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6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38集团军侦察大队1连4排长的轮战回忆 作者 安建恒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4979
帖子
19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2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4 00: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第38集团军侦察大队1连4排长的轮战回忆 作者 安建恒 序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已经15年了。平时,因工作的繁忙和劳累,很少有闲暇的时间去阅读小说。不曾想,一位朋友推荐的小说《狼牙》,却打开了我脑海中已经尘封了二十年的记忆。在小说《狼牙》中,我仿佛看到了我们老山前线“飞虎”侦察大队的影子…… 二十年了,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已经过去了近四分之一。 二十年了,曾在前线一起浴血奋战的800多名战友,你们可好? 二十年了,长眠在老山麻栗坡烈士陵园的战友,你们可曾魂归故里? 2006年9月23日,原“飞虎”侦察大队的领导、参谋与特侦一连的部分战友,20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北京军区政治部的招待所里,隆重纪念老山前线对越侦察作战20周年。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大家怎么能够诉说完从老山前线返回,分别后的思念?又怎么能够倾诉完老山前线500多个日日夜夜的生死之情? 小说《狼牙》的作者刘猛,也身着军装专程从南京军区赶来。大家对初识的军旅作者刘猛的最大的心愿,就是请他把这段真实的历史再现出来,以纪念那些长眠在老山的烈士英灵!以抚慰烈士家属还在伤痛的心!以弘扬人民军队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振军威!!扬国威!!! 秘密集结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 嘿!大战平型关,敌寇心胆寒,南征北战,艰苦奋斗英勇又顽强,跨过鸭绿江,碧血洒邻邦,血染战旗红,威名天下扬。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跟着伟大的共产党,嘿!勇猛地向前进!”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团结奋发为四化,军史增荣光! 嘿!不怕流血汗,传统大发扬,军民共建,向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枕戈燕山下,练兵在太行,紧握手中枪,准备上战场。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跟着伟大的共产党,嘿!勇猛地向前进!” “枕戈燕山下,练兵在太行……”,嘹亮的军歌在华北大地的燕山山脉回荡。 1986年8月,38集团军某部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脚下易水河畔,正在围绕着常规战争中的“走、打、吃、住、藏”五个方面进行师、团规模的进攻、防御、反空降等战术演习。此次演习的目的,是检验部队在常规战争中的作战能力。 当时我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仍然是立足于常规战争。1991年在海湾地区发生的“沙漠风暴”行动,强烈的震撼了中国军方,中国军队的作战指导思想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变革,这是后话。 演习中的一天上午,大约10点钟左右,一辆北京军用212吉普车飞速的行驶到演习场地,从车中下来两位干部部门的军官,来到连指挥所把我们连长迟建华叫到一边,耳语了几句后就上车走了。 在演习中,各种军车来来往往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也就没有谁猜测将会有什么新任务下来。 自1984年两山(老山、者阴山)轮战以来,北京军区只是从石家庄陆军学院、石家庄指挥学院两所院校中选派学员参战。 当时,我们其它的干部、战士谁也没有意识到将有人要赴滇执行作战任务。更别说北京军区要成建制的到老山地区执行作战任务了。 后来得知,为了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给越军以重创,中央军委在使用军中王牌38集团军时,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决定的。在这一点可以从大队领导的配备(侦察大队属于团级编制,大队长由114师的副师长刘文凯担任,属于高职低配)和武器装备上看出。 为防止泄密,在战争中达到突然性,在全38集团军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建侦察大队到老山前线执行作战任务时,是在严格的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对内对外绝对保密。 临近中午12点部队从演习场地撤回驻地,开饭前,连部小通讯员前来找我,告知我去连部有事。当时,我以为是关于演习中的什么事情,心想,什么事情这么急啊?有什么事情不会下午说吗? 我问通讯员:“什么事啊?” 答曰:“不知道!好像是让您过去吃饭。” 我又追问了一句“还有谁呀?” 通讯员回答:“干部都过去。” 随后,小通讯员又跑步去请别的干部了。 去连部的路上我还在想,老迟连长(1996年转业前,是个副团长)还真够意思,又给哥几个(四位排长)改善伙食了,嘿嘿,真不错。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连部。 进屋一看,农家大炕上的四方桌上摆了10来个菜,荤素搭配标准不低,哟,怎么还有酒啊?心想,即便是偷着喝酒,也应该是在晚上10点熄灯后啊?今天怎么中午喝起酒来了?还有白酒?莫非是下午休整不搞演习了? 演习期间,我们有严格的纪律,非休息日是不许喝酒的,即使是喝酒,也就是啤酒,白酒更是绝对禁止的。 时间不长,其它几位排长陆陆续续的来到了连部。 1985年部队实施精简整编后,中央军委取消了野战军中营、连级副职的编制,我连指导员何善成在营房留守,未参加本次军事训练演习。 大家就坐后,连长亲自给我们每一位排长的大碗里倒上酒,脸色有些悲壮的说:“干!”,我们几位排长有些莫名其妙,心想,什么事啊?就干???大家预感到将有事情发生,但,谁也没有猜测到会有人执行参战任务.毕竟现在是和平时期,部队已经多年未打仗了。虽说,大家都知道南疆有战事,可谁也没听说北京军区有部队要到老山战区轮战。 北京军区27集团军成建制的到老山轮战是在1987年,比我们38集团军侦察大队晚半年的时间。 在农家大炕盘腿而坐的几位排长,分别问迟连长。 “什么事啊?” “别问了,喝酒,干!!!” 不说什么事,还一个劲的劝大家喝,这酒怎干啊?他越是不说,我们越感觉有事,在我们再三的追问下,连长只好看着我说:“老四,饭后收拾行李,下午两点有车接你回营房,有新任务”。 我当时在连队里是四排长,在干部之间大家都用“老四”称呼我,这样叫起来很顺口,其它排长也是按顺序排列。 连长说完这句说后,我发现连长的脸色越发难看。 军人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般的任务,莫非是要去前线打仗了?要不然,怎么搞得这么神秘?我追问了一句,“是去老山?” 连长看着我不说话,其它的排长都转头看着我有些茫然。因为,参战的事来得太突然了……,我们谁也没有思想准备。我说:“连长,是什么任务您说吧,即使真的是去打仗,这又有什么啊?” 迟连长听我说到参战的话,也只好透露出实情。“你们还记得上午干部部门来的人吗?他们已向我传达了上级领导的决定,老四,将要到老山轮战,具体情况不详。但强调一条,就是要高度的保密!” 听连长说完,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此时的空气也仿佛凝住了…… 沉默了片刻,我不知道怎么就冒出了的一句:“能回趟家吗?” 连长面带难色的回答我:“这、这个……,我做不了主。下午有车接你回营房,到时候跟接你的干部说说看,试试。” 我们这位身高近1.88米的连长,是一个很重义气、很讲感情的黑脸汉子。比我早两年入伍,也是石家庄陆军学院的毕业生,家在河北省邯郸总后直属的2672军工厂,从小在部队的环境中长大,属于部队子弟的那一类。迟连长军事技术过硬,带兵严格,生活比较简朴,跟连队里的干部、战士打成一片,所以,我俩得关系也比较近乎。平时,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去连部和他侃大山……。 1984年,我20岁军校毕业后,在这个连队经历了两年野战部队的艰苦生活。 说到这,又想起了连长的一个秘密。 各位,别看这位连长老兄在训练场上一丝不苟,作风严格,一脸的威严,也有感情细腻、
[此贴子已经被simonchan于2007-10-24 23:45:57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4979
帖子
19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2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7-10-24 00:2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柔情的一面。当时部队已婚的干部,每年探亲假是30天,未婚的干部是20天,战士是服役期内一次假期,一般是服役期第二年才能提出探家的要求(当时陆军的服役期是3年)。军人假满归队后,心中对家人、爱人、恋人的那份牵挂只能是鸿雁传情。 连队的业余生活也十分单调。记得,当时连队刚刚配上的21寸彩色电视,是靠电视机上的两根鞭状电线接收信号,电视里就5、6个模糊不清的频道。那时还没有有线电视信号的概念,部队在保定的郊区,又远离市区的电视发射塔,每天除了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后,就没什么新鲜节目了。 在晚上2个小时收看电视节目期间,电视机始终被老兵们把着,无奈的一个频道,一个频道的调着……,新兵们只能随着看。 业余时间,除了收看电视节目,就是学唱新的军旅歌曲或流行的电视剧中的主旋律歌曲,还有政治、军事学习等等…… 现在,我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已经15年多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基层连队文化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 连长的秘密是一本相册,里边有几张他爱人的照片。平时,连长把相册锁子抽屉里,就像看着宝贝似的,不轻易拿出,呵呵。由于我俩的关系比较铁,我去连部的时候还可以过过眼瘾,这时候,平时严肃的连长就笑眯眯的开始忽悠起来了……,说实话,连长夫人还是蛮漂亮的,与连长从小在一起长大,算是青梅竹马吧。那时,连长还吹嘘人家如何如何追他等等,倒是让我着实的羡慕了一把。从那时起,我在心中暗暗的发誓,也要找到一位漂亮的女士,嘿嘿。 哎呀,怎么说着说着就扯远了,还是接着说我的越战亲历吧。 想家? 是的。 此时此刻的我,真的开始想家了,是非常、非常的想…… 我出生在北京,中、小学的学生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 我自1981年8月24日到石家庄陆军学院报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起,每年只有寒、暑假期才能回家,短短的20-30天假期实在是太短暂了。 至今还记得,去军校报到时的情景。那时17岁的我,是第一次远离家人,第一次远离北京,一个人和列车上一堆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孤身一人倍感孤独。一路上,两眼不停的望着窗外,思绪随着窗外不断飘逝的景物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但,更多的还是想家。 石家庄陆军学院,是一所为北京军区陆军部队培养初级指挥员(连、排长)的部队院校。在全军陆军部队的院校中很有名气,有中国西点军校之称,现在据说经过整合已经改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那时学院的学制是2-4年不等,军事学习与文化学习的比例是7:3。 院校内有步兵系、炮兵系、高射机枪系、侦察系、通讯系等等,基本上涵盖了陆军中所有的专业。在此期间,主要是培养学员们“一专多能”的军事技能,就是以一门专业为主,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其他的军事技术。毕业时,学员们要做到对各种轻、重武器、通讯、汽车驾驶等运用自如,以适应实战的需要。 学习期间,在全学院的各个学员中队中,开展着“争创全优学员”活动。全优学员就是各个主课都要在90分以上,毕业时,直接任副连职,行政级别22级。几年下来,全院校中各个学员中队的“全优学员”是寥寥无几,竞争激烈。学员的淘汰率也是很高的,近于残酷。 一进军校,部队就给我们这些初到军校的地方学生来了个下马威,开始了长达3个月每天14个小时的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包括:站立军姿、齐步、跑步、正步……,到后期,还来个狠招。就是让那些刚刚参加完北京军区代号为802的军事演习中阅兵方队的学员,训练我们阅兵式和分列式。靠,那时真快把我们训练成机械人了。还有,每天两顿粗粮(玉米发糕、二米饭)也是吃不消,每月7元的津贴费,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偷着改善伙食了。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早餐吃白面馒头的时候,那时,真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饭量,一顿可以干掉6个(二两)馒头,还有一个学员一顿可以干掉12个馒头。天啊,现在想起来,怎么有点像民工兄弟啊?真是不可思议。 由于每天没人性的高强度训练,导致我们这些刚入学的地方学生,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身体在抗击着…… 心里也在抗击着…… 此时,学员中因有人不堪忍受军事院校的艰苦生活,已经开始申请退学回家,要来年报考地方院校…… 第二周时,我们10几个来自北京的学员开始串联,全部把小平头理光,一个个就像个出家的和尚,想借此来宣泄一下,也算是提出抗议的一种形式吧。结果是徒劳的,倒是招来了中队干部挨个找我们谈话……。我们十几个北京学员心很齐,愣是扛过去了。因没有找到主谋人,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不过,从那时起,我们这些北京学员开始引起了中队领导的注意,随后,更加艰苦的日子也从此开始了…… 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一结束,我们这些新入学的地方学员就像刚从监牢里获释的犯人一样,一个个美滋滋的,总算是挺过来了。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夜间在西山战术训练场上站岗的情景。据说,西山战术训练场在建校前是一片很大的坟地。 那时,已进入了11月的下旬,天气很冷。天空中有点点的繁星,随风飘浮的云彩把大地搞得忽明忽暗,空旷的训练场上显得阴森森的。 凌晨两点,和我一起从宿舍热被窝里爬出来上岗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学员,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清了。 在站岗的2个小时里,我们彼此相距200米,在两个不同的哨位,谁也看不到谁,也不许说话联系。 因是第一次站岗,又是在空况的战术训练场上远离宿舍区(大约有1公里的距离),一有动静就紧张兮兮的,下意识的拉着枪栓。枪是一只半自动步枪,带刺刀的,阅兵时用的那种枪。其实,枪里根本就没有子弹。那时,还是个新兵啊。 两个小时,感觉就好像是一个漫漫的长夜...... 后来,那个哨位再也没有上过岗。现在看来,当时是在有意识地磨砺我们的胆量。 不过,这一次想家和5年前到军校报到时想家是不同的。那时想家,是一种离别之情;而这一次想家,却让我有一种诀别的感觉。 连长安排的这顿饭也许是也有这一层意思吧?这时,特别感到悲壮的就是我了。 我说:“我家兄弟四个,我是老三,要是真的回不来光荣了,还有三个兄弟侍奉着父母呢。”此时的我,就是想参战前能回家看望父母和家人一眼,也算是告别吧! 我家四个兄弟中,在学生时期最调皮捣蛋的就算是我了,自小到大,总是不断的给家里惹是生非。因为这个原因,也是被家长修理得最多、最惨的一个。记得我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在10岁时,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跟同学打架时动了刀子(捡的,水果刀,开刃的),把同学扎伤。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未谙世事、不知深浅的孩子。为此,差一点被送进工读学校。最后,是在家父的周旋下才逃此一劫。但,自己被家长大修的命运是跑不掉的。学生时期的我,因不断的淘气出格而遭受皮肉之苦,已是家常便饭了。 若干年后,已为人父的我,才渐渐地明白了父母亲对儿女们的期望,对儿女们的爱…… 时光不会倒转。没办法,只能是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后,再好好的孝敬父母吧。 说实话,在得知我上前线的消息时,我没有一丝的恐惧和畏缩。此时,已在军旅中度过了5个春秋的我,已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军事技术。 赘述几句,再跟各位兄弟姐妹说说军校的事。 在军校里,学员们每天重复着“宿舍—饭堂—教室(训练场)”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日复一日……靠,时间真快,一晃三年就要过去了,也快毕业了。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次为期15天,行程300余里的综合演练。 在临近毕业前的1984年3月,我们大队的6个中队的700多名学员全部被拉到了野外。针对苏、蒙军的战术特点,进行了各个军事科目的综合演练,检验了学员们“走、打、吃、住、藏”的能力。 “走”。就是要徒步走得动、走得快。时间最长、最远的一次,就属那次在漆黑之夜的80里奔袭。全体学员荷枪实弹,还不许说话、不许打手电……,一路上磕磕绊绊,还不许掉队; “打”。就是要打得赢、打得狠。进攻、防御、反空降……,若干个科目一一演练,打出问题,好解决,平时在军校练的就是这个; “吃”。就是要吃得饱、吃得好。想想看,在野外怎么可能吃得好啊?吃不好,不行!身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斗力,大队领导要逐个的检查每个中队,每个区队、每个班的伙食情况。我们在背风一面的土埂上选择好位置,用军锹挖个简易的灶台,再掏出去很长的一段烟道,要保证在远处发现不了炊烟,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有学问啊!呵呵。炊具就是平时用的脸盆,什么卫生、不卫生的,焖出大米饭时就已经消毒了。水是旁边小河沟里的。一个小时内要完成一饭一菜。菜,就是熬白菜,里边放点盐,简单。那时,用军用瓷缸吃着热腾腾的大米饭,还挺香的。筷子,就是老乡地里的玉米秆。嘿嘿,回忆起来真有纪念意义。 “住”。就是要睡得着、睡得香。除了在老乡家里住上几日之外,更多的就是要学会在野外安营扎寨。在野外住的时候,就是在庄稼地里挖一个20公分深、1米宽、2米长的坑。最下边铺上雨衣,再铺上褥子,行军时的胶鞋放在褥子下就当枕头了。棉帽帽带一系,和衣
[此贴子已经被simonchan于2007-10-24 23:46: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4979
帖子
19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2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7-10-24 00: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

一躺,被子一拉,齐活,睡觉!前两天,有些学员兴奋的还睡不踏实。没几天,一个个睡得叫都叫不醒。3月的天气,刮着呼呼的北风,轮岗的哨兵可就惨了,白天还要继续演练呢。 “藏”。就是要藏的隐蔽,不被发现。在荒郊野外藏身要相对容易些。但是,也不能藏得太散,要相对集中。相对集中就有难度了,只好在庄稼地里掏洞,上边用玉米秆支撑,再用黄土覆盖,最后一名学员只好藏在秫秸堆里,结果,做了俘虏。机灵点的,就在土埂的垂直面上真真假假的掏了几个洞,用秫秸挡着,麻痹了敌人。 就是说,从现在起,我要暂时告别我们这支红军时期创建的老部队?告别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自己还能平安归来吗?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作战任务来的突然、太突然了……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能够在和平时期打仗,也是军人的荣誉,这是使命的召唤,没说的,干! 那天下午,在返回部队营房的途中,坐在212的吉普车里得知全集团军正在抽调干部、战士组建侦察大队,将奔赴云南老山战区执行作战任务。太具体的情况,干部部门的人也说不清楚。一切处于保密状态。 在提出回家看望父母的要求被拒绝后,脑子在胡乱地想着…… 只身一人去一个新的连队执行作战任务会适应吗?能够完成好新的任务吗? 在军校里学到的苏、蒙军战术,在对越作战中能够用得上吗? 不久前,我们曾经利用演习中的休息日爬上狼牙山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是何等的感人,是何等的壮烈,难道自己真的会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壮烈了? 在易水河畔,还有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故事,难道自己会像荆轲一样,也不复还了? 一路上,就这么胡乱地想着…… 回到军营,见到的是空荡荡的营房。十几个留守的战士看守着连队的猪圈和菜地,除此之外,也没什么更多的事情做,倒也落个悠闲自在。对我突然回来,也没有谁会感到意外,更别说是能够想到上前线的事了。 这时候,有几个好事的老兵会问上一句:“四排长回来了?上边又需要什么给养了?”出于保密,我又能够告知战友们什么呢?…… 在部队外出演习训练期间,干部们偶尔会往返于演习训练场和营房两地,有干部从演习训练场回来,对于留守的战士们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 此时的军营,因没有了干部、战士们平日里的训练声、口号声、军歌声,缺少了生气,显得有些死气沉沉的。 此时的我,已无心和战士们多聊,开始收拾起自己的物品。 哪些物品是要带上前线的,哪些物品是要留下的,全部一一归类。心里在想,一旦牺牲在老山前线,留下的物品,就算是自己的遗物吧。 次日,在家留守的部队首长,开始召集我们即将参战的3名干部谈话。 除我之外,还抽调了一名兄弟连队的排长、一名军医。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名军医没有上去参战。 我们这支部队有着过硬的作风和优良的传统,是一支创建于红军时期的老部队。部队每年补充新兵后,在进行部队传统教育时,除了让新兵们参观军史展览、观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外,还有的一部必看的电影就是《飞虎》。 电影《飞虎》,说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38军在二次战役中打穿插的故事。 二次战役时,38军担任穿插任务。113师担任向三所里穿插的任务,部队一夜急行军,与美军在相隔不远的山路“赛跑”,抢占有利地形。志愿军把敌人南逃的退路堵了起来,同时把增援的敌人也顶了回去。这一仗,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万岁军”的荣誉称号由此传遍了全军全国。 还有一部电影是《奇袭》,也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38军某侦察分队机智、顽强地对敌斗争的故事。 在谈话中,部队首长告诉我们3人已被抽调到新组建的38军侦察大队,不久将奔赴老山战区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 我被抽调到特侦一连任四排长。特侦一连的大部分干部、战士,是38集团军直属侦察营的老人。四排是加强排,配属的人员也是从全军抽调的,组成一个通讯班、一个工兵班、一个重机枪班、一个炮兵班。 乖乖,火力够猛啊,在侦察作战中一定会有大显身手的时候。我心里想着。 谈话结束前,部队首长再次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红军传统,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在部队首长跟我们谈话结束的当晚,我被老连队的三排长程宝印请到他保定的对象家吃饭。 现在已经记不清了,这个三排长怎么也回到保定了?三排长长的眉清目秀的,就像个大姑娘。他来我们这个连队时间不长,跟我们几位排长相处的不错,和连长的关系也比较铁。我想,是不是连长偷偷的给假了? 不想那么多了,吃饭! 我心中有事,自然吃不多。 吃饭中,虽说一大家子人谁都不提参战的事情,但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在大家的目光中,有许多要说却不好说的话…… 到最后出门前,三排长对象的老父亲还是嘱咐了我几句,记忆最深的一句就是:“要平安归来!”当时,很是让我感动。这句话的寓意是在保家为国、杀敌立功的同时,还要平安归来! 就像是一位父亲对即将出征的孩子的期盼。 回到营房的第三天下午,老部队干部部门的干事,送我到军直属侦察营的侦察连报到。 这个侦察连距离38集团军军机关大院大院近5公里。侦察连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啊?应该在军机关大院里才对啊! 到老山战区后,和一排长混熟了才听他说:“侦察连的战士总是在院子里打架,惹事生非,让首长给请到外边了,眼不见,心不烦……” 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几排平房……,这是我第一次去那个院子,也是最后一次。从老山战区回来后,我们被集中到另外一个部队大院,没多长时间侦察大队就解散了。 记忆中,我是下午两点钟报到的。 报到后,干部部门的干事和指导员董建全寒暄了几句后就走了。 我无事可干,就在连部呆着。连部里只有指导员一人,我们俩谁也不再说话。董指导员就坐在临窗的桌子后,眼睛一直望着窗外。窗户外边院子里的几十名干部、战士们在紧张的忙着往卡车上装着各种装备物资和个人的物品…… 董指导员是我认识侦察连的第一个人。在连部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董指导员一颗接一颗地吸着烟,一直处于思考状态。 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当时是董指导员,还是任留社连长是在休假中被紧急召回的。由此看来,侦察连到老山轮战也是在极其保密状态下进行的。 下午四点,我随侦察连的全体人员到114师的XXX团集结。 董指导员当时抽的是“玉兰”牌香烟,那是保定特产、地方名烟。 烟,就在桌子上边放着,有多半包。一个小时过去了,也不理我,我当时也没客气,心想,都快上前线了就共产主义吧,拿起一只就点上了。嘿嘿。 董指导员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继续望着窗外…… 战前教育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同志们,你们在前方打得越狠,对我们与越南人谈判就越有利。当年,我们抗美援朝时,就是把美国人打回到谈判桌上的……” “越南特工可以过来,抢我财产、杀我边民,我们侦察兵为什么不能过去?我们一定要把紧张的气氛引入敌境……” “我们是自卫反击战,是保家卫国抵御侵略,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 时间追溯到1986年8月24日,38集团军侦察大队正式成立的那一天。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现在的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上将,亲临动员作重要讲话。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这支新成立的侦察大队,被列编为成都军区第十二侦察大队。同时,也被称为“飞虎”侦察大队。 在38集团军侦察大队成立的大会上,从全军抽调刚刚完成集结任务的838名“飞虎”队员,随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军长李际均、政委高天正等领导齐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歌声如心声,正义之箭已在弦上。 从今天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又新增加了一支特种侦察作战部队。这支装备精良、齐装满员的特种侦察部队,将于不久后开赴老山战区,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 自1986年8月24日38集团军侦察大队组建至1986年9月20日开始长途铁路输送,在这26天的日子里,一切都显得十分紧张和忙碌。 尤其是我们特侦一连,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战友之间要相互熟悉。因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战士来自全军不同的部队,干部、战士互不相识。连队里,连、排干部不认识战士,战士也不认识连、排干部。 在长期的部队建设中,一个连队中老兵们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会影响到新兵们的作风形成。时间久了,一个连队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作风和传统。就这一点而言,对我们特侦一连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干部、战士之间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融合。 说到融合,岂止是一连需要融合,整个大队都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铁拳。 为了保证这个新成立的战斗集体,能够出色的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全大队的干部、战士都在共同的努力着。 大队的领导,统筹着全大队的各项工作…… 大队的参谋、干事,依据自己的职责穿梭于各个连队之间…… 连队的政工干部,在抓紧熟悉战士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 连队的军事干部,在抓紧熟悉战士的军事技能,在忙着校验各种武器、装备…… 干部、战士在思想上,已初步完成了平时到战时的转变…… 那时,我们集结在114师3**团,该团的干部、战士都去哪里了?偌大的院子见不到他们。是集训走了?还是为了给我们腾地方安排到别的团里了?记忆已经模糊了。 在这紧张、忙碌的20几天的时间里,每天早上的5公里武装越野成了规定课目。此时,仍有少数干部、战士因体能不达标而被调换。 靶场上,各种轻、重武器吐着火舌,校验不合格的武器被淘汰、更新。 操场上,侦察兵们在严格的训练着;工兵参谋刘占水在逐排培训着排雷技术;通讯参谋崔智把通讯兵们集中在一起,强化着新的通讯密码、密语…… 在我们即将开赴前线的最后一周,好像是军首长同意了原部队领导来看望参战的干部、战士的要求。即使是这样,从来往的原部队的领导职务上看,基本上都是团级以上的军官,个别的营、连干部算是混进来的吧?1986年部队还未恢复军衔制,军官们都穿着“四个兜”。严格控制着营房大门站岗的哨兵,不能快速识别出军官的职务。 我们这支侦察大队就要开赴前线了,原部队的领导来送别,也是人之常情,此次一别,也不知道能否还有再次见面可能。所以,哨兵对来大队看望的原部队领导的职务验证,也不十分仔细了。 我们集结的这个部队营房,从外边看,给百姓的感觉可能只是会比平时多了一些披挂着伪装网军车的进出。但仅凭这一点,是不会引起地方百姓注意的,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地区有一个38集团军。平时,部队的训练次数比较多,军车也都是披挂着伪装网进进出出。 除了进一步强化军事技能和提高体能之外,从大队机关到各个连队,不断的在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 那段时间,在我们大队集结的3**团的礼堂里,每天傍晚,还为我们放映着各个国家军事题材的电影,记忆最深的就是那部《野鹅敢死队》了。 在出征前,全大队举行了一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咏比赛。每个连队都结合自己的特点,发挥了最高水平。我们一连参赛的歌曲是《血染的风采》,分两步合唱,由我指挥。 演唱时,全连的干部、战士非常动情,引起了全大队干部、战士的共鸣…… 其他连队参赛的歌曲,记忆已经模糊了。 1986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9周年之际,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军旅音乐会,音乐会的主题是《热血颂》。当时,我正在北京的家中休假。 在那场音乐会中,歌唱家们演唱了许多歌曲,董文华演唱了《血染的风采》这首歌。最后一首歌,是郁钧剑与其他歌唱家一起演唱的歌曲《热血颂》。时隔20年了,记忆犹深。 演出结束后,我在人民大会堂的前厅购买了一盒《热血颂》磁带。后来,我把这盘磁带随身带到了侦察大队。在大队歌咏比赛前学唱《血染的风采》歌曲时,我们一连就是通过这盘磁带,一句一句由我教唱的。 在一连参赛时,我站在主席台上,转身面对观众行了一个军礼后说:“下边,请听献给军人妻子的歌,血染的风——采!”因我们当时是刚刚学会这首歌,对这首歌的真正内涵还不十分清楚。 在全大队歌咏比赛完,政委郐万增站在主席台上,面对全体飞虎队员作总结时说:“血染的风采,不仅仅是要献给军人的妻子,还要献给我们全体飞虎队员身后的父老乡亲,我们是为祖国而战,是为和平而战……” 在战前教育期间的闲暇时间里,干部、战士流露出的最大愿望,还是盼望能够在参战前见到自己的家人,跟家人告个别,哪怕是只看上一眼也就满足了。但是,北京军区要上老山前线参战的消息,大队要求的是要严格保密的。为此,大队干部、战士浓浓的思乡之情,被深深的埋在心里。 此时,也有少数离家较近的干部、老兵(当时,老兵的兵龄都在5、6年了,大部分老兵已经结婚了)的父母、爱人和孩子,陆续来队送别…… 此时的我,也一直在想着回家的事。一天上午,我找到了连队的董指导员,提出了回家告别的要求。不曾想,我们这位指导员二话没说,就给了我往返在内的两天假。 两天?足够了。指导员,真够意思啊! 请完假,我返回排里跟几位班长交待完,就立即动身回北京了。 老山轮战前,能够回家看看,真算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员董建全,给了我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同去参战的战友,许多同志都因回家的路途遥远,无法回家告别。此时的家,对于参战的战友已经变得那么遥远…… 归心似箭的我,来不及赶上合适的车次,就直奔保定长途汽车站了。下午2点多钟,我回到北京的家中。150余公里的路程,竟然走了3个多小时。 历史进入1986年,已经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第7个年头了。此时,社会上早就出现了“万元户”。走在家门口大街上的我,看到一部分昔日的同学、儿时的伙伴,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又没有找到工作,在沿街贩卖着百货、水果等,他们都早已成为了“万元户”。“国防绿”也不再被地方青年所追求。不知道从什么时间起,社会上还称谓解放军为“傻大兵”。 在改革开放前,要是哪位同学能有一套绿色的军装、一个军挎包,那是很牛的。那时,要是一个人戴着绿色的军帽,走在大街上,肯定会被飞车青年把军帽抢去(北京的叫法是“飞军帽”)。也许,现在的青年不会理解吧? 军人参战将要面对是流血,是牺牲,和他们做买卖挣大钱相比,我的心里不免有些不是滋味。 到家后,我把即将参战的消息告诉了家人,唯独没有告诉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没有文化的母亲,50年代初期随着我的父亲来到北京工作。为了养育我们四个儿子长大成人,为了我们这个家,已经操劳了大半辈子。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尽忠的我,17岁就远离了家人,无法在家中好好的孝敬父母。当我见到日渐憔悴的母亲时,怎么也不忍心再让自己的母亲为我担惊受怕了。 我的父亲,是一位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人,从晋察冀的老解放区出来后,一直跟着部队到解放张家口。当时,15、6岁的父亲是抬担架的支前民兵,在战场上抬过伤员和烈士。父亲的这段历史,我是从我的大哥那里,听到过一些概况。解放后,父亲在北京一家大型的国企工作。在得知我参战的消息后,一直到我离家归队,父亲始终沉默不语,只是时常的看上我一眼。虽说父亲不说什么,但我还是能够感到父亲的担心。对于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父亲来说,怎么会不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 年长我9岁的大哥,15岁参军,至今还在北京军区机关大院服役。那时,已经是服役了16年的营职军官。在谈话中,我得知他已经知道了38集团军侦察大队参战的消息,但是,对于我的参战也感到十分的意外。 年长我5岁的二哥,17岁参军,1982年从北京军区防化团复员回家到地方工作。当时,部队开始正规化建设后,不再从战士中直接提拔干部,他没报名参加部队院校的考试。 小我5岁的四弟也在地方工作。1985年冬季,北京军区的27集团军曾在我的家乡征兵。四弟因为眼睛近视,未能如愿到部队去。如果,他真的参军走了,我们哥俩就要在老山前线见面了…… 晚饭,全家人聚齐在一起,因瞒着母亲,谁也不会说起参战的事情,只是给我照了好多的照片。这顿饭,也许是我在家中的最后一顿晚饭。 饭后,我和两个哥哥、四弟有意的避开母亲、父亲,躲在别的屋子一起聊着。我们兄弟四人,因年龄差距较大,又是长大一个参军一个,所以,在平常的日子里很难聚集在一起。这个晚上我们在一起聊了很长的时间,大哥还把有关老山前线的一些情况介绍给我,我们一直聊到深夜。 夜里一点多,二哥又拉着我去北京火车站买第二天回保定的车票。深夜了,哪儿还有售票的?后来,通过电话联系上关系,从火车站值班的工作人员那里买到了车票。返回家中,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 第二天中午,记忆中是个星期天,我的大哥开着上海牌轿车,带着我和母亲、二哥、四弟去了天安门广场。出发前,谁也没有说要去什么地方,只是说出去转转。车子到了天安门广场后,停在了大会堂的南门外,照了许多的照片...... 今天回忆起来,临参战前特别的安排我去天安门广场照像,真是我家大哥的一片苦心,是在有意识的教育我,一定要爱国啊! 看看,我的母亲,当时笑的那么灿烂,怎么会想到自己的儿子将要参战呢? 我们全家,一直把我参战的消息隐瞒了17个月。在这17个月中,我的母亲一直在嘴边念叨着:“老三,怎么还不回来啊?” 我的家人能怎么说?又能说什么??? 只好哄着我的母亲:“老三,部队忙,快了,快回来了……”
[此贴子已经被simonchan于2007-10-24 23:48: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7-10-24 07:2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改一下名字吧,作者的名字是安建恒。部分语句有不通畅的地方以及错别字经过同意我给修改过。叫安排有点怪怪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669
帖子
17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9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7-10-24 10:3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楼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1

主题

0

好友

34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08738
帖子
6699
主题
381
精华
0
积分
3466
威望
3466
金钱
21777 分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4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4-10
最后登录
2017-10-13
6#
发表于 2007-10-24 23: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相对于其他轮战的野战部队来说,侦察大队的轮战一直掩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有关侦察大队的战斗回忆是很少的,希望楼主继续把它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7-10-25 04:0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老安最近忙着看股票,得多催催他。答应了要写3801和更多的轮战回忆的,就得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941
帖子
1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7-11-2 22:5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顶一下,期待精彩的下文!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5944
帖子
6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3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7-11-3 03:4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顶一下,期待精彩的下文!致敬! 借用楼上的兄弟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809
帖子
720
主题
5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4
最后登录
2014-8-24
10#
发表于 2007-11-29 11: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老安最近很忙,所以近期内估计不能看到他写新东西了。 刚才和他谈了一下3801战斗。那是一场败仗。让我很感动的是,当我捕俘组在敌阵地前的水源处遭敌高射机枪、冲锋枪等自动火器压制抬不起头的时候,安排长不顾天黑时机枪开火会暴露自己,毅然指挥火力组两挺重机枪向五百米外的敌阵地发起引诱射击,故意暴露自己,以掩护捕俘组。幸运的是,火力连的100毫米迫击炮弹及时光临了越军阵地,将敌两挺高射机枪送上了天,不然老安他们很可能就会被调转枪口的高射机枪撕成碎片了。我问他,那是不是他一生中离死亡最近的时刻,他回答说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18:50 , Processed in 0.11870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