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离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儒山俯瞰清洺水,兰草吐蕊系桑梓!———游邯郸———武安(兰村+洺湖+佰延)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2

好友

3254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73
帖子
3246
主题
111
精华
4
积分
3254
威望
3254
金钱
494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25
最后登录
2014-10-28

志愿者勋章

111#
发表于 2010-4-23 23:3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离歌的PP越来越有味道,赏心悦目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2#
发表于 2010-4-24 17:5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佰延镇简介

伯延镇位于武安城区南十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万多人,为武安八小镇之一。背倚鼓山,面临 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武磁线公路横腰穿过,交通便利,物贸发达,商业繁荣。


历史上,伯延文教事业最为弛名,在整个武安享有盛誉。清末民国初年,伯延开明绅士房锦云、徐文德、徐文 等人勇于破除封建私塾的播学方式,在伯延首开现代班级授课制办学之先河,创立了武安第一所私立学校―――尚德小学校,广播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传授先进的科学人文和启蒙文化知识,开启了新文化教育育人的盛举。深厚的文化底蕴、便利的求学途径和自由的教育氛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伯延有志有识之士,不仅培养了以武伦佩为代表的无数抗日英雄,在这片热土上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挽民族于危亡的精彩华章,而且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走出家门,踏上国家建设的各个岗位,以令人欣喜的工作和实绩演绎了学成报效祖国的动人传奇。

1961年5月3日至6日,敬爱的周总理亲临伯延视察,伟人的足迹踏遍了伯延的大街小巷,留下了许多至今令人感念的佳话和故事,为伯延添上了革命圣地的令人瞩目一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3#
发表于 2010-4-24 18:0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徐家大院简介

武安市伯延镇位于武安市城南10公里处,这里的伯延民居建筑,是冀南大地保存完好且规模宏大的清代建筑群,建造工艺独特、细部装饰精美,集中反映了地方建筑特色,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家大院是较为典型的建筑物之一,俗称“九门相照”。


徐家是伯延到东北做生意的第一家,徐家大院的创建人徐敬修,年轻时也随父辈在东北做生意。到徐敬修50岁那年,徐和发的生意渐渐兴荣,几乎覆盖东北三省,除沈阳“和发徐”外,新民有“和发”同,铁岭有“和发”久,发库有“和发”昌,营口有“和发”泰,哈尔滨有“和发”魁等等,都是连锁经营。几乎垄断了东北全境。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北全境有“和发”字样作商号的有七十二家总柜和不计其数的分柜。人们说,在东北,你操着乡音往北走,只要有冒烟的地方,到处有人和你认老乡。 


     除东北外,徐、房、朱等家往西出长城,到张家口、宣化、大同、包头、兰州等地;往南到安阳、新乡、郑州、徐州、南京、上海直至苏杭二洲,就有了“北开药店、南做绸缎”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4#
发表于 2010-4-24 18: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那时候,当地人都想让孩子外出学徒做生意,就象现代人想让孩子上大学一样,认为只要生意学好了,这辈子发财致富就有希望了。因此,想方设法,投亲靠友,让孩子到名气大、生意好的柜上去。谁如果进了“和发”、“锦和”、“祥顺”等柜,就觉得十分荣幸,仿佛一身(生)发财有望了,街坊邻里羡慕,闺女们说婆家,也乐于找这样的年轻人,所以,当时给孩子说媳妇时,总这样夸儿子说:
                        亲家母,不用说,咱孩子住的是“和发”或 
                        亲家母,不用问,孩子学徒在“锦和盛”或
                        亲家翁,您放心,咱孩子现在“祥顺公”。
由此可以看出,徐、房、朱等家庭在当时却是名声大震的。

 


伯延最为兴盛繁华的时候,是中国正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据记载,从道光初年到民国初年这段年份里,伯延曾设二等邮局,应付全国各地汇住伯延方面的银两,据说二等邮局吞吐量较大,生意兴隆,可谓“日进斗金”。

 


清道光九年,年过半百的徐敬修有意兴建家园之意,他曾三次到北京,依照北京四合院以及故宫格局,回家后以重金招聘建筑名匠精心设计,据说故宫有房9999间,徐家大院有房99间,从规模上按比例缩小,但其格局基本相似,从第一进院落开始,各院基础逐渐抬高,每院的正房均为五间两甩袖,唯独第四个院比较特殊,除地基居高之外,北、东、西三面均为两层楼房,其底层却为三个单体建筑,至二层又相互连通,据说该楼为小姐闺房,北屋正厅距后墙一米为木结构固定屏风,屏风后为一节木楼梯,二楼正厅前面木雕花纹方格,装修考究美观,东西厢房顶部及女儿墙,全系预制砖,砌成假飞檐,工艺高超,很有研究价值,第四院的后偏院,盖三间两层东屋,下有地下室 三间,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地下室 采用砖砌拱圈,冬暖夏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5#
发表于 2010-4-24 18:1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偏院为仆人、长工、牲口共处的大杂院,整个院落的左侧为4米宽的大过道,过道门口同宅院大门并列,内有旁门和宅院相通。该院正大门平时紧闭,只是在大的吉庆和婚、丧时敞开,平时走旁门过道。

 


徐家大院房屋结构为砖木结构,部分部位以木结构做为骨架,交换部位一般采用楔头连接,屋顶为平顶,在梁上架檩,檩上架椽,椽上铺方砖,然后上大泥,泥上用白灰捶顶。外墙荷重,每进中间为三间厅堂,两边有隔扇均用上等木料雕刻而成,厅堂前有大红明桂两根,青石柱础,柱础为鼓形,柱上架梁,设瓦顶,出飞檐,两旁立兽顶脊后为平顶,从外观看是瓦房,实则为平房,室 内顶设有二架梁,显得格外整齐、美观,墙厚约50厘米,外砖内坯,白灰抺面,内墙砖砌至窗台,厅堂正面为木结构,中间为四房花门,两旁为玻璃窗,室内隔扇分为东西两内室,连接甩袖。东厢房南北两头留过道,通往偏院,各有门可以关闭,每院西南角为厕所。 


    2006年,市文物局申请市政府拨款100万元对徐家大院进行了大的修缮,市委宣传部委托伯延镇政府保管,镇政府责成先进街派人管护,春节时,管护人房五的自题两幅对联于徐家大院,对联曰:
                        对联一:里三门外三门三三见九门门门相照,
                            前两院后两院二二合四院院院生辉。
                         对联二:游徐氏庄园足感扑朔迷离,
                             览徐家大院方知曲径通幽。
两幅对联对徐家大院进行了绝妙的描述,也道出了它不可多见的旅游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6#
发表于 2010-4-24 18:1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一九三七年沪沟桥事变之后,徐家大院的房主移居境外,此后房子由当地伪政府管辖,一九四五年十月,高树勋将军弃暗投明,在码头镇起义后,率部至伯延、南文章驻扎,徐家大院作为新八军的军部,在这里驻扎了一年。解放后,徐家大院作为县公产,由伯延区公所,伯延乡政府,伯延人民公社先后在这里居住,直到一九九七年五月政府办公楼建成搬迁。

 

在这五十年中,徐家大院作为伯延的政治经济中心,演绎了一出出令人难忘的往事。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至六日,敬爱的周总理带着农村食堂、公社体制、机耕地等问题到武安伯延调研,在这里,总理多次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体察民情于困苦之中,制定新的政策于危险之际,并向在上海调研的毛泽东主席通电话,周总理在伯延结识的朋友张二廷力荐总理解散食堂,说出了老百姓想说而不敢说的真心话,随后,集体食堂解散了,公社体制缩小了,张二廷对中国农村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以至后来围绕食堂问题而出版的回忆录,记实作品、访谈、小说、电话剧等,无一不是周总理实事求是、体察民情的真实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7#
发表于 2010-4-24 18:1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8#
发表于 2010-4-24 18:1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19#
发表于 2010-4-24 18:1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主题

3

好友

66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1503
帖子
6184
主题
298
精华
10
积分
6615
威望
6615
金钱
2443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最后登录
2017-9-14
120#
发表于 2010-4-24 18: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25 05:57 , Processed in 0.10614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