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广西边防独立师3团侦察队进行越境侦察,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并预先侦察了进攻地形,确定了三条通过法卡山的进攻路线,同时还秘密排除了越军在我巡逻道上埋设的一个雷区。 ffice ffice\" /> ffice:smarttags\" />1981年1月3日, 再次进行越境侦察,侦察目标是一条通向法卡山的小路,探查地形并予以开辟之。但这条小路自1979年对越作战后再没人走过,山高林密,有雷场位于其中,危险性很大。此后直到1981年5月战斗打响前,广西边防独立师一共进行了8次越境侦察任务,基本摸清了越军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活动规律等,同时,还秘密开辟了通路,为顺利收复法卡山奠定了基础。 1981年1月,海南军区44军132师395团进驻法卡山右翼的541.2高地和553高地。 1981年4月26日前,41军123师367团1营到达宁明县寨安公社;2营到达峙浪;3营到达凭祥夏石公社一带;368团到达知青队地区、369团到达工棚队地区;炮团到达亭汪地区;师直到达宁明县城附近一带集结。41军123师所担负的任务为:一、指挥边防6团,确保边境要点不失。二、支援爱店、板烂、北山方向作战,随时歼灭入侵的越军,并随时向凭祥、法卡山机动作战。三、对进攻法卡山的越军侧翼实施出境反击。四、在法卡山东翼对进攻黑石山的越军侧翼实施阵前出击。五、组织小炮群参加法卡山东翼反炮击作战。 对面的越军为337师52团、198特工团、高碌县第8独立营等,在那漂、坤发、坤福一带设置有迫击炮阵地,嘉暮山、扣德山、415、404等高地均有炮兵观察哨和隐蔽、流动炮阵地,纵深7~10km内有160mm迫击炮、加农炮、榴弹炮、火箭炮等阵地。 1981年5月,参战各部基本到位,炮兵也占领了发射位置,对法卡山及周边各个射击目标装订了射击诸元。 5月3日,各参战部队利用拂晓和黄昏,分四批向战区秘密开进,工兵侦察排雷开辟通道,边防3师9团2营隐蔽接敌。 1981年5月5日凌晨5时40分,沉寂的法卡山地区突然被炮声惊醒。根据132师395团参谋长梁定洲的博客记述:“早上5时40分,根据作战会议精神“天气变化不大,按时进攻法卡山”,395团组织12门迫击炮对越军占据的法卡山西北侧进行炮击,目的吸引越军的炮火转移,保证主攻部队进行快速运动。“炮击持续10分钟,后395团迅速转移阵地,不到10分钟,越军的炮弹就覆盖了先前的炮击阵地。 凌晨6时10分,大地突然猛烈地颤动起来,两大一小炮兵群拉响了法卡山收复战的帷幕,炮群对法卡山及周边标定的目标狂轰滥炸,浦六德上的观察哨用步谈机不断地修正弹着点, 大量摧毁了越军在法卡山上的构筑工事和周边高地的越军阵地工事,杀伤了一部不及躲避的越军人员。其后,我军炮火转向纵深压制,广西军区边防3师9团2营4连立即对法卡山上的3号阵地发起冲击。4连2班负责开辟通路,副班长李怀琼冲在最前面,为争取时间快速开辟通道,他们把三节爆破筒串接,引线缩短至6公分,在9分钟内清除了三米宽,一百米长的雷障,为进攻部队打开了通路。仅仅2天之后,云南的边防部队对越军313师14团占据的扣林山打响了收复战斗,广西、云南两线几乎同时打响战斗,分散和迷惑了越军高层指挥部的注意力,两地互相配合牵制,使得越军不敢把兵力完全集中在一个地区。 法卡山4号、5号阵地上的越军拼命还击,用密集的机枪火力旋风般地横扫我进攻的部队。将我进攻部队死死地压住。在紧急的情况下,一排长周坤胜迅速组织火力,向越军的火力点进行压制,同时指挥爆破组实施爆破,当即摧毁越军两个暗堡、一个A型工事和一条盖沟。一班长曾广偶趁爆破的效果,带领全班从两侧猛扑上去,突入越军的防御阵地,沿着堑壕快速推进清剿,枪响人亡,将4号、5号阵地上的越军全部击毙。4连2班副班长李怀琼猛打猛冲,第一个冲上法卡山山顶,占领了3号阵地,3、4、5号阵地表面的越军基本被击毙,进攻部队随即转入搜剿。7时55分,4连全部占领法卡山3、4、5号阵地。此战,共击毙越军26名,击伤43名。 战斗结束后,4连立即转入防御。为便于组织防御,必须将阵前越军布设的地雷予以清除。工兵班战土莫金华主动请求担任排雷任务。从上午七点多到下午一点多钟,经过近七个小时连续作战,一人排雷五十一枚,扫清雷区面积三百多米,宽三十多米。为了防止越军沿可能路线偷袭反扑,晚上,莫金华再次与全班人员在阵地前沿埋设地雷六百枚。 三、收复法卡山 1980年1月,越军337师北调,其52团一部占领我法卡山,在山顶我方境内修筑工事、观察哨,埋设雷障,利用有利地形经常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并派遣特工人员渗透、袭扰和破环我国边境前沿哨所阵地,甚至袭击我春耕边民。截至1981年4月止,越南军警、特工对我国边境各种挑衅活动39起,发射枪弹2300余发,枪杀我国边民,破坏民房,边民不但流离失所而且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同年,在云南的扣林地区,越军也大量构筑工事据点,利用这些据点经常制造摩擦事端,挑衅我方。 面对越军一而再再而三的军事行动,我方决定对法卡山地区的越军采取行动,把法卡山地区的越军予以清除,拔除这颗眼中钉,以保障边境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我对法卡山的控制。1980年末,军委下令由已调任广西军区司令员的张序登组织指挥对法卡山进行收复作战,此战是广西边防部队继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战斗。 参加法卡山收复战的部队主要为: l 41军军直 l 41军121师362团 l 41军123师师直 l 41军123师367团 l 41军123师368团 l 41军123师369团(欠2营、3营9连) l 41军123师炮团 l 55军163师495团 l 53822部队 l 汽车48团 l 广西军区边防3师师直 l 广西军区边防3师边防7团 l 广西军区边防1师1团 l 54233部队 l 广西军区边防3师边防9团 l 广西军区边防3师炮团 l 原广西边防独立师独3团 l 原广西边防独立师炮团 l 海南军区44军132师395团,编为边防3师11团 l 广州军区炮25团 l 宁明、凭祥组织的34个担架运输连(民兵) 主攻法卡山以及其后的防守任务主要由对当地地形、人情较为熟悉的广西军区边防3师9团担负,其余参战部队给予配合。其中,边防3师9团2营担负最核心的主攻任务,在这个营当中,当年有179名新兵入伍,与其他老兵一起,成为今次法卡山战斗的主要作战力量。广西边防独立师3团侦察队进驻浦六德高地,配备轻、重机枪、40mm火箭筒、82mm无后坐力炮等为法卡山提供左翼的警戒、观察和火力支援;广西军区边防3师7团侦察队进驻叫卡山,配备轻、重机枪、40mm火箭筒、82mm无后坐力炮等为法卡山提供右翼的警戒、观察和火力支援。 炮兵作战任务为摧毁越军炮兵阵地、指挥所、观察哨、屯兵点、并以火力支援法卡山、叫卡山、浦六德的进攻和防御。炮兵共分为两个大炮群和一个小炮群。 第一大炮群由边防3师的152mm加榴炮营、122mm榴弹炮营、76mm加农炮8连、107mm火箭炮11连组成。主要作战任务是4km以外的越军炮兵阵地等目标。 第二大炮群由广西边防独立师130mm加农炮营组成。主要作战任务是同登至谅山地域和谅山以北地区越军炮兵、屯兵点等目标。 小炮群由边防3师7团100mm迫击炮连;120mm迫击炮5连;120mm迫击炮2连;广西军区边防3师9团100mm迫击炮连组成。主要作战任务是法卡山正面3km以内的越军迫击炮等目标。 1980年12月,广西边防独立师3团侦察队进行越境侦察,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并预先侦察了进攻地形,确定了三条通过法卡山的进攻路线,同时还秘密排除了越军在我巡逻道上埋设的一个雷区。 1981年1月3日, 再次进行越境侦察,侦察目标是一条通向法卡山的小路,探查地形并予以开辟之。但这条小路自1979年对越作战后再没人走过,山高林密,有雷场位于其中,危险性很大。此后直到1981年5月战斗打响前,广西边防独立师一共进行了8次越境侦察任务,基本摸清了越军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活动规律等,同时,还秘密开辟了通路,为顺利收复法卡山奠定了基础。 1981年1月,海南军区44军132师395团进驻法卡山右翼的541.2高地和553高地。 1981年4月26日前,41军123师367团1营到达宁明县寨安公社;2营到达峙浪;3营到达凭祥夏石公社一带;368团到达知青队地区、369团到达工棚队地区;炮团到达亭汪地区;师直到达宁明县城附近一带集结。41军123师所担负的任务为:一、指挥边防6团,确保边境要点不失。二、支援爱店、板烂、北山方向作战,随时歼灭入侵的越军,并随时向凭祥、法卡山机动作战。三、对进攻法卡山的越军侧翼实施出境反击。四、在法卡山东翼对进攻黑石山的越军侧翼实施阵前出击。五、组织小炮群参加法卡山东翼反炮击作战。 对面的越军为337师52团、198特工团、高碌县第8独立营等,在那漂、坤发、坤福一带设置有迫击炮阵地,嘉暮山、扣德山、415、404等高地均有炮兵观察哨和隐蔽、流动炮阵地,纵深7~10km内有160mm迫击炮、加农炮、榴弹炮、火箭炮等阵地。 1981年5月,参战各部基本到位,炮兵也占领了发射位置,对法卡山及周边各个射击目标装订了射击诸元。 5月3日,各参战部队利用拂晓和黄昏,分四批向战区秘密开进,工兵侦察排雷开辟通道,边防3师9团2营隐蔽接敌。 1981年5月5日凌晨5时40分,沉寂的法卡山地区突然被炮声惊醒。根据132师395团参谋长梁定洲的博客记述:“早上5时40分,根据作战会议精神“天气变化不大,按时进攻法卡山”,395团组织12门迫击炮对越军占据的法卡山西北侧进行炮击,目的吸引越军的炮火转移,保证主攻部队进行快速运动。“炮击持续10分钟,后395团迅速转移阵地,不到10分钟,越军的炮弹就覆盖了先前的炮击阵地。 凌晨6时10分,大地突然猛烈地颤动起来,两大一小炮兵群拉响了法卡山收复战的帷幕,炮群对法卡山及周边标定的目标狂轰滥炸,浦六德上的观察哨用步谈机不断地修正弹着点, 大量摧毁了越军在法卡山上的构筑工事和周边高地的越军阵地工事,杀伤了一部不及躲避的越军人员。其后,我军炮火转向纵深压制,广西军区边防3师9团2营4连立即对法卡山上的3号阵地发起冲击。4连2班负责开辟通路,副班长李怀琼冲在最前面,为争取时间快速开辟通道,他们把三节爆破筒串接,引线缩短至6公分,在9分钟内清除了三米宽,一百米长的雷障,为进攻部队打开了通路。仅仅2天之后,云南的边防部队对越军313师14团占据的扣林山打响了收复战斗,广西、云南两线几乎同时打响战斗,分散和迷惑了越军高层指挥部的注意力,两地互相配合牵制,使得越军不敢把兵力完全集中在一个地区。 法卡山4号、5号阵地上的越军拼命还击,用密集的机枪火力旋风般地横扫我进攻的部队。将我进攻部队死死地压住。在紧急的情况下,一排长周坤胜迅速组织火力,向越军的火力点进行压制,同时指挥爆破组实施爆破,当即摧毁越军两个暗堡、一个A型工事和一条盖沟。一班长曾广偶趁爆破的效果,带领全班从两侧猛扑上去,突入越军的防御阵地,沿着堑壕快速推进清剿,枪响人亡,将4号、5号阵地上的越军全部击毙。4连2班副班长李怀琼猛打猛冲,第一个冲上法卡山山顶,占领了3号阵地,3、4、5号阵地表面的越军基本被击毙,进攻部队随即转入搜剿。7时55分,4连全部占领法卡山3、4、5号阵地。此战,共击毙越军26名,击伤43名。
2007年,我在夏石废弃的边防3师9团旧团部法卡山荣誉室中拍摄的81年5.5日收复法卡山的过程图 
监视越军的动向(2007年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李怀琼在阵地上(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法卡山被收复后的照片(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各级指挥员研究作战方案(2007年拍摄于夏石旧团部) 
我军阵地(不肯定在叫卡或是浦六德)(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在法卡山上修筑工事(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李怀琼在阵地上(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法卡山被收复后的照片(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我军阵地(不肯定在叫卡或是浦六德)(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在法卡山上修筑工事(2007年拍摄于夏石废弃团部) [此帖子已被 simonchan 在 2009-8-20 18:03:2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