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何求:
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此帖子已被 一生何求 在 2009-11-30 12:36:34 编辑过] 时代在变,过去的东西现在不一定适用。 说一说同化这个问题。以往中国的确同化了很多民族,最为明显的是满族人。但我觉的再同化满人的过程中,功效最大的并不是汉人,而是日本人,没有日本人的占领东三省,想要同化满族人,没有那么容易。对比参照蒙古族就知道,蒙古族也占统治过汉族,但蒙古族有没有被同化呢?基本上一点都没有,倒是被满族人治理的很好,满族人运用黄教吧蒙古人治理的没有脾气了。 南方的越南等过的确受到汉文化一些影响,但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国家受印度来的佛教影响远大于汉字。这和地理关系有关。越南的南边是海,在没有西方的海洋文明到来之前,印度的文明远甚于汉文化的影响。而西洋文明到了这些地方,基本上又流行西洋文化了。 汉文化现在到底能支撑多久,我觉得用岌岌可危来形容是不会有错的。对比参照一下现在的流行文化,是海外文化影响我们多,还是我们影响海外多! 本人不太认可汉文化,当我越是对美国的大学文化了解,越对汉文化感到失败。 [此帖子已被 爱未来 在 2009-12-4 8:24:1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