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周日,多云。大本营飞雁队17名骑行魏县前大磨乡泊村了解“蛟龙宫”的文化底蕴! 参加活动有:张宏丽、王志雄、张军长、徐师傅、钢琴家教、行路人、阿庆嫂、思雨、李爱敏、勤务兵、友谊、赵东海、骑驴看天下、静、骑驴仙圣、谁与争锋、王师傅,共17名骑友。 路线:邯郸——S212——临漳——S316——院堡乡——西薛村——西王庄——破井村——大磨乡——泊村。 单程:约65公里。 魏县泊村“蛟龙宫”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前两年就得知此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今年又蠢蠢欲动,想探个究竟,了去心愿,所致今日相约共同前往。 活动临行前我们与大磨乡政府取得联系……。当我队员到达前大磨乡时得到乡政府申清良书记大力支持!亲自安排政府主抓组织工作的闫干事安排此项活动,非常感动!! 安排组织过程中又得到泊村刘支书、两位姓王(其中一位叫王红元)的“蛟龙宫”管理员热情接待。 据王红元管理员介绍说:先说“泊村”,泊村是有“四个会” 所组成:一是恩善会;二是和顺会;三是公议会;四是乐善会。这四个会的第一个字,即:“恩、和、公、乐”是当年乾隆下江南到此,据此民风和村况所题写,延续至今。“四会”共有7000余口人。朴实可敬! “蛟龙宫”占地面积20多亩,主殿供蛟龙爷,右侧为龙母殿。主殿台阶下前方建有五角龙亭,墙外有蛟龙井、一颗罕见百年杜梨树等组成。 “蛟龙宫” 的地宫为蛟龙洞一般不开放,只有重大庙会和上级来访时才打启!墙外龙头为洞口沿着五角龙亭——蛟龙爷主殿——龙母殿——墙外出口(龙尾),地宫呈“U字型”设计,风格独特。地宫内有:天河桥、百兽洞、取水亭、龙宫、地狱等设施。 “蛟龙宫”年代久远,岁月变迁损坏严重失修,有待进一步完善。据介绍说:中央文化部部长、水利部部长等上级领导专程来过此地考察研究。 还据传说:“在上古时代,古黄河流经魏县。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安居乐业。不料,美丽富饶的景象却引来修炼万年的鳖精。鳖精带领虾兵鳖将强占魏县后,餐食童男童女,危害百姓,而且大旱三年,使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终日祈祷,惊动天庭。玉皇大帝派他最宠爱的娇儿——天龙下凡魏县泊儿村白龙潭捉拿鳖精,鳖精把仇记恨于老百姓,使动魔法,水淹魏县城,天龙闻讯,即令其九弟神龟下凡助阵,神龟钻进魏县城下,驮起了县城。于是水涨城涨,保住了全城百姓,直至鳖精魔法使尽,被天龙抓回天庭。此后,魏县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盛世景象。至今,魏县还流传着“北京到南京,魏县两座城。每逢发洪水,水涨城墙升。”的民谣。 此后几千年,据说,由于天龙和神龟佑护和赐福,魏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像西汉司隶校尉盖宽饶、北宋开国名将潘美、唐剡国公张公瑾等等。尤其到明代,在朝做官的人更多,有“魏半朝”之称,意在朝廷做官有一半是魏县人。南方才子屡试不第,做不了官,又嫉妒又气愤,就让风水先生到北方看个究竟。当风水先生看到神龟驮城的魏县这块宝地争夺了他们的风水,阻塞了仕途,就暗搞破坏,下黑心设法毁掉它。他以保魏县城免遭水灾为由,游说县令杨琪,在城四角钻了四口大井,而这四口大井恰好钉在了神龟的四爪上。到了清朝中朝,漳河发大水,由于神龟被琐,四爪动弹不得,驮不起城,致使魏县县城被洪水淹没。魏县从此废置,并入大名。1940年6月恢复建制。但这一美好而神奇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在返回途中又游览了大磨乡境内的“佛光寺”,该寺正在建设、完善之中! 感谢徐师傅、王师傅参加这次活动!欢迎继续同行! 谢谢队员刁小三专程前往矿院送行!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5-31 10:03:1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