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黄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大家看一幅图

[复制链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319
帖子
317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9
最后登录
2014-8-24
41#
发表于 2003-12-18 22:0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一意孤行2003/12/17 03:33am 发表的内容:
使用大量LRC元件校正阻抗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不说成本,仅相位特性就会变得极其复杂,得不偿失
以上算是个人的认识,不知大家怎样认为?
补偿以下单元在整个频段的阻抗曲线竟然要用到"大量"?而且还失去很多?失去了线圈和电容?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341
帖子
90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7
最后登录
2014-8-24
42#
发表于 2003-12-18 23: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意孤行在 2003/12/19 01:56am 编辑]

回janorwa      
我不是很懂,但我感觉阻抗完美与否与音质关系不大。分频器本身已有许多LC元件。补偿阻抗曲线不需要LRC???拉平一个谐振峰都需要什么元件?曲线中到底有几处需要补偿?简单的阻抗补偿也不用R和C吗?那个拉姆斯的图应该是两分频倒相式音箱,这类音箱只要喇叭本身素质可以,采用12dB/oct的分频器应该可以得到使人接受的相频特性,这里并不否定其他形式的分频器。音箱是给人听的,不是看曲线的,从功放方向看,当然希望音箱是纯电阻,但这方面对音质的影响远远无法与音箱自身特性对音质的影响相比。对于只用一支音箱欣赏单声道来说,没必要谈相频特性,只要频响曲线理想,全频带相位如何复杂也不会对音质有影响。用两只音箱还原立体声时就完全不一样了,但也不是一定要求每只音箱都要有完美的相频特性,最关键的问题是两只音箱的相移量尽可能在全频带保持一致,否则,真实的声象定位便无从谈起。扬声器与指纹差不多,没有任何两只特性是完全一致的,本来分频器就已经使相位变得令人反感,只是没办法而已,再增加一些额外的电感、电容,情况将变得更难控制,将每只音箱的阻抗曲线拉成一条完美的直线并不复杂,价值过万的许多世界名箱也没有这样做,并不是怕增加几个元件的成本,这类音箱可是暴利啊。
在不关心音质的情况下,校正阻抗曲线确实很有意思,无论哪种方式,前级电子还是后级无源,同样令人感兴趣。80年代中期我国就有人研究这个问题,还有篇文章,我想不起来在什么刊物看到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319
帖子
317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9
最后登录
2014-8-24
43#
发表于 2003-12-19 06:4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阻抗曲线中的波动和峰 谷会造成听感中的不适,而补偿阻抗曲线绝对不会对音质方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当于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一样. 一般一款设计良好的音箱 阻抗和相位的补偿网络也是设计师的心血所在
要求不高的话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就能简单的拉平一些阻抗曲线中的较大波动,这算复杂?在相位上,阻抗补偿同时也可以对相位进行一定的修正,如果不加补偿,相位差本来就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341
帖子
90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17
最后登录
2014-8-24
44#
发表于 2003-12-20 23: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意孤行在 2004/10/08 11:38pm 第 1 次编辑]

“阻抗曲线中的波动和峰 谷会造成听感中的不适,而补偿阻抗曲线绝对不会对音质方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当于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一样”
这几句话你一点也不觉得矛盾?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矫正频响曲线啊?
梁老师的矫正电路前面已经贴出来了,就这个线路也消耗了19个元件!普通12dB/oct两分频的分频器加上L形衰减器最多也不会超过6个元件,我无法理解你会将这个矫正线路称其为“简单”
(看看老贴也挺有意思的,这些天没意思,也玩玩阻抗矫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319
帖子
317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9
最后登录
2014-8-24
45#
发表于 2003-12-21 09:3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一意孤行2003/12/20 11:50pm 发表的内容:
“阻抗曲线中的波动和峰 谷会造成听感中的不适,而补偿阻抗曲线绝对不会对音质方面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当于修正一些不好的地方一样”
这几句话你一点也不觉得矛盾?
“一个电阻并一个电容”?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 ...
我在自己的低音(银笛YD142-1506X-S )上并了个 10/5W电阻串一个8.8uF的CCB电容 用HP的LCR综合测试仪对20Hz~8KHz 频率范围的阻抗整个测试了一便 阻抗基本在7.5~8.5左右 在分频点附近阻抗基本无变化  高音部分并上了 10/5W电阻 和9.8 uF的CCB电容 同样测试了一下 阻抗也基本没有波动 整个系统的阻抗曲线也表现的已经很平滑    那我想问问 这样的电路复杂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319
帖子
317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9
最后登录
2014-8-24
46#
发表于 2003-12-21 09: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计算分频器时 把单元完全是作为一个纯阻器件来考虑的  如果不对阻抗进行补偿  肯定会因为单元在不同频率时的阻抗变化造成分频点的变化 最终对音质造成影响
如果不想搞的太复杂 完全可以对单元进行简单的补偿 拉平阻抗曲线中一些较大的峰
至于有精力去做的 让阻抗曲线拉的平直些也有益无害, 绕几个电感线圈也不过一些时间问题 除非买现成的  否则更本花不了多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10236
帖子
417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64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5
最后登录
2014-8-24
47#
发表于 2003-12-21 12: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计算分频器时 把单元完全是作为一个纯阻器件来考虑的"
好像现在都是用测量软件的了,没有几个会这么办的吧, 很多软件本身也可以优化分频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583
帖子
851
主题
1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55
金钱
16887268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2-10
最后登录
2014-8-24
48#
发表于 2003-12-21 13: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这样做我想大黄峰老师的初衷并非是针对分频器设计的问题,而是平坦的阻抗曲线有利于功率放大器的驱动。
元件的数量和成本不少但都是用在旁路而非用在通路,损耗应该并没有想像中的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583
帖子
851
主题
1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55
金钱
16887268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2-10
最后登录
2014-8-24
49#
发表于 2003-12-21 13:2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下面引用由大黄蜂2003/10/30 08:47am 发表的内容:
要达到某些目的有时候就得要不惜工本。的没有那么多的怎么能够使阻抗曲线变得如此平?而这样的负载特性对放大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也正是如此不惜工本的原因所在呀。
主要就是成本问题,不然厂家早这样做了,我想这样做对低频质量应该是有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3319
帖子
317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1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19
最后登录
2014-8-24
50#
发表于 2003-12-21 13:2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给大家看一幅图

作为厂家生产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 利润和成本永远是被厂家放在首位的
作为DIY来说 一切以自己的目的和乐趣为基准,只要自己高兴,在符合自己能力的情况下 想怎么做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3 10:56 , Processed in 0.0988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快速回复 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