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車長征好手蔡尤利於2008年4月加入大馬考察俱樂部成為會員後,獲得贊助前往瑞典、挪威及丹麥展開25天騎腳車之旅,完成了超過2000公里的行程。 他說,抵達瑞典時,當地正下著大雪,積雪有二三呎高,氣候降得只有零下幾度,行程幾次被迫停止。他認為這次是難得在國外騎腳車的機會,所以他不管手腳已凍得僵硬,照舊穿著單薄的腳車手衣服走出戶外騎腳車,因為初次看到雪景,他興奮得忘了冷凍的感覺。 回國一週後,蔡尤利再次出發前往倫敦、西班牙及法國,展開28天的腳車之旅。他準備於2010年四五月,跟隨此俱樂部前往意大利。 除了兩次出國長征,蔡尤利空閒時也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腳車隊友騎著腳車四處遊走,常去的地方包括金馬崙,最遠則去到泰南合艾及勿洞。 單腿騎腳車抽筋跌倒 單腳騎腳車困難嗎?蔡尤利坦承,他只用一條腿騎腳車,當然比起其他人還要辛苦好幾倍,由於過度出力,有時騎到半途左腿便會猛抽筋,如果無法及時將義肢放到地面上,他就會連人帶車翻跌在地。還好他都非常注意路面情況,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生意外。 “開始騎腳車的第一年,我就是因為過度出力,有好幾次抽筋,後期懂得適當的運用體力後,就沒有問題了。” “平衡非常重要,但我的左半身卻比較重,因此我會注意路面上的窟窿,免得被這些窟窿搞得我失去平衡。” 82天征5國為徒弟“護行” 2008年10月18日,蔡尤利的40歲徒弟張錦國在接受8個月訓練後,憑一股為癌症病患籌款的信念,首次挑戰4326公里的遠征,利用82天時間從怡保出發騎腳車跨越東南亞5個國家,終點是越南河內,以替國家癌症理事會(MAKNA)籌措43萬2600令吉,相等於每公里100令吉善款。蔡尤利不放心讓徒弟獨自上路,一路上給予“護行”,師徒倆花了10天時間抵達泰國曼谷後,蔡尤利才自行返馬。 義騎起點在怡保孟加蘭特易購霸級市場停車場,蔡尤利預計花費一天時間到達吉打州亞羅士打,10月20日到泰國合艾,11月1日抵達曼谷,11月中旬在柬埔寨,12月進入寮國,1月4日抵達河內。 由於張錦國是首次騎長途腳車,所以蔡尤利當時決定“陪騎”一段路程。“錦國是一位很有沖勁的人,他堅持到底的精神讓我十分感動。” 此外,身殘心不殘的蔡尤利樂觀積極的一面,也吸引了許多殘障人士或四肢健全者主動向他“拜師求藝”。於是,他決定開班授課,並希望能帶動徒弟們投入義騎行列,為慈善獻一份力。 蔡尤利坦言,他曾教過不少人,包括四肢健全的腳車發燒友,不過真正向他“拜師求藝”的只有兩名和他一樣失去一隻腿的殘障徒弟,即在職交警哈芝米(40歲)及20多歲的華裔青年。此外,他的兩名兒子蔡為傑及蔡為全(18歲)也是他的“入門弟子”。 義肢踩不住踏板
屢試屢敗駕馭腳車 蔡尤利第一次騎上闊別多年的腳車時,因義肢無法穩放在腳車踏板上,以致他在踩了不到10分鐘,義肢便鬆離了踏板,令他非常沮喪。不過,他卻沒因此放棄,還買了一輛腳車開始在住家附近練習,並且不斷改良腳車踏板,避免義肢在車速中飛脫開來。這一次,他吩咐兒子將義肢用繩子綁在踏板上,結果順利踏動腳車,騎“上癮”的他騎了超過半小時都不願停下來。 不過,問題又來了,因著義肢被綁緊了,蔡尤利根本下不了腳車。於是,他想到利用磁鐵踏板,隨即在鞋底加了鐵片,好讓鞋子吸住踏板,就這樣,他開始了“單腳騎腳車”之旅,征服國內外不少地方和國家。 隨著他的車速日益增加,義肢無法牢牢吸住踏板,他再改用夾子,以便更穩固的將鞋子夾在踏板上。 “我很早以前就覺得應該保持運動,以改善晚上失眠的情況,剛好就讓我坐上朋友的腳車,讓我拾回信心。很奇怪的,每次我坐上腳車後,會忘記了自己已經沒有了右腳,還可以和四肢健全的人一起踏出國外。” 此外,蔡尤利是一名摩多燒焊技工,擅於改裝摩多之餘,閒時也改裝腳車及其他輔助工具。他最洋洋得意的傑作,便是把一輛二手腳車改裝成健身腳車,還有一雙穩住義肢的鞋子。 義踩籌獲46萬 別以為蔡尤利只是一味盲目的騎腳車東征西伐,他在自娛時也不忘推動慈善工作,為學校和癌症病患籌款。2007年,他首次為學校籌款,從怡保出發並花了10小時征服200公里,抵達泰南勿洞。2008年,他則與一名推銷員從怡保騎腳車遠征東南亞5個國家,全程為4326公里,最終成功替國家癌症理事會(MAKNA)籌獲43萬2600令吉,相等於每公里100令吉善款。 由於他經常參與長途騎行,且不時在國內各語文報章亮相,霹靂機器廠商公會因而見識了他的能耐,並邀請他從怡保“義騎”到勿洞,以為萬華二校籌款。而他獲知那是一項“慈善之旅”後,馬上二話不說,頷首答應。 這場義騎活動是於2007年9月22日舉辦,當時共有10人參加,包括蔡尤利、其兒子及一名朋友。不過,除了他們3人擁有騎長途腳車的經驗外,其餘6人都是“初哥”,因此在出發前,蔡尤利不時提醒隊友自備一些補充體力的乾糧,以及勿攜帶過多的行李。 半夜騎車冷又餓 “我們這次的行程是在凌晨2點出發,半夜騎腳車很冷,且容易餓,但因商店半夜大都已經打烊,所以我們最好自備糧食充饑。” 不過,最終還是有一些隊友錯帶糧食及帶了過重的行李,所幸隨行的一輛四輪驅動車協助他們載送行李,這才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他說,腳車手應攜帶能補充體力的食物,如水果,最好是香蕉及巧克力等,但有些人卻帶了大量麵包。“麵包容易令人口渴,必須喝大量的水,到時一直找廁所耽誤行程就不好了。” 兩次為有需要的團體義騎籌款後,蔡尤利意猶未盡,可說做慈善做上了癮。他披露,他希望能在這一兩年內親自主辦一場“義騎”,以為殘障人士籌募生活費和醫藥費。 徒弟的見證 ◆殘障徒弟哈祖米
我認識蔡尤利將近20年,我原本是他所經營的摩多維修店的顧客,而為人友善又樂於助人的他卻主動免費教導我殘障人士騎腳車的技術,讓我重建生活和運動的信心。 ◆張錦國
師父蔡尤利為人熱心,即使是陌生人,他也願意把自己的騎腳車技術傾囊相授,只要對方是真心誠意想要學騎腳車。雖然我的四肢健全, 但我的騎腳車技術卻遠遠不如師父蔡尤利。此外,他也常鼓勵我們利用自己的騎腳車技能行善。 【慈善騎士】
姓名:蔡尤利
年齡:51歲
職業:燒焊業者
勇士專業:越洋騎腳車籌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