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山:
五三零一八回忆童年、、、、、、在乡下放牛、、、、、、细腻的意思。 不禁也浮想童年时代暑期里,虽是城市的小孩也都出尽了风头地玩耍,记得60年代宿舍大院旁,不知何时驻了一大群水牛,依托树林而居,我们一群毛头小子也时时跟着去放牛,回来还跟着放牛工人挤牛奶,当时是在小东江边上放牛,水牛下到水里真是游泳高手,一个猛子潜好远,小孩当然最得意的是骑牛背上的劲,印象最深的是那次,有头离群的牛,不听话,工人火了用石子赶它,打在牛屁股牛皮上,弹起来竟把我给头打破,回家给大人还数落了一餐。谁都有难忘的童年,有饭吃没饭吃,都有梦想,梦幻总是金色的。 [此帖子已被 香花山 在 2011-11-3 22:55:07 编辑过]
122师在湛江,我经常在湛江各地走动,湛江的事情我们见得很多。关于湛江的牛是很多的,除了耕种的牛外,还有许多牛专作拉货运输的,我们经常在市区见到长长拉货的牛车队伍,形成一个牛车风景线,这也是那些年的湛江特色。战士们说湛江十八怪里就有三怪说到牛的:1是柏油马路牛大便盖;2是人打光板牛穿鞋;3是牛车走路内,汽车走路外。 1977年7至9月,我营在鸭母港搞生产,湛江很热的,马路上温度很高,在军民堤至岛内的马路有很多牛车从那里走过,公路上尽管很热,赶牛车的人在路上是不穿鞋子,但是拉车的牛却穿着鞋子的,尽管赶车人走着高温的马路,而且长时间在马路上走,见他们都不觉得什么,我们非常佩服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