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之子:-------------是那部份共军(42军?)。 当年虽然战场险竣要命,前几天因军纪约束,不得吃,是一肚子气,埋怨当官的不顾当兵的死活,(其实当官的也是好心,怕大家乱走踩到地雷、越军的特工队的伏击)。但大家的为国而战士气是高的。在克马诺区域,我160师480团同不知那个军、师在山地互相穿插而过,看到友军士气如此的好,而且有的有钢盔帽戴,突然我部的眼尖的兵,大喊你看看人家,你奶奶个熊的。友军的小兵是扛住枪,一手拿一只鸡,那只鸡毛拔掉一半,看到我们在讲他,他得意拿住挥了挥,喜气洋洋的,其他的兵也是手不空的。这才是一个有知识的聪明的部队(好象是162师的)。 你看都是共军,都是打仗,为何我们就饿,人家能放开手脚,为何我们就不能放开手脚(现在的说法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有令下达,因在它国作战,情况特殊“把敌国物资,为我所用,是良策”。当天各连叫暂行执行以班来解决行军打仗吃饭的问题(强调是在敌国,在本国不得通用)。班长立马分工,当既一路过村庄,一个班兵身上都多东西,这个拿锅、那个拿桶、拿菜、拿肉,连米盐、酱油,锅碗瓢勺筷子菜刀一件不少。效果马上就出来,当日基本是在半个小时煮好吃好。有东西垫肚,士气就旺盛,当官是服了这些当兵的,手脚利索,手艺不凡。这套“装备”一直带到高平,回国时,令在阵地就地掩埋了。 战后小兵议论,因下令的没有在战场用军纪约束官兵,放纵本部官兵在战场抢夺越南群众的东西。成了其中一条罪状,离开军队。当兵的是想不明白,当时在不搞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