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9558
- 帖子
- 6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6-14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99558
- 帖子
- 6
- 主题
- 0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2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6-14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92年云南平远街严打,这儿有参加过的老兵吗?
32楼的流云若水兄弟:
你所转载的那篇文章的作者马绍美可以确定是一个回民.他写的文章的倾向性不言而喻.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家的民族与宗教政策确实是受到了很大损害.但沙甸事件在许多方面不是那么简单.而且,原作者一个劲地把他们回民描写成与林彪四人帮作斗争的英雄也不准确.首先,在1975年时沙甸事件发生时,林彪已经死了快四年了."批林批孔"都已经把他批臭了,还用得着他们回民再来斗争吗?对沙甸下达军事进攻命令的是邓小平与叶剑英(1975年正是邓小平复出进行整顿的一年,第二年初他就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再次下野),.四人帮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文化卫生与教育系统.军队是他们想控制但到最后被逮捕都没有控制住的.四人帮在当时没有能力下达这样重大的军事命令.
在前期文化大革命的混乱状态下,许多事情谈不上谁对谁错,毕竟回民也是这些事件(比如武斗)的参与者,而并不仅仅是受害者.在文革中受害者很多.你想抗暴也可以.但想拉起枪杆子挂起绿旗子搞独立却不多.也是不能被允许的.
在宣布独立之初,中央并不想动武.毕竟邓小平还是想稳定国内局势的.派大军包围沙甸以后,没有马上进攻.而是派了一个没有任何武器的宣传班进入沙甸进行宣传.这种方法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个传统.想把这些矛盾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加以处理.但当时的回民已经被宗教煽动起来了.宣传班不仅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进去的几十个人除一人被割去双耳放出来示威外,其他全部被回民割喉杀害.这一残酷杀害解放军宣传班的事件成为沙甸整个事件的转折点.中央决定动武了.而这一事件为什么原作者马绍美一句也不提呢?
进攻发起后并不顺利.回民的武器绝不是象马绍美所说的那样用土法制造的简陋武器.在文革中,蒙自县的武器库丢失许多武器.有许多流入到那些回民手中.而且他们在沙甸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加之对地形熟悉.进攻部队伤亡很大.不得已先退了回来.由此可见他们的准备是多么充分.不用重武器.正规军以轻武器居然攻不下来.最后只好用大炮轰了.经过几天战斗,沙甸被攻了下来.回民死亡一千多人.首犯马伯华并非英勇战死在沙甸,而是逃到外地再被击毙的.
沙甸事件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应有的事件.但它却发生了.它不是简单的抗暴事件.它之所以可以得到平反.也是因为文革后的大环境.许多事情都平反了.沙甸事件也平反吧.大家可以心平气和轻装上阵.毕竟解放军在攻打沙甸时也误伤了许多无辜.但又是不得不镇压的.试想今日如果一个地方有贪官横行,你可以抗暴甚至于造反,但你想独立.想建立不同中国的所谓国家,不仅政府不会允许,平民百姓也不会认同.马绍美也深知这点,所以他在文章中一点也不写关于回民宣布独立的事.他的文章感情色彩与倾向性都太浓了.
我也言尽于此了.我并非仇视少数民族.我只想说一些个人的见解与看法.而且这些内容已经与此论坛的主题不符了.再说下去,我怕被人扣上"大汉族主义者"的帽子了.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