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邺北城东西7里、南北5里,外城门7个,为东汉曹操所建。邺南城东西6里,南北8里,外城门14个,设东市、西市等。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中轴对称,对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元、明、清三代都城(今北京)以及公元七世纪的日本奈良平城京的构建颇具影响。历经漳河冲淤,大部分湮没于地表下3.5米—5米处。西北隅的三台(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因与建安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景区可供游客参观的有地表上残存的金凤台(金虎台)和铜雀台遗址、曹魏古柏、汉代夯土台榭、砖瓦、历代碑刻、北朝佛造像等珍贵文物以及北朝皇家寺院遗址等古城考古发掘现场。 金凤台遗址:位于邺北城西北隅,建安十八年(213)修造,原高8丈,有房屋135间,为当时曹操大宴群臣、举行大典的主要场所。目前残存夯土高12.5米,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8米,上建有仿古建筑十四间,设有建安文学展、六朝帝王展。 铜雀台遗址:位于金凤台北80米处,建安十九年(214)造,原高10丈,为三台之主台,有房屋109间,是当时曹操登台赋诗、处理政务、检阅军事操演的要地。目前保存夯土高5米,南北60米、东西22米。地下潜伏城门:位于邺北城南墙下,漳河河床内,南北52米,砖砌券顶高4.7米,宽4米,城内外地面落差7.2米,外为古代战壕。 曹魏古柏:位于邺南城朱明门大道右侧的三教堂院落,高21米,树冠直径26米, 胸围6米,中原罕见。 北朝皇家寺院遗址:位于邺南城朱明门大道左侧,面积30万平方米,目前仍保存有夯土塔基、砖涵、柱刹石。夯土南北40米,东西36米,高5米。整个院落位于地表下1.2米,有山门、僧房、围墙遗存。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塔基进行了发掘,出土有大量珍贵文物,属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中国最早的地宫埋葬制度的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