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晴,西南风3-4级,参观三孔景点,下午曲阜-兖州-汶上-梁山,约95km,逆风。
07:30早餐
08:30依次参观孔庙、孔府、孔林。门票通票150元,价格没商量。
孔庙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是祭祀孔子的本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孔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孔林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长达7.3公里,占地3000亩。
据说:曲阜有十几万孔姓,墓地不得随意立碑,只有县级以上职务才能有资格申请,且有名额限制,根据贡献大小确定四块碑。今天正值清明节,林内上坟的孔姓后代很多,可凭身份证免费入内。
雌雄树的识别:树干的纹路呈垂直状的为雄树;树干的纹路呈扭曲状的为雌树。
孔府的柱子都是黑色调,以示清正廉洁。
11:40景点游览结束,午餐。
13:50约18km抵兖州。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16:00约37km抵汶上,至宝相寺路右转约200米是“宝相寺”,门票50元/人,我们稍停留后继续向梁山前进。
宝相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原名昭空寺,初建应在南北朝时期,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在北宋时期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禅泰山,归途经曲阜、过中都时,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寺内的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公元1073-1112年),是由京师赐紫僧知柔和主管佛教的副功德僧云太亲自监造、仿照京师开宝寺灵感塔(今开封铁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皇家佛牙塔 .1938年,日本侵略者炮轰宝相寺、血洗黄安街,千年古刹夷为平地,塔刹相轮遭劫;1947年内战,塔身受到炮弹重创;1958年,寺院内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造万斤精铁大钟被砸烂炼钢;文革初期,塔基台栏楯被盗挖破坏;七十年代初,裸露的塔基清理后用水泥裙保护起来,地宫宝藏幸运躲过了那个疯狂年代。直至1994年修塔、剔除水泥裙时,才意外发现了塔基底部的地宫入口,在塔宫内发现了金棺、银椁、佛牙、舍利、跪拜式捧真身菩萨等141件佛教圣物。每年3月15日前后,宝相寺太子灵踪塔都有“佛光”祥瑞的显现,为宝相寺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
18:30约40km抵达梁山,此段路因修路,尘土飞扬。进县城后先吃晚餐,然后在离距梁山景区1.5km处的旅馆入住,价格有25元-70元/间不等,70元房间带洗澡间。这里的老板说景区门票60元/人,7点前没人管,可以自由出入。我们商量后决定早早休息6:30进入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