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砖寨营乡油房村83岁老人薛庆喜,从1947年开始就义务看守100多位烈士墓,至今已有65年,如今虽年事已高,但仍坚守在看护烈士陵墓的岗位上。 老人对当年战争刻骨铭心 油房村烈士墓位于油房村东头,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安葬的烈士均为解放河南省安阳太保至崔家桥战斗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时属刘邓大军,当时安葬约为一百余人,大部分烈士为邯郸市鸡泽、肥乡、广平、邱县、曲周县人,少部分为山东人。 “1947年,在解放安阳的战争时,油坊村是漳河当地唯一河口,是船只的必经之路,因此战争激烈,牺牲人数较多。原来计划把墓地建在苏村,但由于苏村地方小,就把墓地选在了这儿。当时村里有几间房子里面全是准备好的棺材,牺牲一个掩埋一个,牺牲的烈士就掩埋在村东头,一排有十几个、共九排。后有烈士家属来寻遗体,先后迁走20余位,剩下这80多座,一直守到今天。”当时18岁的薛庆喜对那次战争刻骨铭心。 照管烈士墓是良心之举 “我深深记得家是鸡泽县的烈士家属来寻遗体,这位烈士结婚还没过九天就抗战牺牲了,因为他们当地有刚结婚都戴红腰带的风俗,家属通过烈士墓中的红腰带确认了身份,把英烈请回了家。”薛庆喜老人回想起来激动得身体有些发抖,记者赶忙搬来把椅子让老人坐下。 “他们牺牲时才20岁左右,都很年轻啊……烈士拼死战场,人家命都没了,咱给人家照管好坟墓那是做人最起码的良心啊!” 薛庆喜老人说得最多的话是,这些牺牲的烈士都是功臣,没有这些功臣就没有今天这么好的生活。现在生活中那些为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的人和英烈们相比,真是太渺小了。 家住烈士墓附近的村民潘华良告诉我们:“每年清明节,薛庆喜老人都带领着村民给烈士坟添土、祭祀,每年大年三十,他老人家就到坟前放鞭炮,喊着让烈士一起回家过年。村民们很感动,自发买来鲜花、果品,祭奠英烈英魂。” 大概是1994年,一村民盖房,需要拉土垫高台子,趁薛庆喜不在,在墓地旁边偷偷拉了几车土,挖出了一个大坑。薛庆喜老人知道后,心里别提有多难受,找其理论,却被别人嘲笑为“多管闲事”。薛庆喜老人一个人用背篓一筐筐地运土,干了两天才把墓地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老人对抗战英烈揣特殊感情 在烈士墓群西面,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座塔建于1966年4月的“四清”时期,塔身高约十米,南面刻有毛泽东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东面刻有刘少奇题词:永垂不朽;北面刻有朱德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随着时间流失,烈士纪念塔不时地需要整修,薛庆喜老人也不知道自己陆续投入了多少钱修复烈士纪念塔,现在我们只知道烈士纪念塔保护得完好无损。 65年来,薛庆喜老人不断去墓地义务打扫卫生,有人来纪念英烈,他就兼做义务讲解员。老人不知为烈士扫了多少次墓,讲解了多少次英烈抗战的故事。为了保护好烈士墓,防止再有不自觉的村民在附近挖土的事情发生,早些年在墓地种上了树,为英烈遮阴避暑。茂盛的枝叶引来了许多小鸟,它们鸣叫着,向人们讲述着烈士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薛庆喜老人表示,他是一名党员,虽年纪大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他都有责任、有义务看好烈士墓。 从油房村村支书薛树福那里得知,薛庆喜老人的父亲也是抗战英雄,现长眠于临漳县烈士陵园,老人对抗战牺牲的英烈们有种特殊的感情。 油房烈士墓列入保护整体规划 “附近学校的孩子们每次来祭奠英烈,薛庆喜都会激动地向同学们讲那段难忘的历史。”薛树福说。 暑假开学后将升入八年级的学生薛莉莉说:“我是听薛爷爷讲英烈抗战故事长大的,深深感悟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现在,向先辈学习,做一个正义、勇敢的人。” 砖寨营乡宣传委员白凤霞说,“最美农民工”王俊旺家乡协王村和油房村紧紧相连,英烈先辈们的表率,薛庆喜老人的坚守,王俊旺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证明了英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记者从临漳县了解到,油房村烈士墓属散葬烈士墓,现已将烈士墓列入2012年零散烈士墓抢救保护整体规划,拟在2012年底完成,对烈士墓进行就地维护,修缮烈士纪念塔,平整土地并适当抬高地面,新建一处大型砼结构合葬坟,坟前立碑,著上墓志,将此建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历史,牢记历史,使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