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2513
- 帖子
- 2134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2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02513
- 帖子
- 2134
- 主题
- 17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636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22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关于作战部队穿插的探讨
既然越南已在边境浅纵深地区为中国入侵准备了多年,该尽量不要在敌人准备充分的地域与敌交战.所以我军铺个大而浅的摊子正是敌人希望的,并且摊子越宽越浅,他们的准备工作就越没落空越发挥了作用.普遍撒网战法对我们似乎比较严峻.
既不想拓宽战线又想与尽量多的敌人接触歼灭之,给越南个深刻教训,除了当年既成打法外,不知道是否可能先打通数条主要交通线并保护好,大部队沿主路涌入三四十公里内后再沿支路向两侧展开,摆个类似个"工"字阵形,工字的两横是我军边境阵地和入侵后的展开线,工字那一竖则是占据的南北交通线.横向各部争取与相邻交通线展开的部队对接上,形成"工工"这样的兵力布局,然后再沿着比较密集的各次级道路网向北方回击,扫荡沿途处在工字两横之间的越军,扫荡完了也正好到国境可以收兵了.好处一个是我军主要出现在越军背后,他们的战斗意志不如正面抵抗那么坚定,二是南进时与敌人既设国防工事的接触面积最小,可减少我军损失.三是向北回击时越军工事多是向北防御,对南效力发挥不出多少来,比从北方打代价轻.
工字在敌境内的那一横要两面坚守住,向北守株待漏网的溃兵,向南防御越军救援部队.过半个月待回击部队任务完成,再沿来途节节收缩撤回国内.因为是主干道又已坚守了半个月,很难出448团那样的差池.工字两横之间的越军,要么顽抗时被灭掉,要么南逃时被截住,没灭也没截的,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躲上半个月也差不多成鬼了.
该战法的主要不利之处是物资和伤员的运送要绕远.
在二战中一股日军约两万人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穿插泰缅边境,穿插深达一千五百公里(约等于越南国的全长),出其不意地关死了中国远征军撤退回国的大门,导致远征军土崩瓦解.79年的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和精锐士兵耐受力与二战日军相当.如果决心大并且组织得力,在几十公里的浅纵深达成类似关门歼灭态势还是可能的,当然主战场就要另外着眼选择了.只要能围住越军一些团再成建制地吃干净(中央军还是地方军不论),恐怕比大面积击溃三四倍多的团更令越南领导层震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