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三台 废址唏嘘(代蒲师傅帖) 2011-08-05
邺城逶迤三台前,驱驴早就云烟深。 铜雀桥固二乔晚,朦胧荆棘一客吟。 自古漳边多寒树,苍梧山门看不足。 胡笳曾响楼阁间,姬妾玲珑玉指攀。
冠盖骢马凭列侯,怅尘事矣返柴扉。 来往驿使早已断,荒台枯草音信绝。
余剩古陇生青苔,时有驴行门外辙。
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历史上的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由南到北而建。肆虐的漳河水冲垮堤坝,将铜雀台、冰井台一并卷走。这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事。曾经在曹操手中煊赫的数百间建筑成为残砖剩瓦,冲刷现仅见废墟金凤台台基铜雀台部分台基。据史书记载,金凤台高8丈,有屋135间。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高12米。尚有文昌阁等建筑及历代名碑等。不远处一座高约二三米,南北长约二三十米荒丘才是铜雀台遗迹。东汉末年始建的三台,是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主要建筑,是三国曹魏最重要建筑物和风骨铮铮的“建安文学”的发祥地。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这里生活了一十六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主台铜雀台为曹操在建安15年(公元21年)所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是曹操与文人墨客宴饮赋诗的地方,也是兵家战略要地。公元556年,北齐高欢征发工匠27万大修南城、三台宫殿,修了3年才完成,此后历经隋、唐、宋无多大变动。如没战火及洪水是何等壮观!现存三台遗址剩有部分清代以来的建筑,历代文人题咏碑刻甚多。 谁仔细阅读了那碑上的文字,谁感受了穿越历史岁月的信息,谁为历史兴亡感叹,谁去为其拂去尘埃.........我没时间,如果我独自我会。
上次去三台,是匆匆而观,再一次去是采摘西葫芦的季节。这次却见青纱帐能遮蔽千军万马,浩瀚的绿色海洋,从农场农林路经过能嗅到玉米穗的味道。岁月的一页已经微微翻转了。十五驴在蒲师傅的带领下,一路顺风来三台。雾中的邯郸一直不散,这个天气骑行真好。参观毕才十点。去磁州窑博物馆刚刚闭馆,到鼓楼,分别进餐。后飞奔溢泉湖。回到南湖桥四点半。
|
路程逾百公里。 系驴三台下,古苔阴凉浓。 徘徊余兴在,往来不违心。 门庭依珍木,挥手日边树。 [此帖子已被 沁园春雪 在 2011-8-6 18:30:5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