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另一角度回答588楼、592楼对当年中国当年的盟友民柬的看法,看看是否有新的感觉。 自新中国建立后,在我国就爆发了六次对外战争。其中朝鲜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但现在看来与中国的实际利益却不大,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发生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而中印战争则基本上是领土争端,简单明了,不过战后,印度重新占领侵略了中国的领土,令人叹惜。珍宝岛之战规模不大,却风险最大,把中国拉到了核战争的边缘。现在看来,珍宝岛之战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更多的是红色巨人之间的高烧行为。 另外三次战争却完全与越南联系到一起了。1974年,中国与南越的西沙海战;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与前几次战争不同的是,中越战争错综复杂,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交集了太多的爱恨情仇,对当代中国影响最大,并且还在延续。 中越战争表面上看是中越之间的战争,其实则却是复杂的三角互动。 首先,这是中越柬三国的互动。民柬在当时是中国的盟友,而越南却在柬埔寨有特殊利益,说白点就是想建立“印支联邦”。这样中越两国在柬埔寨问题上矛盾重重。 中国为何如此在乎民柬这样的阿斗式政府?所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云云,那是空话,邓小平是不相信空话的。中国支援民柬政府涉及到了另一个三角关系,那就是中苏越三角。早期,中苏越是大哥二哥小弟的关系。自中苏这哥俩闹翻后, 越南就不得不在两国间走钢绳。到后来,中苏两国完全敌对甚至一度走到了战争 的边缘,中国面临的就是如何打破苏联对中国的围堵。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尤如噩梦一样折磨着所有的中国领导人。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到八十年代末,中国 外交的唯一主题就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七十年代初期起,越南有明显的亲苏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加大了对越的援助,根本原因就是希望越南不要过份 亲苏,至少在中苏间保持中立。然而中国失望了,越南统一后很快就走到了中国的对立面,彻底一边倒。中国尝到了国际交往中的势利眼,一种苦涩涌上了中国 当政者的心头。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希望守住中国在东南半岛的最后一个阵地,民柬政府。虽然这政府很烂很臭,但一个亲华的民柬政府显然是对 中国有利的。 经常可以看到网上不少幼稚派民主人士攻击中国支持民柬,籍此彻底否定中越战争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可爱的民主人士们可能不知道,他们崇拜的民主与人权的美利坚合众国,也就是美国,当时也在通过泰国渠道支援民柬。我相信如果红色高棉晚两年垮台,美国可能会与之建交。原因也是不想柬埔寨倒向苏越而失去东南亚的阵地。在无法保证本国重大国际利益及安全的情况下,奢谈他国的人权与民主,都是扯蛋。 越南既然彻底投送到了苏联的怀抱,但在中越战争时却为何没有吮吸到苏联的乳汁呢?这又涉及到另一个大三角关系,即中美苏三角。美苏争霸的主战场是欧洲,以柏林墙作为前沿,双方在欧洲都拉拢了一帮小兄弟,虎视眈眈,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说美苏为两大黑帮盟主的话,中国则是孤傲地游离于主流帮会外的独行侠,虽然构不成对大佬的威胁却也实力不小,基本属于两大黑帮老大争取拉拢的第三势力。因而在中国惩越战争前,先和美国眉来眼去,给人一种中美 结盟的印象。在中国惩越战争时,苏联没有大动作,因为苏联也冒不起与中美同时对抗的风险。 了解现代世界史的人都知道,七十年代是苏联扩张巅峰时期,而同期美国却因为越南战争而疲软。建国初,毛泽东曾天真地把苏联称为“空前的和平堡垒”, 不久后他就感觉到了“和平堡垒”对中国安全空前威胁。似乎是在1971年,毛泽东请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几位老帅研究国际形式,最后老帅们向中央提出,对中国真正的威胁是苏联而不是美国。毛泽东周恩来深表赞同,此后中美开始和解。在美国对苏联的牵制削弱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挺起腰杆面对苏联的挑战。 可以把中苏对抗划分为两个时期,六十年代中期以前,中苏两国对抗的焦点集中在意识形态与国际共运方面,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比较扯蛋。而从六十年代 中期以后,中苏对抗的焦点已从意识形态转移到了国家安全、领土纷争、以及围堵及反围堵,这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了。中国之所以那么在意越南,吐血支持越 南,也就是希望越南不要倒向苏联,在国际孤立且国际左派人士全面批判的情况下,中国太需要一个朋友了。 然而越南却充分体现了一个酒肉朋友的全部特征,有钱有肉乃为朋友,无钱无肉就骂娘,立马投靠了中国的敌人苏联。怎么不让中国人心寒啊。单是投靠苏 联,中国至多是损失一个朋友。可越南马上就在南中国海插上一刀,在东南亚散布反华论调,威胁泰国的对华政策,并且把中国的唯一铁哥们民柬掀翻在地。是 可忍,孰不可忍。中国不得不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