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信息监察员
好帖子!勾起我许多回忆。
当年,从广州到广西的铁路都必须在湖南转车。这是当年唯一的铁路路线 。
当年我们177医院野战所上前线,乘的列车也是在湖南衡阳的兵站停了几个小时。然后挂上一列装甲车(或坦克车,我们不认识它),一起前行进广西崇左。列车在崇左停下,我们转大卡车再到宁明。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60
[此帖子已被 luck路客 在 2010-9-3 16:40:56 编辑过]
39
379
中级会员
转资水依人的答复:
当时我们从台山到边防时,基本上是一个师的兵力,都被安排在边防一团,记得宁明是一营,凭祥油隘至友谊关是二营,叫隘\平而是三营,春秀\水口方向应该是四营了,五营是机动营,它的前身是我们在台山时的427团二营.
54225部队就是143师的427团,该师还有54226部队428团,54227部队428团,54228部队429团,54229部队师炮兵团,师里的代号是54224部队.该师本应为48军,但没军部,属42军带管.当然是广州军区的呀.另外,战前科甲是没有连队的,与我们连接壤的是春秀,靠茅山那里是西路6号界碑地段,
1
鸣鹤在阴:转资水依人的答复:当时我们从台山到边防时,基本上是一个师的兵力,都被安排在边防一团,记得宁明是一营,凭祥油隘至友谊关是二营,叫隘\平而是三营,春秀\水口方向应该是四营了,五营是机动营,它的前身是我们在台山时的427团二营.54225部队就是143师的427团,该师还有54226部队428团,54227部队428团,54228部队429团,54229部队师炮兵团,师里的代号是54224部队.该师本应为48军,但没军部,属42军带管.当然是广州军区的呀.另外,战前科甲是没有连队的,与我们连接壤的是春秀,靠茅山那里是西路6号界碑地段,
——靠茅山西段应该是16号界碑吧。但真不知道当时广西那边界碑是怎么排序的。从凭祥往北序号越来越大,同样的序号好象从凭祥往南也出现了。
2
luck路客:广州-肇庆-茂名-玉林-南宁-凭祥这条铁路线不知是何时贯通的?查询不到相关历史还请高人指点!如果在七九年此铁路线还未贯通那么从广东取道湖南再折向广西就可以理解了,真是那样的话当年广州军区的部队凡是需铁路运输的都要先到衡阳中转。
广州-肇庆-茂名-玉林-南宁-凭祥这条铁路线不知是何时贯通的?查询不到相关历史还请高人指点!如果在七九年此铁路线还未贯通那么从广东取道湖南再折向广西就可以理解了,真是那样的话当年广州军区的部队凡是需铁路运输的都要先到衡阳中转。
路客兄弟,据我所知,80年代末我同学从南宁到广州上学都要绕道湖南衡阳.........
南宁-玉林-茂名-三水-广州铁路90年代初才全线贯通,主要还是因为三茂铁路1991年才建成通车。
以下是网上搜到的一则旧闻:
1991年5月3日,三茂铁路通车仪式在三水举行,第一趟列车由三水开到茂名。三茂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由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建设的铁路。三茂铁路由广东省政府与国家铁道部联合兴建,开创了国家路网干线由省级地方政府修建的先河。其自筹资金、自行建设、自主经营、自我还贷、自我发展的“五自一体”模式,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称赞。
三茂铁路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人流和货物进入珠三角、港澳和东南亚的捷径,对改善粤西开发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称之为“关系到广东半壁江山”。当年6月,三茂铁路并入国家路网正式运营。其后,三茂铁路串起了京广、京九、广深、广梅汕、茂湛粤海、南昆、黎湛等铁路线,成为全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10-9-3 22:47:06 编辑过]
终于在中越战争大全看到了帖子之四,但我打开的帖子里面没有正文,不知是什么原因?
哪位高手能帮忙转之四吗?
重回军营: 鸣鹤在阴:转资水依人的答复:当时我们从台山到边防时,基本上是一个师的兵力,都被安排在边防一团,记得宁明是一营,凭祥油隘至友谊关是二营,叫隘\平而是三营,春秀\水口方向应该是四营了,五营是机动营,它的前身是我们在台山时的427团二营.54225部队就是143师的427团,该师还有54226部队428团,54227部队428团,54228部队429团,54229部队师炮兵团,师里的代号是54224部队.该师本应为48军,但没军部,属42军带管.当然是广州军区的呀.另外,战前科甲是没有连队的,与我们连接壤的是春秀,靠茅山那里是西路6号界碑地段,——靠茅山西段应该是16号界碑吧。但真不知道当时广西那边界碑是怎么排序的。从凭祥往北序号越来越大,同样的序号好象从凭祥往南也出现了。
靠茅山应该是在“西路16号界碑”,作者的说法有误。
清朝时与法国订立的界碑,估计从凭祥以北都称“西路X号界碑”,春秀边防连负责的就是从西路16号到西路21号的界碑。79反击战时,43军129师从西路16号界碑出境——经靠茅山——打七溪,42军的二个师从西路20号界碑(即布局关)穿插——经靠松山——东溪。
554
宾山下的来客: luck路客:广州-肇庆-茂名-玉林-南宁-凭祥这条铁路线不知是何时贯通的?查询不到相关历史还请高人指点!如果在七九年此铁路线还未贯通那么从广东取道湖南再折向广西就可以理解了,真是那样的话当年广州军区的部队凡是需铁路运输的都要先到衡阳中转。路客兄弟,据我所知,80年代末我同学从南宁到广州上学都要绕道湖南衡阳.........南宁-玉林-茂名-三水-广州铁路90年代初才全线贯通,主要还是因为三茂铁路1991年才建成通车。以下是网上搜到的一则旧闻:1991年5月3日,三茂铁路通车仪式在三水举行,第一趟列车由三水开到茂名。三茂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由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建设的铁路。三茂铁路由广东省政府与国家铁道部联合兴建,开创了国家路网干线由省级地方政府修建的先河。其自筹资金、自行建设、自主经营、自我还贷、自我发展的“五自一体”模式,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称赞。 三茂铁路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人流和货物进入珠三角、港澳和东南亚的捷径,对改善粤西开发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称之为“关系到广东半壁江山”。当年6月,三茂铁路并入国家路网正式运营。其后,三茂铁路串起了京广、京九、广深、广梅汕、茂湛粤海、南昆、黎湛等铁路线,成为全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此帖子已被 宾山下的来客 在 2010-9-3 22:47:06 编辑过]
正确!
查了一下工作记录,91年时归广州铁路局代管.
广州铁路局下辖广州、长沙、怀化3个铁路分局,广深公司和三茂公司。
广西属柳州铁路局,下辖南宁、柳州两个铁路分局。
地方铁路和专线铁路都是由铁道部代管
对越自卫作战系列回忆录之四
战马啸啸 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并于第二天就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的作战命令。全军部队都进入了临战状态。这时,我们广州军区的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3个铁道兵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以及空军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开始了战略性的大展开。到1979年元月初,龙州方向有41军、42军、凭祥友谊关方向有55军,宁明地区集结有50军,并全部做好出击作战的准备工作。空军部队和海军部队都全部进入了待命地点,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箭已上弦,一触即发。作为身驻边防前线的边防一团也在抓紧制定迅速捣毁敌人一线公安屯防御工事,确保为各野战部队顺利出境作战开辟通道的各项战斗预案。我们平而关的对面是越南的高平省脱浪县,公路只修到界河边上,界河上没有桥梁;越南那边的公路只到那逢,两国之间的公路线没有直接接壤。越南在我们连对面驻有一个公安屯,该公安屯有几十名公安人员,1978年,越南方面将原来与我们连队比较熟悉的公安人员全部调走了,换上了从越南南方调来的公安人员。12月初越南的公安屯又向右后撤到了中法战争时留下的法国炮台山上。根据当时的有关情报,越军198特工团有一个连队进驻到了那逢附近。为了摸清敌情,1979年元月初的一天,(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又好像是78年12底)41军的一个侦察排进驻了我们边防连,上级命令我们连配合好该侦察排对越实施侦察。我们通过多天的细心观察,发现越军每天早晨都有几个人,从法国炮台驻点出来,沿着我会兰村对面的山麓向的底隘方向进犯,途中必须经过一片两国的争议地区。一天晚上,侦察排准备开始行动,连里命令1排1班和我们4排配合侦察排行动。侦察排要潜伏抓捕舌头,我们的一班担任现场掩护,我们四排则在黄副连长的带领下负责接应。大约晚上9点多钟,我们摸着一片漆黑的夜幕渡过了平而河,我们排就留在西路1号界碑的高地上待命作为接应,侦察排和我们一班的战友们由会兰村一侧进入到预定的潜伏点。西路1号界这个高地,位于平而河的西岸,我方一侧是茂密的松林,越方一侧全是荒山杂草。阵地上没有修建有工事,大家就趟在松林间,等待的时间过的特别的慢,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天亮。快到7点半了,我们还是没见前面潜伏人员的动静,难道说,今天敌人不出来搜扰了?山林中一片静寂,只有风在砍着树枝哗啦啦发出的响声。快要到8点时,突然间,我们听到了对面的山脊发出了一阵阵冲锋枪的哒哒、哒哒的鸣叫声,不好了,我们的前方侦察人员与敌人遭遇了。这时,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过了一会儿,我们发现自己的人在快速向回运动,当他们齐装满员的返回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才把心放了下来。一班长告诉我们,昨晚分手后,他们就迅速进入到争议地区的一条山路的两侧设伏,侦察排在前面,他们卧在侦察排靠后一点的两侧小路边,7点50多分,他们发现有两个越南兵歪背着冲锋枪正大摇大摆的向他们这边走了过来,真是高兴极了。但再定眼细看,越南兵十分狡猾,后面十几米的地方还有两个呢,侦察排长视意放过前面的两个,就抓捕后面的那两个,当前面两个走过了我们跟前后,后面的两个也到了我侦察人员的面前,侦察排长和三个侦察班长同时飞跃而起,刚想将越南兵压倒在地的时候,前面的那两个敌人一听到动静就马上调转过身来准备射击,事不宜迟,我们近30几条枪同时对准敌人开了火,4名越南兵全部都被打倒了。大家看了看,里面只一个还活着,就用背包绳绑着将其往山下拖,当拖到山脚下时,才发现这个越南兵也断了气,于是,就将越南兵尸体丢在那里了。我们回到连队,向上级作了汇后,被上级首长狠狠的批评了一通,上级命令我们重新返回去,将越军的尸体都拖回来。大白天,视线良好,设伏点距离越军的法国炮台山驻点又那么近,在这种情况下,要重新返回去又谈何容易?这时,团里调来了一个82迫击炮连配合我们行动,他们对越军的法国炮台装定了射击诸元后,我们于11点多钟,又开始了重返潜点的行动,越南炮台山上的敌人眼瞪瞪的看着我们返了回去,大概是他们知道了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对应准备,怕吃大亏才没有开枪吧!当我们的人又来到设伏点时,发现那3个被打shi了的敌人中还有一个活着在呻吟,大家都高兴极了。这一次,再也不能用来拖了,由我们一班的一个大个子兵背着,大家扶的扶,掩护的掩护,拖的拖尸体,不一会儿就回到了会兰村。我们将越南兵死尸就地埋掉后,又从边民家里找来一块大床板,(凭祥地区的边民一般都是用几公分厚的木板做床铺用)将俘虏兵放在木板上用背包绳捆绑着,几十个抬着一路跑步回到了连队。那个越南兵有三处中弹,一处在颈部,一处在腹部,还有一处是大腿,越南兵个子不高,在1米6左右,瘦瘦的,但这个越南兵十分顽固,我们的战士背着他时,我就用口咬,咬得我们的大个子脖子上鲜血直流,一路上他还在不停的叫骂,我们只学过nqp.sung.khong.gietujf音为“诺松空耶”即:“缴枪不杀”,chu.toi.khoan.hong.tu.hinh音为“众堆宽洪嘟兵”即“我们宽大俘虏”等简单越语,当然听不懂他在骂什么,但我们知道他绝对不会骂好话。到了连队后,团里的救护马上就把俘虏兵拉走了。我们虽然是园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抓舌头的任务,但是我们在这些执行任务的人员中,都因为第一次是空手而回,除了挨了批评以外,谁也没有立功受奖。(41军侦察排有没有立功受奖者我们不清楚)战后,我才听敌工队的人说,我们抓的那个俘虏是越南特工团的一名上士班长。被送到医院后,俘虏兵先是杜绝治疗和绝食,但后来通过我方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还比较积极配合,为我部提供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军事情报。1979年元月28日,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的大年初一,祖国的亿万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可我们这些身居西南边陲的共和国卫士们,这个春节是我们一生中过的最简单的春节,连队没有加餐,大年30的夜晚,连队大部分人员都是在阵地和野外潜伏渡过的,初一大清早又进行自卫演练。当时,我在自己的日志中是这样写的:“过年也没得安稳,是一个艰苦而朴素的春节,但它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辛苦能换来祖国千千万万人民的欢乐和幸福团聚,我们是再苦心也甜”。当我现在再翻阅这些日志时,感觉当时是符有点傻,可是那个时候,它却是我们几十万即将赴汤蹈火战友们的共同心声。春节过后,各个部队的首长频繁来到平而关察看地形,不知是在寻找进攻路线,还是在麻痹敌人。那时候我们班已经是一个加强班了,也不知道连领导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利用,反正我们班是全连各班中人员最多的一个班,共有16个人,设有两名班长,两名副班长,我担任第一班长,另外一位班长是原台山时一机炮连的养马班的班长,第一副班长是老边防连的,叫陈胜光,学过越语翻译(战后提干也做了越语翻译)另一位副班长是在台山时炮连的卫生员。正因为我们班人多枪多,又有说越语的,执行任务也比较多,我们陪同过很多领导去看过地形。其中,就有一位是后来成为战斗英雄的11连副指导员莫尤。莫副指导员高高的个子,一表人才,说话宏亮,待人和蔼,他牺牲在自卫战即将打响的前夜,2月16日晚上,他带领人员在叫隘地区前运弹药时,因一战士不小心绊到了炸药包的拉火索拉着了火,满车的弹药和即将出征进在集合的部队将面临车损人亡的危险时刻,他毫不犹豫的抱着炸药包就向空旷地冲去,炸药包在他的身上爆炸了,莫副指导也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战友,用鲜血为出征的战友送行。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4 06:47 , Processed in 0.1011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