角,跳上推土机,又指定一个老兵,“跟着我,注意推深一点,小心大家伙,反坦克的”。 轰隆轰隆轰隆,刘守堂驾驶推土机轰鸣着冲了过去。怪了,一路畅通无阻,连个地雷的影子也没看到,再没有地雷爆炸。 提前完成任务!这条通路成了164师主要通路,后来总攻谅山时,四川调来的一个师也是从这条路通过的。刘守堂后边的事就好办了,天天把机械派出去,修修排水,整整边坡,雨天垫垫路,帮助拖拖打滑、抛锚的车,刘守堂天天和护路的步兵吹吹牛,喝喝酒。我到5连送装备,他塞给我不少菠萝罐头,两瓶三花酒,几张越南纸币和硬币。纸币上居然还有汉字,硬币是铝的,中间有孔。 战后总结,5连集体三等功,刘守堂记二等功。兵部、团里都来人整理材料,还让刘守堂参加汇报团到南京演讲。这让他为难了。实话说,刘守堂的口才不错,但邪的,不上正路。让他发牢骚说怪话,生动极了,如果营里的会议都在酒桌上开,听他的酒话,营部书记做好记录,那也是好文章。 有能人帮他写了稿子,把开辟通路的重点放在推土机扫雷上,从头到尾虽然没有讲发现几个雷和炸了几个雷,不说谎话,但给人的感觉是密密麻麻遍地是地雷,轰轰隆隆爆炸声不绝于耳。刘守堂在爆炸声开出一条阳光大道。刘守堂出去讲了一次,外行感动得流泪,团里都笑话他。 于是刘守堂就不肯讲了。我问他讲演效果,他只说人家招待的烤鸭,味道不错,用饼包着吃,蘸酱。 后来他要求转业。我说,你战斗骨干,二等功臣,前程远大,别走。他说,我不是当官的命,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都当过了,咋咋滋味,大头兵最自在,不烦。 后来他转业当了县保险公司老总。最近见到他,还是那个样子,一点不显老。 问他青春秘诀,“不烦。”他说。 张庆祥。原工兵3团的推土机操作手,70年兵,山东汶上人。那年许司令开发苏南煤田,到了宝华山。定了一个点,要放一个煤建团。有人说,那山陡,车子上不去。许司令说上机械。有人说机械也上不去。许司令准备上坦克了。这时张庆祥的推土机就趴在一旁。许司令一挥手,张庆祥发动了机子,一头冲了上去。老爷子目送张庆祥,拳头握得紧紧的。推土机左扭右扭地到了山顶,爬不动熄了火。巧的是熄火和登顶同步。老爷子十分高兴,张庆祥当了排长。 张庆祥文化不高,但极聪明。他的履历表上写的是66年12月小学毕业(12月毕业!?搞不懂是什么学校),毕业后回家种地。他的字写得歪歪斜斜。但他办事能力强,带头作用好。不论是当排长,当连长,动员完了,第一个冲锋陷阵的肯定是他。尽管他动员半天,战士们根本没听懂他说的是个啥,但他一转身扒衣服,大家也都跟着嗷嗷叫的冲了。大老粗首长最欣赏这样的干部,还帮他找了对象成了家。 82年部队整编时,他已经是3团的装备股长。3团团长调去当仓库主任,把他也带到仓库,当机械分库主任,副团职。在70年兵里,他是第一个进围子,这叫那些院校出来的怎么也想不通,不知他祖上积了什么德。 他当了团职干部,还是那个生产队长做派,穿一身工作服,在库区溜达,带着保管队当保管员、装卸工,那个战士有思想问题,他真把背包铺到连队,与战士同住,陪着站岗,一同就寝。他一会儿不着四六的唠嗑,一会儿又骂骂咧咧。首长深入基层,真是立竿见影。不管谈话有没有效果,就冲着他夜里鼾声如雷像闹地震,赶快服软——首长咱通了还不行吗?您快走吧,咱好睡安稳觉。 有一年出车祸,一个驾驶员身亡。家属来哭得天昏地暗,要求给个烈士,又不可能做到。他和家属坐在一起,回忆驾驶员生前亲如兄弟子侄,说着说着也和家属一起号啕大哭起来,他给驾驶员母亲跪了下来,头磕得咚咚响,连站在边上的战士都跟着哭,他骂规定不通人情,他说不给评烈士不应该,最后,他叫家属产生了一个概念:分库、总库、兵种部、南京军区首长都同意评烈士,但规定是北京军委做的,是国务院民政部做的,这事,得找邓小平去,谁敢?我们和家属一样气不平,但不敢和北京闹别扭,一样没办法,所以伤心。说着又哭,哭得好像都快昏过去了,最后家属反而劝起他来了。家属走了,老张悄悄塞了500元钱。家属说,这个侉子领导好人,不为难他。 他记性好。听上级布置任务,不用笔记,因为他识字确实有限。一本工作笔记,5年用了不到20页。但汇报工作,大会总结,他从来不用稿子,就是信马由缰的发言,常常他的发言与发言稿风马牛不相及。分库有参谋、干事、助理员,他叫参谋到库区,干事出黑板报,助理员到伙房帮厨。 那年全军库存装备质量大检查,我到分库做布置,先跟他和业务参谋谈了情况,他又把全库人员集中起来动员,叫我先讲,没办法,又说一遍指导思想、检查范围、方法步骤、技术要求。 他扯开嗓子动员: “同志们,今天,部首长来分库布置库存装备质量检查工作” “不是首长,是参谋”,我刚要客气,他回头悄悄说“首长越大,任务越光荣,大家越重视”扭头又高声喊: “怎么搞,首长都讲过了,我强调五个字,第一,擦——要擦得干干净净! “第二,抹(音ma)——所有地方都要抹到,不准留死角! “第三,全——刚才首长说的检查范围,全部要擦到抹到…… 五个字,三个字都围着抹布,后边两个字的该破题了吧! “大家有没有信心呀?” “有!” 这叫什么动员!五个字,擦、抹、全,还有两个字呢?装备质量检查不是检查卫生,不是检查军容,不是检查车场,不是检查库容库貌,真胡闹。 “五个字?才三个,还有两个什么字?” 会后问他。 “没想起来。”他抓抓头皮。 回机关后,我实在放不下心,给总库叶主任(原3团团长)打个电话,说了分库见闻,请总库领导亲自抓一下落实。叶主任说,你尽管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果然,半年后,全区那么多兵种装备仓库,分库库存装备质量检查工作排在第二,拿回了总参、总后、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奖旗。 我问老张,咋搞的?介绍介绍经验。 老张一脸得意:首长重视,你亲自来布置,我们坚持五个字方针,擦,抹,全,有信心...... 嗨,五字方针!? 这老张,牛。 后来听说他的履历,文化程度一栏,已经是大专了。我琢磨,这和评烈士一样,他有他的办法 老张去年退居二线,已经是某分区的副司令员了。有人说,他如果有文化,还能上;也有人说,他幸亏没文化,要不然,连长到顶了。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09-12-4 11:38:5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