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 不知暮色如何?等待下回分解。
出了博物馆,与星斗兄依依惜别。
此时驴友们有餐过面条正在博物馆边闲呆着的,有无影无踪估计正饕餮着的,还有严守纪律无领导不吃饭的。我们三人与后几位汇合,等朝霞安排好各路兵马撤退路线及时间,就亟亟如律令,奔酒食去也。
来到他们来路上瞄准的一处饭馆集结地,找好小饭馆,七人就坐,老大雾中太阳,其余燕仲、老张、朝霞、萧瑟流光、朝霞弟和我。此时已是两点多了,小锅涮羊碎及两个冷菜迅速上桌,《酒仙》酒依次倒好。燕仲兄真英雄本色,一直催促“快吃快吃”,我们举箸叨菜举杯欢饮好不痛快!饭馆主人把海碗宽条面端上来。好家伙,吓我一跳,碗真大面真多!在咱们邯郸吃饭,习惯了饭碗越来越小、酒盅越来越大,有男女齐眉的架势,现在一见河南碗,着实惊诧。怪不得饭桌上的驴友都说河南饭实惠。我看,主要还是河南人度量大。
酒确实是个好东西!几口下肚,除了暖流上升,另外的妙处是,膝盖的酸痛感慢慢消弱啦。我想起了酒仙兄常说的一句话,“能喝的不一定能骑,能骑的一定能喝!”嘿嘿,仙家之言有一腚道理!
酒喝好饭吃饱。燕仲端着空空如也的大碗说,这是样板啊,谁达不到标准,谁掏饭钱!最后,我们都达标啦!
算帐。与贤惠的老板娘(大概是吧)再见。骑车到预定路口等待。此时约两点四十。领导定好的开拔时间是三点整。
【以上饭桌及后面的骑行过程,虽有不少乐趣,但因自己疲惫,所以没拍什么片片。简单叙述一下,也算是有个交代吧。请驴友们见谅。相信在其他同行者的汇报帖里,可以找到更佳作业叙述。】
我接受来时的教训,采取了笨鸟先飞的策略。取得朝霞的许可后,由另一位驴友(一时想不起来)陪同,先期往回赶。
一路在闲聊中缓辔而行。未到漳河大桥,后面有几位驴友飞驰而来。同行的驴友说道,哎呀呀,悠闲时光到此结束!然后随风逐浪而走。
让他们颠儿吧,反正后面还有人。我依旧不急不缓行进。
将到漳河南岸,我拐到不远处的西门豹祠拍几张片片。
民国七年的碑刻已经模糊不清了,另有残碑横卧地上,不知将以何处。
先贤可叹,此地可惜啊!
草草浏览完毕,下土坡回幺零七国道。忽见路口闪过两条人影。哦,我看清了,前面白衣是2121,后面红衣是酒仙,二人如流星赶月般飞驰而过。我急急赶回国道张望,嘿嘿,远方的人影已经变成了烧饼那么大。不,像红枣。也不对,像红豆……像蚂蚁……没了!
我奋起直追,颓然慢行,又奋起,又慢行。如此这般,直到与收尾的云龙兄同到磁县车站边休憩地。
这段路上还遇到个不幸场面。一辆郑州的皮卡, “临时性”强暴兰色三马,已遂,却又“被水果刀刺死”,待判。我悄悄拍了一张,说不定有悬赏找证据的呢,哈哈哈,那时我就发财啦。
到磁县城边,又有驴友高山白云中奖。由路边修车人代领。
休憩中,见2121鼓着高高的肚皮找吃的,听说那个谁包里还有肘子,眼睛立刻放绿光。我看了倒吸一口凉气,如此胃口,怪不得气壮山河!
以后我一直采取既定方针,而且到后来,膝盖的痛感几乎完全消失,故与大家一起平安顺利回到邯郸中华大街南广场。时间大约是六点二十。
大家摇手致意,腹语告别,会英语的说拜拜,会日语的说沙扬娜拉,会国语的说再见。
驴友们,再见!
总结: 首先说明一点,白云黑土帖子里说,外地驴友参观文字博物馆可以不用预定门票。但据此次组织者朝霞讲,因为博物馆每天的参观者有定额,所以不预定门票的话存在一定风险。我们取票时就遇到山东的几位驴友,因没有预定,虽央求再三,也没能进入馆内。 首二,眼观六路,我做不到,放眼世界,我更不行。听说了其他许多驴友出场,我是不可说也,不可说也。期望其他驴友不吝余唾,絮叨絮叨。 首后——不烦大家啦。拜拜个沙扬娜拉个再见!
[此帖子已被 河北羚羊 在 2009-12-7 7:55:3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