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落子 曾聆听过武鸿凤武安平调的地方,俗语说得好:能叫荒那二亩地儿,不能不看武鸿凤儿。足见武安平调落子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武鸿凤:地方戏种武安落子的著名旦角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传统剧目有100余个,多是民间小戏,如《借髢髢》、《端花》、《劝九红》、《跑沙滩》、《吕蒙正赶斋》、《老少**》、《小过年》、《借当》、《蓝桥会》、《何文秀》、《王小赶脚》、《闹驴》、《跪花厅》、《闹书房》、《机房训子》、《大上吊》、《顶灯》、《安安送米》等。名演员有任耀华、魏洪昌、李魁元、武鸿凤等。《端花》已摄制成影片。 武安落子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武安方言与曲调结合非常紧密,保留有大批的入声字。悲腔和哭迷子的哭唱,声调高亢,起落也大,颇类当地办丧事时妇女的哭腔。流水板则如从容不迫的日常叙话,亲切自然。 武安平调落子影响深远,与宁海平调、通化落子、上党落子、内黄落子等声腔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其主要乐器二弦、轧琴在全国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武安平调落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吕蒙正赶斋》 言刘丞相之女瑞莲,飘彩择婿,彩球打中贫郎吕蒙正。刘欲退婚。女不允,被赶出府来,随蒙正寒窑成婚。一日,蒙正讨饭归来,见寒窑之内米面俱全,疑妻不贞,夫妻戏谑一番。瑞莲讲明乃慈母派丫环送来。言归于好。 《跑驴》 表现在初春时节,小两口去走亲戚,妻子抱着小孩骑在毛驴上,丈夫在旁赶驴。倔强的小毛驴一会儿放步快跑,一会儿又磨蹭着停步不前,好像故意和主人在开玩笑。丈夫打它一鞭子,它却回敬他一蹶子,正好踢在他的屁股上……好不容易,小毛驴才又起步,欢快地在田野上奔跑。突然,小毛驴陷入了泥坑卧下不起。丈夫用前拉、后推、打赶等各种办法,都不能使小毛驴脱出困境。丈夫寻视四周,见不远处有位青年农民在大田里劳动。这位农民发现毛驴陷入泥坑后,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前来帮忙。一个在前拉,一个在后推,才把小毛驴拖出了泥坑。夫妻二人谢过青年农民后,又欢欢喜喜地上路了。
[此帖子已被 离歌 在 2010-10-4 20:47:1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