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谱(五十)
好指导员杨春轩
35132部队三连政治指导员杨春轩以对祖国和人民利益、连队声誉、战士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忘我地工作和战斗,思想政治工作坚强有力,连队思想稳定,士气高昂,连队坚守防御作战三个月无一伤亡,受到领导和机关的赞扬,最近,上级给他记了二等功,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军英模代表会。
杨春轩任职以来,把对战友满腔的深情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思想工作细,爱战友胜过爱自己。一九八六年被团树为“爱兵标兵”,他先后出席了团、师和集团军“四有”代表会,并受到军区通报表扬。
上阵地后,他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温暖送到战士心坎上,是我部第一个组织战士在阵地过生日的指导员。接防前,他把战士生日的日期记在台历上,生日前一天,通知军工将生日食品送上阵地。战士生日这天,他用电话通知各哨位,并向过生日的战士赠送纪念品和致贺词。每当战士吃着指导员安排送来的生日食品,听到各哨位打来的贺电和收到战友们献给自己的诗歌及小礼品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到目前为止,他已组织为十二位战士在阵地上过了生日。
三连阵地与敌紧贴,不少哨位没有电话,条件差,各种学习、管理制度落实比较困难。为了使这些哨位的同志能及时了解战况和英模事迹,他经常把有关内容写在罐头标签和子弹包装纸上,托军工带去。“五四”青年节,机关将团首长向全体团员、青年的慰问信录成磁带送上阵地,他立即带上磁带和录音机,亲自送到这两个阵地去给战士们播放;对一些不便播放的哨位,他通过电话口述了首长讲话要点,使战士们深受教育和鼓舞。
此外,他坚持电话谈心,每天向各哨位了解一两次情况;对生病的战士,他都要去哨位或打电话进行慰问,并把自己带上阵地的营养品送去;连里发给他的水果罐头,几乎全部送给了伤病员,对一些家中有实际困难的战士,他及时通过电话或“信外信”做思想工作,并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班长刘志鹏家庭缺乏劳力,生活比较困难,前不久,爱人又生孩子,手头比较拮据,他和连长以党支部名义给他家里寄去了五十元钱,使小刘深受感动,表示一定要英勇作战,干出成绩,以实际行动感谢领导的关怀。
三连阵地不仅危险性大,而且吃水十分困难,杨春轩利用战斗间隙,经常和战士们一起往这几个特供阵地背水。一次,他带部分战士给特供阵地背水时,敌人进行炮击,一发炮弹在离他十几米处爆炸,他毫无惧色,仍背起五十多斤重的水袋带领战士往前冲,连部战士看他太劳累,不让他去背水,他执意不肯。通信员和文书把水袋和背具藏起来,可他顺手抓起别人的水袋又下山了。
连队上阵地时,原连长仍在住院,团派作训参谋史文忠代理连长,史参谋对连队情况不熟悉,杨春轩每天晚上陪他值班,介绍连队情况。不久史参谋因身体不好下了阵地,换上了一机连连长任三连连长,为帮助新连长尽快熟悉连队情况,杨指导员仍然坚持每晚陪连长值班,全面介绍连队布防、战斗等情况,和连长一起处置问题。
白天轮到自己值班时,还要与战士们进行电话谈心,总结猫耳洞思想工作经验、拟制党课教育纲领、电话讲党课、讲评党员、给战士写家信等,每天最多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被战士们誉为“三连最辛苦的人”。
近年来,杨春轩家庭困难比较大,但他以负重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对待和处理,安心部队工作,一心扑在连队建设上。他今年二十九岁,为了作战三次推迟了婚期。他只有兄弟俩人,这次弟兄双双参战,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体弱多病,无人照顾。但他从不为此分心,不但自己忘我地工作,还经常从电话里了解弟弟的思想情况,鼓励他不要牵挂家里,集中精力打好仗。在他的经常教育下,杨春轩的弟弟作战勇敢受到表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3 11:31: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