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76
- 帖子
- 10535
- 精华
- 2
- 积分
- 10962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297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24
- 最后登录
- 2015-4-12
 
- UID
- 2376
- 帖子
- 10535
- 主题
- 44
- 精华
- 2
- 积分
- 10962
- 威望
- 10962
- 金钱
- 4551 分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297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24
- 最后登录
- 2015-4-12
|

中长途骑行手册
所谓中长距离骑行,一般来说,即:500-1500公里路程或一星期左右的骑行为中等距离骑行;1500公里以上或一星期以上的骑行称为长距离骑行。
一、骑行的前期准备
1、路线选择。
①尽量选择平坦、易于通行的道路,一般以省道为主。除迫不得已,应尽量避免去坡道、土道,这对人对车都很有损害,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只有在土路很明显是抄近,或非去不可的情况下,才能走土路。一般情况下,宁可多走几里,也要避开。俗话说:“宁走十里坦,不走一里坎”,对于自行车骑行来讲也是有道理的。
②如果没有之前的踩点工作,出发前需要在地图上对路线进行详细了解——看卫星图非常重要。另外,不要盲目信任地图的比例尺,在地图上距离误差50公里不算是什么事儿,但在骑行时的确会让人崩溃。所以,了解骑行具体最好多向当地的司机打听,路线的安排也应在骑行过程中随时调整。
③注意查找路线中医院分布情况、路过主要城镇的政府电话、派出所电话以及银行网点,以备不时之需。
④如果有路过少数民族分布区,留意当地少数民族的禁忌。
⑤了解沿途气候,尤其是季风方向,确定骑行方向。不宜选择多雨的地方长途骑行。
2、装备。
在装备的选择上量力而行,但是科学、合理的装备能减少路途中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提供以下几点参考:
①保证车的牢固程度。
②轮胎选择。根据准备骑行的路线加以调整:平整的水泥、柏油路面宜选较窄、胎纹较细的轮胎;崎岖松软、泥泞的路面,选较宽、胎纹较粗的轮胎。
③带上必要的修车工具以及备胎。长途骑行中很常见的现象是爆胎却找不到修车的地方。这时候你会意识到一个小型多用修车工具多么重要了。建议一个队伍备一个就好。备胎按自行车数的1/3准备比较合适。如果是短途骑行且路过乡镇、城市较多,可以不备。
④选择合适的座椅和手套。如果是远途,由于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所以座椅的舒适度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形状窄小、表面光滑较好。短途骑行可以不考虑。长途骑行建议带手套。其最主要的功能可以止滑,还可以手掌磨破皮和吸汗。
⑤照明设备。建议尽量不要骑夜路,但如果在黑夜来临前未赶到距离最近的乡镇,骑夜路有时必不可少。所以尽量车队1/2以上人员要带有照明设备(如小手电筒等)。后反射灯在夜路骑行时保障安全很有用。
⑥行李携带。
背包——适合短途轻装,不适合中长途。背的时间长了损伤腰肌,不利排汗。
捆绑在车上——重心高,风阻大,容易丢失。(不推荐采用)。
自行车旅行专用行李包——适合崎岖的路。
自行车旅行专用行李拖车——适合平整的路。
⑦必要的药品,创可贴、伤膏、风油精、氯霉素眼药水、金霉素眼膏(可用于鼻腔干燥)、防晒霜等。夏天时最好备上防暑药。不要都放在一个人手里,最好队伍前后都有。
3、体能训练。
如果你是抱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目的,希望通过骑行远途骑行锻炼意志品质,在骑行前体能的锻炼更是不可少。需要制定训练计划,强化训练。建议远行前3~4个月就开始每周至少三次的长跑训练。同时增加和车相处的时间,人与车的磨合、适应、提高操控技巧能减少日后骑行中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
二、骑行中的注意事项
1、团队。
队伍的团结对于保证安全和培养集体主义氛围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很关键的是队伍的分工要明确。
①明确领骑、尾骑和其他工作人员。领骑和尾骑必须是熟悉路线,体力和技术较好的骑手,尾骑携带工具和备件且需要会简单的自行车修理。领队要能够正确控制节奏,了解同队的每个人。
②领队和尾骑之间要有可靠的联络方式。骑行中要注意交流情况,以便领队掌握速度和休息。有人掉队时要通知全队,并且决定解决办法。尾骑在这一项中要起到重要作用,最好能有对讲机,随时与领队联络。领队在前,队员不许超越领队,尾骑必须在最后,注意每个同行者的情况,决不允许出现有人落队。如果前队后队容易拉开距离最好能设一个中骑,特别是在骑行中很可能会忽视使用手机(况且骑车使用手机也不安全),此时中骑来保持队首和队尾的消息畅通。
③所有队员严格按照领队手势保持队形,一般保持一路纵队,不推荐并列骑行。坚决杜绝骑行中出现互相较劲,飙车的情况。
④保证每日开会总结。所有的队员明确路线和时间安排,有组织人员的联系方式。
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决不允许任何人擅自离队而不通知领队。
⑥负载平均分配,但是工具要在会用的人手中。
⑦领队掌握行程,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2、骑行须知。
①推荐穿着长袖长裤服装,防太阳灼伤非常有效。如果天气有些凉,一定找件比较防风的衣服。推荐一顶合适透气的长檐帽子和口罩,否则一天骑下来,头发里的灰都能结块、也有得“尘肺病”的危险,中国环境污染状况你一定能够在骑行中深有体会。
②不推荐骑行时穿凉鞋,一双轻便透气的运动鞋很舒服。如果路况很差的话,有自行车头盔、护肘、护膝会比较安全一些,尤其是护肘护膝对防摔倒的擦伤很有用。
③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需要夜间行车,照明设备非常关键。如果小手电筒不是每人都有,建议有手电和没有手电的同学在列队时间隔骑行以保证安全。
④合理分配体能,任何时候适当留有余力,以应付突发事件。注意掌握时间,根据路程、途中的任务作充分的计算,尽量走在时间的前面,按计划完成每天预定的行程、任务。身体不行时,不要硬撑赶路,应暂时休息。尽量有规律地进食,并注意饮食卫生。
⑤注意随时关注天气预报。
⑥骑行技巧。
车座的调整以较低并有五至十度的后倾为最佳角度。
骑行中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一至二小时休息一次。跟骑特别省体力:保持与前队员2米左右的距离,跟着他的节奏骑行,一般能省30%左右的体力。由此可知,领骑的体力消耗比队员多30%以上,所以领骑需要体力非常好。
千万要注意下坡时的安全。下坡时前后队员的距离最好能拉开五米左右,要集中注意握把。通常在下坡的时候超越前车是相当困难而且危险的。基于这个原因,当你发现身后有人急欲超车时,务必要在关键时刻让出通路供他超越。
在特殊道路条件下行车,车速的把握尤为重要。路遇浅河、水洼、碎石时,别习惯性减速,快车速反而易顺利通过;行车在泥泞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后挡泥板,以免泥堵死挡泥板和车轮间的缝隙;下坡时,前后闸都要捏;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万避开,如别无选择,先上土路让车轮沾些黄土,以防被粘住。
途中宿营时,营地要选择干燥背风的地面,附近应有水源;有村落处,借宿是好办法。
3、常见疾病。
①中暑。此时应迅速将移往荫凉而通风之处所,放低头部。解除负荷,松开衣服。并补充含糖和盐份的水(意识清醒时可口服,意识不清醒时应点滴给予,夏天骑行最好每个车队能带上一小包盐)
②晒伤。这是骑行中最广泛出现的问题,皮肤被晒发红并出现疼痛或起小疙瘩、水泡。此时应用冷水毛巾敷在患部,直至痛感消失为止。在皮肤没有外伤的情况下涂上防晒油脂。出现水泡时,不要去挑破,用冷水毛巾冷敷。
③抽筋。此时应把脚伸直坐下,反复用手捏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
④起水泡。起泡后未破时可以先用肥皂清洗干净,之后把别针等针头用火烫消毒,然后刺破水泡,再用干净的纱布将泡中的积液轻轻挤出擦干,最后贴上护创膏。泡已经被磨破时应先消毒再进行处理。
⑤摔伤。如怀疑有骨折的可能,不要运动,尽快与医务人员联系。如出现肿胀、淤血可用冷敷疗法止痛。有伤口时,要保持伤口干燥和透气,以免感染(破伤风为厌氧菌,较深的伤口危险较大,保持伤口透气极为重要)。当擦伤伤口大和刺伤时请尽快就医,及时预防破伤风。切忌,如果6小时不作消毒处理,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