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子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勇者无畏》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671#
发表于 2010-6-2 14:5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忘怀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29578
帖子
570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40
威望
40
金钱
14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4-12-10
672#
发表于 2010-6-2 15: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五三零一八:

(接488楼)在我村背后,翻过一座山就是与广东省台山县那扶公社某某村相望,中间有一相隔的海,其中有段海面较小地方,家乡人都叫那地方叫“牛口笠”,由于那里较小,人们选择那里作轮渡的地方,过去两边的人员来往都是从那里过渡的。

解放前一年,据说,有一天一位搭渡客,因为等船久了一会,就发起牢骚来,说这个船要沉啦等等不吉利的话。一会船正在途中被一阵风吹过,船就翻了,有两位不会游泳过渡客被海水淹死。也确实那么奇怪,平时没有人说不吉利的话就不出事,一旦说了就出事。之后人们坐船过海,就不敢最乱说话了。来往两地的过渡的人,就没有在那个地方作轮渡的地方了。

五三零一八:

(接488楼)在我村背后,翻过一座山就是与广东省台山县那扶公社某某村相望,中间有一相隔的海,其中有段海面较小地方,家乡人都叫那地方叫“牛口笠”,由于那里较小,人们选择那里作轮渡的地方,过去两边的人员来往都是从那里过渡的。

解放前一年,据说,有一天一位搭渡客,因为等船久了一会,就发起牢骚来,说这个船要沉啦等等不吉利的话。一会船正在途中被一阵风吹过,船就翻了,有两位不会游泳过渡客被海水淹死。也确实那么奇怪,平时没有人说不吉利的话就不出事,一旦说了就出事。之后人们坐船过海,就不敢最乱说话了。来往两地的过渡的人,就没有在那个地方作轮渡的地方了。

五三零一八:

(接488楼)在我村背后,翻过一座山就是与广东省台山县那扶公社某某村相望,中间有一相隔的海,其中有段海面较小地方,家乡人都叫那地方叫“牛口笠”,由于那里较小,人们选择那里作轮渡的地方,过去两边的人员来往都是从那里过渡的。

解放前一年,据说,有一天一位搭渡客,因为等船久了一会,就发起牢骚来,说这个船要沉啦等等不吉利的话。一会船正在途中被一阵风吹过,船就翻了,有两位不会游泳过渡客被海水淹死。也确实那么奇怪,平时没有人说不吉利的话就不出事,一旦说了就出事。之后人们坐船过海,就不敢最乱说话了。来往两地的过渡的人,就没有在那个地方作轮渡的地方了。

五三零一八:

(接488楼)在我村背后,翻过一座山就是与广东省台山县那扶公社某某村相望,中间有一相隔的海,其中有段海面较小地方,家乡人都叫那地方叫“牛口笠”,由于那里较小,人们选择那里作轮渡的地方,过去两边的人员来往都是从那里过渡的。

解放前一年,据说,有一天一位搭渡客,因为等船久了一会,就发起牢骚来,说这个船要沉啦等等不吉利的话。一会船正在途中被一阵风吹过,船就翻了,有两位不会游泳过渡客被海水淹死。也确实那么奇怪,平时没有人说不吉利的话就不出事,一旦说了就出事。之后人们坐船过海,就不敢最乱说话了。来往两地的过渡的人,就没有在那个地方作轮渡的地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29578
帖子
570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40
威望
40
金钱
14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4-12-10
673#
发表于 2010-6-2 15:1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五三零一八:

可怜的老太婆fficeffice\" />

在我读小学时,上学经过有条小村,靠路边有间房子,主人姓吴,是本村人,他的老婆是改嫁来的,老婆来时并带上原家婆一起来(她家婆的唯一儿子死了,上无亲,下无邻,媳妇只好把她带来)。老太婆到了新家后,不但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而且受尽了这个家人的打骂。特别是主人的父亲,更加凶恶,基本上每天都打骂。村里有人对他说:“你骂她那么凶狠,她很快就给你骂死了” ,那位主人的父亲说:“她死后我挖个坑把她埋掉就算了,还想对她怎样” 。其实讲的话更加恶毒,只不过我不能写在这里。

这位老太婆年已七十多岁,长得瘦瘦的,腰已经弯曲了。叫什么名子已经忘记了,原是本公社的某某村人,十六. 七岁就嫁人,三十多岁就守寡,人生非常多的磨难。老太婆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路边坐着,手里拿着附助走路的小木棍。见到我们这些小学生回来,就和我们诉起苦来,讲得最多的是主人的父亲,怎么对她的恶毒,每次和我们说话都是泪流满面。在恶劣的环境下过日子,老太婆的身体白渐俞下。几年后老太婆就病死了,她死后老太婆的娘家来人干涉,主人家才得体地处理了后事。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人们进入梦香的时分,天突然下着大雨,一个打雷响,把主人的父亲住的房顶打开了个大洞,雨水马上从洞口进来,他被特响的雷声惊醒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跑到大厅房那里。又有一次白天他挑着猪饲料回家走在路上时,一声雷响把他打得东歪西倒,挑的饲料也全部倒在地上,村里的人都说他过去对那个老太婆太狠了,现在就受到惩罚了,真是老天有眼啊。之后这家主人的父亲就很怕雷响了。

无独有遇,在我村有位老太婆,她的媳妇对她也是很恶毒,几年后老太婆就死了。死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约二十一时,天下着大雨,她的媳妇正在家洗澡时,突然一声雷响,当时的雷很响,那时我也在家,好象雷声简直就在我家门口一样,我在家都被雷声都受到了惊吓。后来听说我村许多人都被这雷声惊吓了,还有些村民带着雨具出来问。一会传来说某某(原老太婆)家的房子被雷公打烂了,据说那时正在洗澡的媳妇也被雷惊动了一下,把她吓得要命,赶快跑回房间穿上衣服。被雷公打烂的厅房顶,这个厅当晚就遭到大雨淋了。当时就有村民说:“可能是老太婆报复来了”。那时发生在我村的雷声,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现仍记忆犹新。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前人总结出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实践得出来的。也可告诉后人听,做人就有善心,不要恶心,特别对待老人更应如此,否则老天是有眼的,早晚会报复的。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0-1-22 19:33:44 编辑过]

五三零一八:

可怜的老太婆

在我读小学时,上学经过有条小村,靠路边有间房子,主人姓吴,是本村人,他的老婆是改嫁来的,老婆来时并带上原家婆一起来(她家婆的唯一儿子死了,上无亲,下无邻,媳妇只好把她带来)。老太婆到了新家后,不但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而且受尽了这个家人的打骂。特别是主人的父亲,更加凶恶,基本上每天都打骂。村里有人对他说:“你骂她那么凶狠,她很快就给你骂死了” ,那位主人的父亲说:“她死后我挖个坑把她埋掉就算了,还想对她怎样” 。其实讲的话更加恶毒,只不过我不能写在这里。

这位老太婆年已七十多岁,长得瘦瘦的,腰已经弯曲了。叫什么名子已经忘记了,原是本公社的某某村人,十六. 七岁就嫁人,三十多岁就守寡,人生非常多的磨难。老太婆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路边坐着,手里拿着附助走路的小木棍。见到我们这些小学生回来,就和我们诉起苦来,讲得最多的是主人的父亲,怎么对她的恶毒,每次和我们说话都是泪流满面。在恶劣的环境下过日子,老太婆的身体白渐俞下。几年后老太婆就病死了,她死后老太婆的娘家来人干涉,主人家才得体地处理了后事。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人们进入梦香的时分,天突然下着大雨,一个打雷响,把主人的父亲住的房顶打开了个大洞,雨水马上从洞口进来,他被特响的雷声惊醒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跑到大厅房那里。又有一次白天他挑着猪饲料回家走在路上时,一声雷响把他打得东歪西倒,挑的饲料也全部倒在地上,村里的人都说他过去对那个老太婆太狠了,现在就受到惩罚了,真是老天有眼啊。之后这家主人的父亲就很怕雷响了。

无独有遇,在我村有位老太婆,她的媳妇对她也是很恶毒,几年后老太婆就死了。死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约二十一时,天下着大雨,她的媳妇正在家洗澡时,突然一声雷响,当时的雷很响,那时我也在家,好象雷声简直就在我家门口一样,我在家都被雷声都受到了惊吓。后来听说我村许多人都被这雷声惊吓了,还有些村民带着雨具出来问。一会传来说某某(原老太婆)家的房子被雷公打烂了,据说那时正在洗澡的媳妇也被雷惊动了一下,把她吓得要命,赶快跑回房间穿上衣服。被雷公打烂的厅房顶,这个厅当晚就遭到大雨淋了。当时就有村民说:“可能是老太婆报复来了”。那时发生在我村的雷声,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现仍记忆犹新。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前人总结出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实践得出来的。也可告诉后人听,做人就有善心,不要恶心,特别对待老人更应如此,否则老天是有眼的,早晚会报复的。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0-1-22 19:33:44 编辑过]

五三零一八:

可怜的老太婆

在我读小学时,上学经过有条小村,靠路边有间房子,主人姓吴,是本村人,他的老婆是改嫁来的,老婆来时并带上原家婆一起来(她家婆的唯一儿子死了,上无亲,下无邻,媳妇只好把她带来)。老太婆到了新家后,不但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而且受尽了这个家人的打骂。特别是主人的父亲,更加凶恶,基本上每天都打骂。村里有人对他说:“你骂她那么凶狠,她很快就给你骂死了” ,那位主人的父亲说:“她死后我挖个坑把她埋掉就算了,还想对她怎样” 。其实讲的话更加恶毒,只不过我不能写在这里。

这位老太婆年已七十多岁,长得瘦瘦的,腰已经弯曲了。叫什么名子已经忘记了,原是本公社的某某村人,十六. 七岁就嫁人,三十多岁就守寡,人生非常多的磨难。老太婆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路边坐着,手里拿着附助走路的小木棍。见到我们这些小学生回来,就和我们诉起苦来,讲得最多的是主人的父亲,怎么对她的恶毒,每次和我们说话都是泪流满面。在恶劣的环境下过日子,老太婆的身体白渐俞下。几年后老太婆就病死了,她死后老太婆的娘家来人干涉,主人家才得体地处理了后事。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人们进入梦香的时分,天突然下着大雨,一个打雷响,把主人的父亲住的房顶打开了个大洞,雨水马上从洞口进来,他被特响的雷声惊醒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跑到大厅房那里。又有一次白天他挑着猪饲料回家走在路上时,一声雷响把他打得东歪西倒,挑的饲料也全部倒在地上,村里的人都说他过去对那个老太婆太狠了,现在就受到惩罚了,真是老天有眼啊。之后这家主人的父亲就很怕雷响了。

无独有遇,在我村有位老太婆,她的媳妇对她也是很恶毒,几年后老太婆就死了。死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约二十一时,天下着大雨,她的媳妇正在家洗澡时,突然一声雷响,当时的雷很响,那时我也在家,好象雷声简直就在我家门口一样,我在家都被雷声都受到了惊吓。后来听说我村许多人都被这雷声惊吓了,还有些村民带着雨具出来问。一会传来说某某(原老太婆)家的房子被雷公打烂了,据说那时正在洗澡的媳妇也被雷惊动了一下,把她吓得要命,赶快跑回房间穿上衣服。被雷公打烂的厅房顶,这个厅当晚就遭到大雨淋了。当时就有村民说:“可能是老太婆报复来了”。那时发生在我村的雷声,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现仍记忆犹新。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前人总结出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实践得出来的。也可告诉后人听,做人就有善心,不要恶心,特别对待老人更应如此,否则老天是有眼的,早晚会报复的。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0-1-22 19:33:4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29578
帖子
570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40
威望
40
金钱
14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4-12-10
674#
发表于 2010-6-2 15: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老哥哥:

说到鬼的故事,当年我插队的时候听我的房东三叔说,他曾经被鬼打昏过。

一天下午,他赶着牛下地里去犁地。快到天黑的时候,眼看着还有半块地未能犁完,心想第二天就要拢地、插苗、施肥了,便决定坚持将地犁完。可是等到犁完地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了。

在回家的路上,田野小道上没有照明。天上的弯月在云中穿梭,忽明忽暗;远处村庄屋孔处散出的煤油灯那柔弱之光,透过稀松的竹林,摇晃着细细的浅光。房东三叔扛着犁、牵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中赶。

在距离村子还有不到半里地的路上,他经过一个小土丘。这个小土丘,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前后左右也就五十米来。小路从土丘中穿过,两边是开阔的斜坡,高低落差不到四米,坡长各有十来米。坡上零散的墓碑,毫无规律地在夜风中矗立着。

正当房东三叔走到土丘将尽的时候,他猛不丁地想起,这个土丘曾是个乱葬岗(所谓乱葬岗,就是以前谁家的幼儿夭折后,用一帘苇席卷起,弃于土丘之上任野狗、飞禽叼啄,视为天葬)。想到这,房东三叔不由得毛骨悚然,一阵阵的寒气直逼到耳根脖子。

就在此时,天上的一块乌云,忽然将整个弯月给遮盖了起来,眼前的大地伸手不见五指。房东禁不住左顾右盼起来,背上一股冷气袭来,他猛然回头,只见一个高大的人形光影从后坡的顶上,呈与斜坡垂直的态势,向他急速冲来,光影中还有灰色的人形暗影,光影后飘着虚渺的光带。房东三叔张口欲喊,却怎么都无法发出声来,眼瞪瞪地看着光影扑面而至,顿感脑袋被重重地一压……

一夜未归的房东三叔,令房东三婶心急如焚。天刚翻出鱼肚白,她便唤起几个儿女,匆忙出门寻找。结果,大家在乱葬岗的坡底,看见了熟睡中房东。带泥的犁头压在房东三叔的大腿上,他手中还拽着牛绳,牛在一旁曲腿卧着,嘴中不停地嚼着不知何时反储出来的野草。大家拼命地摇晃和叫喊着房东三叔,人被叫醒了,急问之下,房东三叔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一个人睡在土丘下。

惊魂未定,大家发现房东的半边脸肿得很大。后来他看过好多个医生,谁也说不出是什么病因,也不知道怎么治疗。最后,还是村里的一个黄道医生,拔了几根自己家中的公鸡尾羽煮了一锅水,然后用鸡尾蘸着那水擦在三叔的脸上,才使得半边脸恢复原样。

老哥哥:

说到鬼的故事,当年我插队的时候听我的房东三叔说,他曾经被鬼打昏过。

一天下午,他赶着牛下地里去犁地。快到天黑的时候,眼看着还有半块地未能犁完,心想第二天就要拢地、插苗、施肥了,便决定坚持将地犁完。可是等到犁完地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了。

在回家的路上,田野小道上没有照明。天上的弯月在云中穿梭,忽明忽暗;远处村庄屋孔处散出的煤油灯那柔弱之光,透过稀松的竹林,摇晃着细细的浅光。房东三叔扛着犁、牵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中赶。

在距离村子还有不到半里地的路上,他经过一个小土丘。这个小土丘,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前后左右也就五十米来。小路从土丘中穿过,两边是开阔的斜坡,高低落差不到四米,坡长各有十来米。坡上零散的墓碑,毫无规律地在夜风中矗立着。

正当房东三叔走到土丘将尽的时候,他猛不丁地想起,这个土丘曾是个乱葬岗(所谓乱葬岗,就是以前谁家的幼儿夭折后,用一帘苇席卷起,弃于土丘之上任野狗、飞禽叼啄,视为天葬)。想到这,房东三叔不由得毛骨悚然,一阵阵的寒气直逼到耳根脖子。

就在此时,天上的一块乌云,忽然将整个弯月给遮盖了起来,眼前的大地伸手不见五指。房东禁不住左顾右盼起来,背上一股冷气袭来,他猛然回头,只见一个高大的人形光影从后坡的顶上,呈与斜坡垂直的态势,向他急速冲来,光影中还有灰色的人形暗影,光影后飘着虚渺的光带。房东三叔张口欲喊,却怎么都无法发出声来,眼瞪瞪地看着光影扑面而至,顿感脑袋被重重地一压……

一夜未归的房东三叔,令房东三婶心急如焚。天刚翻出鱼肚白,她便唤起几个儿女,匆忙出门寻找。结果,大家在乱葬岗的坡底,看见了熟睡中房东。带泥的犁头压在房东三叔的大腿上,他手中还拽着牛绳,牛在一旁曲腿卧着,嘴中不停地嚼着不知何时反储出来的野草。大家拼命地摇晃和叫喊着房东三叔,人被叫醒了,急问之下,房东三叔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一个人睡在土丘下。

惊魂未定,大家发现房东的半边脸肿得很大。后来他看过好多个医生,谁也说不出是什么病因,也不知道怎么治疗。最后,还是村里的一个黄道医生,拔了几根自己家中的公鸡尾羽煮了一锅水,然后用鸡尾蘸着那水擦在三叔的脸上,才使得半边脸恢复原样。

老哥哥:

说到鬼的故事,当年我插队的时候听我的房东三叔说,他曾经被鬼打昏过。

一天下午,他赶着牛下地里去犁地。快到天黑的时候,眼看着还有半块地未能犁完,心想第二天就要拢地、插苗、施肥了,便决定坚持将地犁完。可是等到犁完地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了。

在回家的路上,田野小道上没有照明。天上的弯月在云中穿梭,忽明忽暗;远处村庄屋孔处散出的煤油灯那柔弱之光,透过稀松的竹林,摇晃着细细的浅光。房东三叔扛着犁、牵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中赶。

在距离村子还有不到半里地的路上,他经过一个小土丘。这个小土丘,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前后左右也就五十米来。小路从土丘中穿过,两边是开阔的斜坡,高低落差不到四米,坡长各有十来米。坡上零散的墓碑,毫无规律地在夜风中矗立着。

正当房东三叔走到土丘将尽的时候,他猛不丁地想起,这个土丘曾是个乱葬岗(所谓乱葬岗,就是以前谁家的幼儿夭折后,用一帘苇席卷起,弃于土丘之上任野狗、飞禽叼啄,视为天葬)。想到这,房东三叔不由得毛骨悚然,一阵阵的寒气直逼到耳根脖子。

就在此时,天上的一块乌云,忽然将整个弯月给遮盖了起来,眼前的大地伸手不见五指。房东禁不住左顾右盼起来,背上一股冷气袭来,他猛然回头,只见一个高大的人形光影从后坡的顶上,呈与斜坡垂直的态势,向他急速冲来,光影中还有灰色的人形暗影,光影后飘着虚渺的光带。房东三叔张口欲喊,却怎么都无法发出声来,眼瞪瞪地看着光影扑面而至,顿感脑袋被重重地一压……

一夜未归的房东三叔,令房东三婶心急如焚。天刚翻出鱼肚白,她便唤起几个儿女,匆忙出门寻找。结果,大家在乱葬岗的坡底,看见了熟睡中房东。带泥的犁头压在房东三叔的大腿上,他手中还拽着牛绳,牛在一旁曲腿卧着,嘴中不停地嚼着不知何时反储出来的野草。大家拼命地摇晃和叫喊着房东三叔,人被叫醒了,急问之下,房东三叔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一个人睡在土丘下。

惊魂未定,大家发现房东的半边脸肿得很大。后来他看过好多个医生,谁也说不出是什么病因,也不知道怎么治疗。最后,还是村里的一个黄道医生,拔了几根自己家中的公鸡尾羽煮了一锅水,然后用鸡尾蘸着那水擦在三叔的脸上,才使得半边脸恢复原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29578
帖子
570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40
威望
40
金钱
14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4-12-10
675#
发表于 2010-6-2 15:2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五三零一八:

可怜的老太婆fficeffice\" />

在我读小学时,上学经过有条小村,靠路边有间房子,主人姓吴,是本村人,他的老婆是改嫁来的,老婆来时并带上原家婆一起来(她家婆的唯一儿子死了,上无亲,下无邻,媳妇只好把她带来)。老太婆到了新家后,不但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而且受尽了这个家人的打骂。特别是主人的父亲,更加凶恶,基本上每天都打骂。村里有人对他说:“你骂她那么凶狠,她很快就给你骂死了” ,那位主人的父亲说:“她死后我挖个坑把她埋掉就算了,还想对她怎样” 。其实讲的话更加恶毒,只不过我不能写在这里。

这位老太婆年已七十多岁,长得瘦瘦的,腰已经弯曲了。叫什么名子已经忘记了,原是本公社的某某村人,十六. 七岁就嫁人,三十多岁就守寡,人生非常多的磨难。老太婆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路边坐着,手里拿着附助走路的小木棍。见到我们这些小学生回来,就和我们诉起苦来,讲得最多的是主人的父亲,怎么对她的恶毒,每次和我们说话都是泪流满面。在恶劣的环境下过日子,老太婆的身体白渐俞下。几年后老太婆就病死了,她死后老太婆的娘家来人干涉,主人家才得体地处理了后事。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人们进入梦香的时分,天突然下着大雨,一个打雷响,把主人的父亲住的房顶打开了个大洞,雨水马上从洞口进来,他被特响的雷声惊醒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跑到大厅房那里。又有一次白天他挑着猪饲料回家走在路上时,一声雷响把他打得东歪西倒,挑的饲料也全部倒在地上,村里的人都说他过去对那个老太婆太狠了,现在就受到惩罚了,真是老天有眼啊。之后这家主人的父亲就很怕雷响了。

无独有遇,在我村有位老太婆,她的媳妇对她也是很恶毒,几年后老太婆就死了。死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约二十一时,天下着大雨,她的媳妇正在家洗澡时,突然一声雷响,当时的雷很响,那时我也在家,好象雷声简直就在我家门口一样,我在家都被雷声都受到了惊吓。后来听说我村许多人都被这雷声惊吓了,还有些村民带着雨具出来问。一会传来说某某(原老太婆)家的房子被雷公打烂了,据说那时正在洗澡的媳妇也被雷惊动了一下,把她吓得要命,赶快跑回房间穿上衣服。被雷公打烂的厅房顶,这个厅当晚就遭到大雨淋了。当时就有村民说:“可能是老太婆报复来了”。那时发生在我村的雷声,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现仍记忆犹新。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前人总结出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实践得出来的。也可告诉后人听,做人就有善心,不要恶心,特别对待老人更应如此,否则老天是有眼的,早晚会报复的。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0-1-22 19:33:44 编辑过]

五三零一八:

可怜的老太婆

在我读小学时,上学经过有条小村,靠路边有间房子,主人姓吴,是本村人,他的老婆是改嫁来的,老婆来时并带上原家婆一起来(她家婆的唯一儿子死了,上无亲,下无邻,媳妇只好把她带来)。老太婆到了新家后,不但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而且受尽了这个家人的打骂。特别是主人的父亲,更加凶恶,基本上每天都打骂。村里有人对他说:“你骂她那么凶狠,她很快就给你骂死了” ,那位主人的父亲说:“她死后我挖个坑把她埋掉就算了,还想对她怎样” 。其实讲的话更加恶毒,只不过我不能写在这里。

这位老太婆年已七十多岁,长得瘦瘦的,腰已经弯曲了。叫什么名子已经忘记了,原是本公社的某某村人,十六. 七岁就嫁人,三十多岁就守寡,人生非常多的磨难。老太婆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路边坐着,手里拿着附助走路的小木棍。见到我们这些小学生回来,就和我们诉起苦来,讲得最多的是主人的父亲,怎么对她的恶毒,每次和我们说话都是泪流满面。在恶劣的环境下过日子,老太婆的身体白渐俞下。几年后老太婆就病死了,她死后老太婆的娘家来人干涉,主人家才得体地处理了后事。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人们进入梦香的时分,天突然下着大雨,一个打雷响,把主人的父亲住的房顶打开了个大洞,雨水马上从洞口进来,他被特响的雷声惊醒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跑到大厅房那里。又有一次白天他挑着猪饲料回家走在路上时,一声雷响把他打得东歪西倒,挑的饲料也全部倒在地上,村里的人都说他过去对那个老太婆太狠了,现在就受到惩罚了,真是老天有眼啊。之后这家主人的父亲就很怕雷响了。

无独有遇,在我村有位老太婆,她的媳妇对她也是很恶毒,几年后老太婆就死了。死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约二十一时,天下着大雨,她的媳妇正在家洗澡时,突然一声雷响,当时的雷很响,那时我也在家,好象雷声简直就在我家门口一样,我在家都被雷声都受到了惊吓。后来听说我村许多人都被这雷声惊吓了,还有些村民带着雨具出来问。一会传来说某某(原老太婆)家的房子被雷公打烂了,据说那时正在洗澡的媳妇也被雷惊动了一下,把她吓得要命,赶快跑回房间穿上衣服。被雷公打烂的厅房顶,这个厅当晚就遭到大雨淋了。当时就有村民说:“可能是老太婆报复来了”。那时发生在我村的雷声,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现仍记忆犹新。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前人总结出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实践得出来的。也可告诉后人听,做人就有善心,不要恶心,特别对待老人更应如此,否则老天是有眼的,早晚会报复的。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0-1-22 19:33:44 编辑过]

五三零一八:

可怜的老太婆

在我读小学时,上学经过有条小村,靠路边有间房子,主人姓吴,是本村人,他的老婆是改嫁来的,老婆来时并带上原家婆一起来(她家婆的唯一儿子死了,上无亲,下无邻,媳妇只好把她带来)。老太婆到了新家后,不但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而且受尽了这个家人的打骂。特别是主人的父亲,更加凶恶,基本上每天都打骂。村里有人对他说:“你骂她那么凶狠,她很快就给你骂死了” ,那位主人的父亲说:“她死后我挖个坑把她埋掉就算了,还想对她怎样” 。其实讲的话更加恶毒,只不过我不能写在这里。

这位老太婆年已七十多岁,长得瘦瘦的,腰已经弯曲了。叫什么名子已经忘记了,原是本公社的某某村人,十六. 七岁就嫁人,三十多岁就守寡,人生非常多的磨难。老太婆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路边坐着,手里拿着附助走路的小木棍。见到我们这些小学生回来,就和我们诉起苦来,讲得最多的是主人的父亲,怎么对她的恶毒,每次和我们说话都是泪流满面。在恶劣的环境下过日子,老太婆的身体白渐俞下。几年后老太婆就病死了,她死后老太婆的娘家来人干涉,主人家才得体地处理了后事。

一年后的一个晚上,人们进入梦香的时分,天突然下着大雨,一个打雷响,把主人的父亲住的房顶打开了个大洞,雨水马上从洞口进来,他被特响的雷声惊醒后,吓得不知所措,只好跑到大厅房那里。又有一次白天他挑着猪饲料回家走在路上时,一声雷响把他打得东歪西倒,挑的饲料也全部倒在地上,村里的人都说他过去对那个老太婆太狠了,现在就受到惩罚了,真是老天有眼啊。之后这家主人的父亲就很怕雷响了。

无独有遇,在我村有位老太婆,她的媳妇对她也是很恶毒,几年后老太婆就死了。死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约二十一时,天下着大雨,她的媳妇正在家洗澡时,突然一声雷响,当时的雷很响,那时我也在家,好象雷声简直就在我家门口一样,我在家都被雷声都受到了惊吓。后来听说我村许多人都被这雷声惊吓了,还有些村民带着雨具出来问。一会传来说某某(原老太婆)家的房子被雷公打烂了,据说那时正在洗澡的媳妇也被雷惊动了一下,把她吓得要命,赶快跑回房间穿上衣服。被雷公打烂的厅房顶,这个厅当晚就遭到大雨淋了。当时就有村民说:“可能是老太婆报复来了”。那时发生在我村的雷声,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现仍记忆犹新。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前人总结出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实践得出来的。也可告诉后人听,做人就有善心,不要恶心,特别对待老人更应如此,否则老天是有眼的,早晚会报复的。

[此帖子已被 五三零一八 在 2010-1-22 19:33:4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676#
发表于 2010-6-2 15:2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忘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29578
帖子
570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40
威望
40
金钱
14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4-12-10
677#
发表于 2010-6-2 15:2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鹿桥依梦:

今早一上班,手机响起集合号,显示:“勇者无畏老杨” 来电。他告诉我,看了我们和老师的照片,他猜哪个是我,结果,他猜对了。我们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彼此好像很熟悉,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情结。fficeffice\" />

我告诉他,前几天见了一位也是41122师的战友老陈,那年他已经是连级干部了。说起当年,说起牺牲的战友,他依然是热泪盈眶,几次哽咽着停顿,无法说下去。他写了一篇回忆杨伟明的文章,声情并茂,让杨伟明烈士的形象在我们的面前变得生动起来,非常感人。

其实,在上个月,贝拉网友已经在她的帖子里转贴过。

但应老杨的要求,我还是把文章再贴在这里,再看一次。

<我的兄弟叫水牛> 作者41122师老陈

我是在初二刚开学的时候认识他的。相识非常必然,因为他们家和我们家就住对门。

那天是周末,我从学校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上到二楼,只见楼梯上坐着一个人,正借着昏暗的梯灯看小人书(连环画),年龄和我相仿。不认识。我也不好搭话,边敲门边想,这人怎么在这儿看书,这么暗的灯,还挡道。

他见我敲门,赶紧站起来,掏出一样东西递给我,说:“月斯。”(确实是这个发音)

“什么?”我没听懂,一看是钥匙,接过加道谢。他对我笑笑,转身进了对门。我这才知道他住杨吕叔叔家。亲戚?孩子?这是什么口音?

家人回来后我才知道,警司今晚有电影,爸妈带着我哥、妹看电影去了,将钥匙请他转交我。他是杨叔叔的儿子,冬青的哥哥,从小在山西太原长大,(从此我记住了山西话说钥匙是这种发音),现在来广州上中学。

这是我和他见的第一面。

很快我便知道,他叫杨伟明,比我小一年。现在八一中学上初一。

虽然住对门,但由于不在一间学校,且又是住读,有时一个星期也不一定回来一次,见面机会很少。不过总还是能见到的。后来我曾问过他,你拿着钥匙(月斯)等我,可以坐在你家等,干嘛坐楼梯口?多难受。他说怕不能及时发现我,害我进不了家门。我说那你可以把家门打开,我一上来你不就看到了吗。他说那也不保险,再说他还看着小人书哪,还是坐楼梯稳当。(难怪还要挡着道)我顿时心生好感:真能替别人着想,实在人啊。

我后来还知道他有个爱好,喜欢看小人书。他说他最喜欢小人书。我曾故意吓唬他:“你最喜欢小人书?那毛主席的书呢!”他还真被我吓住了(那时候说错话可是要上纲上线的大件事),憋了半天才说:“毛主席的书我最、最喜欢,两个最!”

看他这憨劲儿。

和他熟悉起来是在1968年复课闹革命的时候。按照就近分配的原则,我们和警司、空司这一片的孩子都被分到五十五中,就是现在的执信中学。文革前叫执信女中,文革初期她们自己改名叫红女中。文革时大破“四旧”,自然要破除男女分校的封建残余,实行男**校。从那时起,所谓的女中就不复存在了。不过由于是女中的底子,自然还是女生多男生少,开始时一个班男生不过六七个,有些势单力薄。想必杨伟明知道这一点,可能是怕报到时有些不好意思,便约上住对门的我一起去。

我们骑着单车进了校门,远远就见大树下贴着一张大红纸写的布告,一群人正在围观。我们自然也凑上去瞻望一下,内容大体是说:好消息,学校现有大量卫生纸供应,需要者可到总务处购买,质优价廉云云----,我还没看完呢,只听他啊呀一声,扭头就跑,站得远远的,还一个劲叫我别看了。我莫名其妙,过去问他怎么啦?他左顾右盼一番才说,这种东西你怎么还看呢!你没看见,都是女生在看嘛!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切!看把你吓的,学校能贴我还不能看啦!真没看出来呀,你知道的还不少!

杨伟明还没算完,骑上单车就要走。我喊住他:还没报到哪!他扔下一句:我不报了。人就没影了。

我就不明白,不就卫生纸那点儿事儿嘛,至于这么大反应吗。你不报我可得报,这可是美女如云的地方啊。

这就是憨到家了的杨伟明。

那时小孩儿之间很兴互相起外号,特别是有些特点的。杨伟明在男孩里应该算是长得很漂亮的了,高鼻梁,薄嘴唇,眼睛又圆又亮,双眼皮,还是双的很漂亮的那种,特好看,用现在的时髦话叫帅哥、靓仔(比他爸靓多了)。只是身材有点儿像张靖宇,偏胖。张靖宇的外号叫“肚皮”(发音不能太正,要念:肚迪。这是卡六的首创,他对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杨伟明的外号叫“水牛”,似乎也顺理成章。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知识产权属顾单儿。

别人的外号多少有点儿挖苦调侃的味道,他的外号我却认为十分贴切,直到他牺牲后,我更加是这么认为。要说外形,只是有点儿像(仅仅是有点儿),主要是性格脾气:为人善良,老实忠厚,没有是非,埋头苦干。这外号,并非形似,乃神似也。

19693月,我们和机关的许多哥儿们一起当兵来到122师,他分到364团,一直干到牺牲,正好十年。

我刚开始是和江流、纪南翔、杨中华等人分到军直高炮团。我和江流一个连,在广西东兴县的中越边境蹲了半年山头,19698月归建才回到122师,在湛江霞山的港务局守港口,不久又调防到遂溪县守空二师的机场。我们离364团当时的驻地调顺岛还远着呢,平时和他见一次面也不容易,他的消息也不多,偶有情况传来,不外乎是干得不错等等,总之他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类型。

有关他的事我最有印象的一次是听说他提干了,那时我还当着班长呢。我由衷地认为他这种人在野战军当兵是入对门了。相比那些农村兵,他比他们受的教育多,见识广,有文化,素质高;相比城市兵,他又能吃苦,从不发牢骚(这点在部队基层很重要),身体也棒(要不怎么叫水牛),死做烂做,讷于言而敏于行,整个一老黄牛精神,部队不用他用谁。和他情况相类似的还有赵豫生(空司子弟,我的同学和战友),赵幼林(军区后勤子弟,马铁平的大舅子),偏偏他们全都牺牲了。

我战前最后一次见到他大概是19789月,师里召开师、团、营三级干部会,他来开会,我才知道他已提副营长了。当时我已调到师政治部,是会议工作人员,正在合流的招待所准备会议文件,突然听到背后一声断喝:“友恒!”接着肩膀被猛击一掌,有些眼冒金星,回头一看:“水牛!”我们都高兴坏了。

他告诉我他已从桂林步校毕业,刚结婚,老婆是在步校时抠到的,校医务室的护士,叫李凤芝(音)。小俩口蜜月到北京看望了他爸爸(杨叔叔当时在部里办学习班),他爸还送了块表给他做结婚礼物。我欣赏了一下,挺漂亮。(这块表还有一些话题,以后说。)我很羡慕,说你小子真够可以哈,不吭不哈的把什么事儿都办完了。学也上了,家也成了,业也立了。他是我们这帮人中第一个提干,第一个提副营,又是第一个结婚的。(就我所知)

不过他讲得最多的,还是刚才在来的路上,一个大雷如何把他们一车人吓得半死(湛江是高雷区),他又是如何的会避雷,别人又是如何的害怕。他叙述的不是很流畅,却也绘声绘色,没完没了。我静静地听着,觉得这屁大点儿的事他讲起来竟还这么有兴致,真像是还没长大,还那么纯真憨厚,一点儿没变。

没想到这次竟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他的蜜月也成了绝唱。

一个多月后,部队就接到了开拔的命令,奔赴广西的中越边境。

我们师部署在靖西、那坡一线。我们的正面是越南的高平省,有越军的一个正规师(番号我忘了)。我师的任务是,正面攻击,打通和控制平(平孟)高(高平)公路,配合兄弟部队,合围越南的高平,吃掉这个师及沿线的公安屯部队,狠狠教训一下这帮狗杂碎。

我们师的主要作战方向有两个:一个在靖西县的孟麻镇,这是主攻方向。这里高山峻岭,无一条像样的公路,全是山间小道,部队行动艰难,越军兵力也单薄。一个在那坡县的平孟镇,是佯攻方向。这里的平—高公路是越南高平省连接我师战区范围内唯一一条等级公路,肯定是越军布防的主要方向。

避实击虚,这是常识。以次要兵力吸引越军主力,以主要兵力迂回越军侧翼,出其不意,聚而歼之。这个方案战后看没有错,问题在于没有贯彻到底,中间出了岔子。

364团作为我师的主力团,自然部署在孟麻,并从365团拆了一个营过来,加强给364,(就是方潮所在的那个营)。平孟方向只留365的两个营(就是盛鲁湘他们,部队平时训练极少,擅长种水稻)。反正是打佯攻,没指望他们能打出什么辉煌战果来,就算是战损过半对全师也不会伤筋动骨,只要能牵制住越军的部分兵力即可。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摆不上台面。正面说法是给部队打翻身仗的机会。不过咱心里明白,我要是领导也会这么干。365团自从兵败东山岛后,几十年来一直坐冷板凳,从无做过全训部队,以搞生产为主,直到撤编也没翻过身来。

师的预备队是366团,摆在364的侧后,靠近与42军的结合部,随时支援主攻方向,兼顾对42军的呼应。我师作战的根本目的,是从正面压迫越军,掩护121(念井方向)和124(水口方向)两个师对高平的迂回穿插,完成对高平的合围。(这可是广州军区的两支拳头部队,战前全是甲种师,是军区的看家老底)。123师是我们军的预备队,只在龙口方向做小纵深穿插,目的也是牵制越军,同时屏护42军侧翼,为大纵深穿插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就是我在临战前对我师及友邻部队总体态势大致上的了解。

师机关分成了三部分,即前进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我在师基指,理所当然地摆在孟麻,跟在364后面。214号进入出发阵地后,我知道杨伟明、赵幼林他们离我并不远,就在前方一个叫弄尧的小村子,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左右。

15号晚上正式向我们传达作战方案。我们这些“瞎参谋乱干事”并无对方案进行讨论的职责,听着就是。方案要求,17号凌晨全线发起攻击,当晚一线部队必须推进到高平城下,完全控制平—高公路。还说我们师基指争取到高平城里吃晚饭。(信心爆棚)。

高平市(GAOBANG)是越南高平省的省会,距边境线大约60公里。我不是军事干部,不过基本常识还是有的。野营拉练我们年年搞,光靠两条腿,就是敞开大路让你走,全副武装一天能走多少公里谁不知道?更何况还有作战行动呢,能行吗?我感觉这有点儿像做梦娶媳妇儿。当时就听得我们面面相觑。

我并不具备评论领导作战指挥水平的资格,但我至今还是认为(不知是否有些片面),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直接导致了朔江战斗初期的失利,包括杨伟明和赵幼林的牺牲。

我之所以要介绍上述这么多情况,是为了回应战后对杨伟明某些的议论。

17号凌晨,作战如期展开。当晚看战情通报,情况糟糕。进展最好的部队,才向前推进了几百米,有些部队甚至又退回到早上的出发位置,与原来的预想相去甚远。第二天依然前进缓慢,已开始影响到了穿插的部队,给养供不上去,伤员运不下来。左邻右舍都在指望着这条公路,军里督促的电报接二连三(军区给军的压力更大),我甚至看到一份电报,意思是要用预备队(123师)把我们换下来。口气很是挖苦。这可是奇耻大辱啊!前指和基指都沉不住气了,19号晚上连夜调整部署,命令364团二营改变原来迂回攻击的任务,沿平孟至高平的公路直插朔江,死活必须于20号拿下这座县城。

如果能达成这个目的,当然很理想。占领朔江,起码可以保证这十几公里的公路畅通无阻,穿插部队立马脱困。更可以给越军的防御造成极大压力,甚至全线崩溃。高!实在是高!

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认为错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营是364的主力,“水牛”正是该营的副营长。反击战开始时并不是他们打头阵,而是配属过来的365团三营先上去撕口子,和越军死磕(所以方潮他们这帮战友老是发牢骚说,他们是行又行先,死又死先,企又企两边—平时靠边站,战时打头阵,早死早完事儿)。可能这也是他们全营官兵(后因大裁军早就全部转业、退伍了)现在特别团结的主要原因。不过这样的部署无疑是正确的,主力要用到关键时刻。

现在可是生死关头了,主力不上谁上!我军有个传统,战时各级指挥员的副职要向下配属一级,加强主要方向的力量。四连是二营的尖刀连,又是“水牛”的老连队,当晚就由他带领这把尖刀沿着平—高公路直插朔江。营部紧跟在后面,该团有个副政委(姓什么我忘了)加强到他们营,也跟在营部。很多情况我就是事后听他说的。

接下来就是我永生忘的日子——1979320日。

未完待续

[此帖子已被 鹿桥依梦 在 2010-1-27 10:02:5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678#
发表于 2010-6-2 15: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忘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8206
帖子
150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164
威望
164
金钱
234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7-6-30
679#
发表于 2010-6-2 15:3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农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29578
帖子
570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40
威望
40
金钱
149 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14-12-10
680#
发表于 2010-6-2 15:3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回复主题

还有20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12 12:44 , Processed in 0.1239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