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老鸦峪碉楼 前言:近几年山西的大院文化一度成为人们访古的首选,这首先要归功于张艺谋的一部电影,其次要感谢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张艺谋的那部电影我没有看,我是在读了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之后动身去往山西的。走了平遥,逛了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等等,被山西保存完好的大院建筑和大院文化怔得一愣还一愣。一是惊叹大院建筑自身表露出的内在的文化符号,再是惊叹山西为什么能保留下如此众多的古建筑?相信中国各地在古代类似山西的地主庄园建筑会有很多,但大多在"破四旧"的年代被毁之一旦,而山西似乎是个特例!从山西回来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我所居住的彭城也是一个号称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而现在,即便早几年也找不到一座像样的古宅。彭城繁盛时期的商业往来不亚于平遥的金融街,大的窑主的个人资产也是相当丰厚,九十年代初,我曾在峰峰矿区人民医院建筑工地发掘过一座明代的墓葬,墓主人龙潭李公便是个大窑主,墓碑上清楚地记载,居住在彭城的李龙谭,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置陶冶五十余处,庄房八百余间,田园千有余亩"。这是一个令人惊乍的数字。其发展规模要远超一般的晋商。遗憾的是,遍寻彭城也找不到一间李龙潭的老宅,其后人也不知散落到哪里去了。一个本应该在磁州窑文化史上留下一页痕迹的"企业明星",不知什么时候被历史尘封了去,无人知晓。 我曾为家乡没有一处像样的古宅而郁闷了很久。今年春后,我又与朋友谈到了这个问题。朋友向我介绍说界城的老鸦峪还有一座老宅,保存的基本完好,于是我拿起相机匆匆赶往老鸦峪。 老鸦峪位于邯郸市西南的峰峰矿区界城镇,与古镇彭城相距不足6里。老鸦峪村地处丘陵腹地,相传清代初期有王姓从河南迁此定居,当时村民居住在一个山凹处,故名"老凹峪"。山沟里溪水清澈,四季不绝,村子周围山林茂密,郁郁葱葱,常有乌鸦落栖,于是村名逐渐演变成了老鸦峪,并一直延续至今。后随着人口的发展又逐步分化出东老鸦峪和西老鸦峪两个村落。老鸦峪现在的居民已达700余户,依然以王姓居多。 老鸦峪的老宅建筑便是王氏宗族遗留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院落。现在保存有完整的院落8座,中轴线上四进,南北各二进院落,大小房间100多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与一般的民居不同,这座王家大院为坐西朝东走向,建筑格局自东向西逐步抬高。这可能与这里的地势有关,王家大院的宅前为小河沟,宅后居高处为山岭的峰头,四周也被丘陵环抱,是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可见王氏宗族在选择宅地时,是经过认真筹划的。王家大院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九间楼"、"五间楼"、"八角楼"等,此外还有防御楼、会客房、书房、佣居房、牲口房、碾坊、羊圈、元宝洞等建筑。这些建筑的年代大多是在晚清和民国时期。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是以“九间楼”为中轴线,现在在中轴线上保留有四进院落,据王氏后裔王耀书讲,其祖王兆祥最早对宅院的设计是想把这座大院建设成为“九门相照”的传统格局。但在建设过程中,门前的一户居民坚决不转让地皮,所以没有建成。据说当时王兆祥为了收买门前这户邻家的宅第,专门派说客去说服。大概是看不惯暴发起来的王氏家族的气焰,这户人家对说客苛刻地说,王家要想买这块地就用元宝来丈量,元宝铺到那里,地皮就可以卖到那里,实际是想难为王兆祥。但财大气粗的王兆祥听说后却非常高兴,反问这户人家用元宝铺地是单层还是双层?这户人家恼羞成怒,愤愤地抛给王家一句话,用十个乡的财富来换这块宅第也不卖,王家最终没有得到这块地。王兆祥自此之后也被人们称为“十乡换”。王家大院九门相照的设计自此也就无法实现。目前这块没有被“十乡换”收买成的宅院仍然横在九间楼的中轴线上。 “有钱难买我不卖”。“九间楼”九门相照的建筑格局终究没有实现。于是王家便开始重新构划大院的布局。中轴线上的发展在建设成九间楼的四合院后,又在前方完成了第二进院落。并跳过那户人家的宅院,在其前方又建设了一座四合院,中轴线上的建筑发展便草草收场了。 但处心积虑的王家并没有就此打住,其后王家大院的建设开始向左右两侧发展,首先在九间楼的北侧又盖起了“五间楼”院。五间楼虽不及九间楼气派,但仍然可以显示出王家的财富。五间楼为两进院落。其门楼的设计甚为讲究,其外形为八个角,当地人把他叫做“八角楼”,据王家后裔讲,五间楼院落和八角楼的设计师出自本门的王心铨。王心铨是“十乡换”的孙子,字东生,是国子监太学生。八角楼的建造大概在民国十九年前后,此时,国子监早于被取消了25年,告老还乡的太学生王心铨和儿子王恩树一起居住,身为磁县保安团团长的王恩树借父亲的才华,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保安团团长的武装防御意识。八角楼实际就是一座专业的军事防御炮楼。九间楼院与五间楼院之间仅隔两米多,两座院子的沟通,极其巧妙借用了中国建筑的拱券形式,在两院之间建造了一个三通式的拱券阁楼,形成了院与院之间既有内部的便利沟通也有外部的便利沟通,也使两个院落连成了一体。同时,位于两个院子东北向的雄伟的八角形大院门楼也弥补九间楼中轴线上只有深宅没有豪门的缺憾,其设计可谓别具匠心。 九间楼的南侧也有两进院落,均为瓦房而没有楼宇建筑,据说是王家的丫鬟佣人居住的地方。 这样王家大院的布局就形成了以九间楼为中线,南北并行的三座院子,从而在建筑的空间结构上,自北向南构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王”字形。这个“王”字形的院落结构,从明里暗示了大院主人的“王”名号,暗里却预示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也是将建筑物布置成一个王字,山西的民俗专家在解释这种结构时认为,王字形建筑布局“符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董仲舒在解释“王”字时讲:“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贵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王家姓氏与儒家思想在王氏大院中巧妙揉合一起,可谓是抢占天时地利人和之杰作了。 也有人说,王字形的建筑布局,显露出了王家“占山为王,不可一世”的心理。这种说法并非捕风捉影。 在旧时的封建社会,对建筑的等级要求非常严格。清代以来虽然对民居建筑的限制有所放松。但不管是寺院建筑还是民居尚未发现有敢于挑战皇权的建筑。山西票号兴起后,山西大院的规模上了一个新的档次,同治年间平遥票号财东侯殿元修建厂7间7檩的豪华住宅兼商号,这样的民居清代以前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建筑超大规模的住宅群,被视作对皇权的挑战,此后候殿元也因其修建豪华宅第而获罪。我们今天看到的山西大院,正堂最多不过5间,然而居室主人为了显示其富有,大多早在5间或3间的基地上,向高空发展,修建2层以上的广厦阁楼。这些建筑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道特别的人文景观。晋中保存完好且形成相当规模的祁县乔家、祁县渠家、太谷曹家以及灵石王家4个大院,以及榆次车辋村未修复的常家一条街,正房都不超过5间,楼高2至4层不等,就是对这种建筑制度的诠释。而在偏僻的临县碛口西湾村这个昔日水陆物资汇集处的清代陈氏民居,在交通较为便利的阳泉官沟张家大院,这类依山建势的城堡建筑中,也充分体现了正房不得超过5间的建筑规格。而老鸦峪的王家大院却把破土动工的第一座正房首先建成了九间的大房。“九间”,这个在清代只有皇宫内廷才可以使用的建筑数字,却堂儿皇之地落成在了老鸦峪这样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店。是王家想显示自己的富有?还是王家有另外的什么企图,文字的缺失我们已经无法查证无法考究。但这座作为承载“十乡换”思想的九间楼,至今仍然孤立地耸立在满是桐花的老鸦峪。 事实上,王家从九间楼落成的第一天开始,便也意识到自己张扬的错误。在这个连砖瓦房都不多见的小乡村,一座青砖灰瓦、用料上乘、做工考究、九间两层的广厦多么扎眼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就难怪“十乡换”碰到“有钱难买我不卖”的那一鼻子灰,最后导致无法完成九门相照的建筑布局。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十乡换”的想法因为远远凌驾于乡民之上,打破了当时当地的民俗民风,也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文明几千年的残留意识。这些举动对乡民的震撼要远远超过九间楼的视觉震撼。这也就造成了“十乡换”的举步维艰的尴尬。 “十乡换”的儿子王三才是个武举人,后人们根据他的住宅前面有上马石,而确定的他的身份。王三才的院落就安置在九间楼的前面。出王三才的大门便是“十乡换”没有收买回来的那户人家的房子,现在还仍然傲视在王家大院的门前方。王三才对王家大院的发展没有很大的建树,但此时的王家已经意识到仅有财富和武力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成为令人尊敬的乡豪儒绅,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因此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已经很是注重。“十乡换”的孙子王心铨不辱众望,终于在九间楼走向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满腹经论和孔孟之道的王心铨,在国子监接受了完全的皇权教育。回到家乡终于看清楚了九间楼巍峨背影的难堪。于是,决定在九间楼的旁边另起院落,中规中矩的五间楼就此落成,此时的五间楼所表露出来的信息更多地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在五间楼的窗棂上,用木板雕花刻成的“仁义礼智信”的图案至今保留着。除此之外,还有“勤俭”等警示儿孙勤俭持家的“家训”用语。 已经有文化意识的王心铨刻记祖训,更加明白“顺民者畅,逆民者亡”的天下道理。在王家大院的一个大门上,赫然刻下了“惠迪吉”三个大字。“惠迪吉”出自《尚书·大禹谟》。《尚书》云:“惠迪吉,从逆凶”。言顺道则吉,从逆则凶的道理。在《寿康宝鉴·训饬士子戒淫文》中文帝曰:“天道祸淫。其报甚速。人之不畏。梦梦无知。苟行检之不修。即灾殃之立至。嗟尔有众。听予训言。惟惠迪吉”。在弘一大师编述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王心铨显然是在总结了“十乡换”祖辈张扬跋扈的教训之后,很冷静地选择“惠迪吉”来教育后人凡事不可违背民意,顺民达畅的道理。这也正体现了王家大院的精神实质。 经历过清代灭亡的国子监太学生王心铨如此苦费心机的告诫并没有使儿孙理解,也没有达到他预想的目的。王恩树是王心铨的儿子,当时已经是民国的动荡年月。王恩树官居磁县保安团团长,常年从事着贩卖枪火的生意。“八角楼”的建设是王恩树心理反应的典型写照。 “八角楼”南北宽十五米,建于1930年,为两层炮楼式建筑,仅地基就达两米多高。八角楼的外围为八角形,朝院的内侧为一直线。大门设有两道封锁门槲,两道串杠。一层的建筑面积约九十四平米。一层朝西(院里)设有两个窗户三个门,朝外则为双层青砖垒墙。八角楼的北边有楼梯可以上到2楼。楼梯朝北拐角处的围墙上暗设枪眼一个。2层朝外(东)有5个窗户,朝南有一个窗户。突出的八角部位,类似一个岗亭。朝东有一个窗户,东北、东南各有一个窗户,大门正上朝东有一个圆形窗户,每个窗户下个有一个枪眼。每个枪眼距离窗户有半米左右,其上的围墙自然成为了射击者的掩体。枪眼的设计也是别有匠心,呈外小内大的漏斗状。从外看抢眼只有直径约5厘米左右,而内部很大,这样可以使射击者根多旋转角度。2层的北边还有木质楼梯,可以使人上到楼顶料敌。 进八角楼大门正对面为一个砖雕的照壁,这是北方民居常见的做法。但在王家大院很多院落的照壁上却暗藏着机关。照壁正中的砖雕图案里有一个非常隐秘的枪眼,与配房内部相通。不注意观察很难被人发现,而这个枪眼正对着大门通道,侵入者一旦从大门进入,那么很容易将要害部分暴露给射击者,而此间的射程距离不足3米,即便是妇女儿童也很容易把目标击倒。 在王家大院类似这样的防御机关还有很多,九间楼朝南的围墙上也保存着掩体和射击孔。这些可能都是王恩树的杰作,王家大院坚固的象城堡一样,多次有效地击败了临漳土匪的进攻。其军事防御的力量在当时可说是无人能比。但正应了王心铨了“迪吉安”的后一句话“从逆凶”,王恩树最后因犯事坐科被枪毙。任何有背民心和历史的事情,即便有再坚固的堡垒终究也要被摧毁。 王家大院自此走向了彻底的衰落。 附: 王氏宗族迁茔碑记 “始祖讳堂,葬于村西老茔北西茔,始祖位以上失传,不敢妄载。历三世至四世祖讳万钦,迁葬石庙北东山根老茔;历五世至七世祖讳焜,迁葬西老茔西小茔。历二世至我高祖讳兆祥迁葬村东大坡头茔 ,历世至我祖讳三才,迁葬北岭东茔。至我父讳心铨迁葬于此。 中华民国十六年阴历十一月十九日老鸦峪王恩树立” 寅山申向 显考妣 例赠孺人河南林县后拐头山村孙太 国子监大学生王公讳心铨字东生行二府 例赠孺人本县都党村赵太 例赠孺人本县北涧沟高太 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 男王恩树 孙柯樾栋楷 曾孙耀中 奉记 后记:王氏祖辈什么时候从河南迁来的没有确切记载,王氏家族是靠什么起家的也没有确切记载。据村人讲,这座大院的主人叫王兆祥,人送绰号叫“十乡换”。由此看来王家是从王兆祥开始发家的,发家后的王兆祥不仅开始注重对阴宅阳宅的改建,同时也开始注重对儿孙的教育。现在仍然居住在老鸦峪的王耀书是“十乡换”的第5代或第六代嫡人。据王耀书讲,王兆祥的儿子王三才是一名武状元,而王兆祥的孙子王恩树则是国子监的太学生。这种说法不太确切,从迁茔碑记上可以知道,王恩树是王心铨的孩子,是王兆祥的曾孙子。从另一块碑上可以知道,国子监大学生是十王心铨而不是王恩树,王恩树生活的年代国子监早于不存在。 老鸦峪王家大院尚未被开发和保护,由于文献的缺少,对王家大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王家大院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以及军事、建筑、雕刻、民俗等信息还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研究。此篇小文只是笔者初步调查后的一个手记,不足之处还有待方家斧正。 2004年6月28日 于峰峰竹林精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