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施洋:重返历史现场—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85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1463
帖子
99
主题
10
精华
0
积分
85
威望
85
金钱
15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4
最后登录
2016-12-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30 2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施洋:重返历史现场—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

施洋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2014-03-17 关键字 >>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 柬埔寨 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 中苏关系恶化

今年是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1979年的2月17日,超过2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军部队越过边境,对长期武装挑衅、入侵中国领土、打死打伤中国军民的越南发起自卫反击作战。在16天的作战中,解放军击退入侵越军,推进至越南境内20-40公里,攻占谅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个边境城镇及要点。随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开始回撤参战部队,并在3月16日前将边防部队全部撤回。

这场持续不足一个月的短促边境战争,与此后持续8年的两山轮战,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地面战争。但直到今天,越南反对派还会准时地“纪念”这次战争以指责他们的政府“卖国求和”;不少中国政府的批评者则认为这是中国向美国纳“投名状”,背叛传统盟友的不义之举。

现在,让我们暂时忘记今时今日的世界,回到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南半岛,去看看那场战争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前后影响。

(图)对越自卫反击战前,解放军和民兵围绕坦克进行动员

越南串起了中美“友谊

由于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集团与中国的关系迅速升温,中西方包括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在80年代全面发展。关系的改善也使中国开始推进的改革开放顺利获得了来自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也正因此,有关对越自卫反击战成为中美结盟“投名状”的说法一直在坊间广泛流传。

越南作为曾在越战期间极度依赖中苏两国全方位援助的国家,在黎笋就任越共总书记之后,就因为对中国减少援助(与一般认识不同,1973年《巴黎协定》签约,美军撤出越南之后,致力于恢复地区和平的中苏就开始减少对越南的军事援助,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北越在全国统一战争中的弹药短缺。1975年统一越南的战争,与其说是一次战略进攻,不如说是越南用全国弹药储备进行的一次赌博)与不肯馈赠领土(1975年后,黎笋要求中国归还前南越政权非法占领过的南海部分岛屿,遭到中国拒绝。)一直对中国不满,并在得到苏联支持后开始了全面反华的行动。

中美两国在1978年时的关系其实远谈不上亲密,两国甚至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将中美串在一起的“第一人”,还是越南自己。1978年7月越共召开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越南基本和长远的敌人是美国,直接的敌人和作战对象是北京和柬埔寨,并依据这一认识,选择在苏联的支持下入侵柬埔寨并在中越边境故意挑衅。从这一角度看,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主要仍然是为了铲除越南在两国边境上的反复挑衅和对中国领土的威胁,同时声援柬埔寨抗越斗争,牵制越军力量。

当然,中美两国真正接近的原因则是十分现实主义的,即都希望遏制越南和苏联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多年的“苏攻美守”,苏联已经到达了后世所认为的巅峰状态。凭借超出美国的军费,苏联不仅借助越南将影响力拓展到了中南半岛,更已经持续控制阿富汗6年之久(尽管此时的阿富汗政权经过3次政变,建立的傀儡政权控制力越来越弱,迫切需要苏军亲自介入。)美国和欧洲则因为陷入经济滞涨和能源危机而处于下风,实行了全面战略收缩,美国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也由南越、柬埔寨、泰国三地收缩回泰国一隅。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制止越南建立“印支联邦”,独霸中南半岛的目标,客观上与美国撤出越南后,迫切希望遏制苏联在中南半岛影响力拓展的需求相契合。

正是因此,美国对这次反击战表现出相当支持的态度。得益于毛泽东在上世纪70年代的正确判断,中美关系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正常化。在邓小平访美并暗示对越自卫反击战即将打响的消息后,美国没有在战争中给予中国实质性的帮助,却很好地在国际上平衡了苏联对越南的支持,使中国有充分地空间展开部队并发起进攻。随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对中国全面开放军事交流和军火出口。被当做“第十三个北约成员国”的中国被获准接触成体系的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和设计理念。许多引进的武器——如辛柏林炮兵侦查雷达——直接出售给中国并投入了战场,而更多的武器则被中国军工所学习和吸收,为中国军事工业的现代化做了不小的贡献。不过将因果倒置,逆推出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动机,显然是不甚恰当的。

支援柬埔寨的真与假

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另一个原因无疑是支援柬埔寨抗越斗争。为了所谓“印支联邦”的设想,1978年12月越南出动18个师,入侵柬埔寨,并在柬埔寨驻扎重兵清剿和扫荡游击作战的柬军部队。主动出击,在越南国境北部制造威胁,通过“围魏救赵”的方式迫使越南人民军将驻柬埔寨部队回撤驰援也是当时解放军高层考虑的目标之一。尽管以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为柬埔寨人民打一场局部战争显得有些缺乏合理性,但当时的中国确实是这么谋划的。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前,中央军委原本有更大规模的作战计划。1978年12月31日,针对越南全面入侵柬埔寨召开会议,决定扩大对越作战规模,将时间延长至15-20天,以歼敌3-5个师为目标。同时增调50军和54军作为战役穿插部队,计划从中老边境的勐腊和零公里打出去,攻占奠边府,迂回越南西北。1979年1月,参战部队已经运动到位,所部各师、团长已经开始勘察地形,昆明军区也组建了军区西前指作为指挥部门,可谓万事俱备。最后只是因为柬埔寨战局难以挽回,我军才取消了这一惩罚作战的计划。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和随后的两山轮战中,解放军参战部队给反扑的越军造成了超过10万人的伤亡,不仅严重损耗了越军的实力,也大量减少了越军有生力量。随着柬埔寨抗越运动的持续和中越边境轮战的长久消耗,越军最终选择撤出柬埔寨。从这一角度看,越军在中越边境的伤亡相当于在柬埔寨13年总伤亡的一半以上。

尽管在16天的自卫反击战中驻柬埔寨的越南军队没有大的调动,但反击战后,为了重建几乎被中国军队彻底消灭的北部防线,侵柬主力第2军3月就被调回北方,并新建4个军拱卫首都。越南人民军六个主力师中,除去被几乎被全歼的316A师外,余下5个师中有3个在数月内被调回了中越边境,另一个师则作为预备队一直驻扎在首都河内。北部地区至此集结了越军60%的兵力,并且在越军撤除柬埔寨前基本没有变化,对越南的牵制作用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通过削弱越南这个中南半岛上独大的“霸主”的力量,中南半岛又一次回到了相对平衡的实力均衡状态。中国虽然一度失去越南和柬埔寨两个盟友,对中南半岛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但通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一系列行动,中国成功恢复了在中南半岛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通过支援柬埔寨抗越斗争恢复了对老挝和柬埔寨的影响。向泰国低价出售军火和支援泰国境内的反越武装又进一步扩展看中国的同盟基础。并最终同苏联、美国一道实现了中南半岛的和平与均衡。尽管这种平衡是以美苏力量的平衡为基础实现的,但对于中国来说,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平衡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这种利用美苏两国的力量矛盾争取空间,同时削弱越南以平衡地区力量的做法,与米尔斯海默的“离岸平衡手”理论十分相似。正是中国的介入阻挡了越南的地区霸权和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为今后这一地区的外交操作留下空间。

除了打击越南,其实1979年及其后的一系列作战行动,在大局上更是中国从国家整体安全角度出发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没有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如果关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苏联国家战略,那么“南下印度洋”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苏联大举援助越南试图构建所谓“印支联邦”,还是苏联海空军进驻金兰湾并组建印度洋分舰队,直到苏联入侵阿富汗并染指巴基斯坦,都是这一战略驱使下的尝试甚至冒险。

邓小平1978年11月访问新加坡时,曾经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详细描述了苏联在中南半岛的目标。他说,越南一旦成功控制整个中南半岛,许多亚洲国家将失去掩蔽。中南半联邦会逐渐扩大影响力,成为苏联南下进军印度洋的环球战略的一步棋。

1978年,越南占领柬埔寨,全面控制老挝后,为了清剿柬军的残部,在1979年发起的对民柬武装力量的扫荡中就多次侵犯泰国边境,由于大部分柬埔寨抵抗武装都已泰柬边境为活动区域,甚至以泰国境内作为主要基地,因此为了彻底消灭这些反抗势力,从1983年3月底开始,侵柬越军在柬西部边境地区发动了一场新的攻势,并多次入侵泰境,致使柬泰边境形势十分紧张。越军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向泰国以及东盟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在柬问题上与越妥协,同时,进一步削弱抗越武装力量,改善其战场形势。但泰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对越军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回击。

即使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泰国在越南武装力量的威胁下仍然备受威胁。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泰国屈服于越南,中南半岛将成为越南的天下,苏联则可以直接将舰队部署到印度洋,威胁整个东亚的原油供应。日本、韩国等依靠中东石油的国家届时都将受到胁迫。中国虽然在当时还不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但周边国家都受到胁迫的地缘局势显然对中国大大不利。

苏联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1979年2月28日,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尚未结束之时,苏联海军的第一批后勤舰艇就开始进驻岘港1980年,太平洋舰队开始派出舰艇前往太平洋执勤。在整个80年代,苏联在金兰湾都保持20-30艘各型舰船,并在岸上机场驻扎1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轰炸机中队。理论上,携带反舰导弹的苏联图16轰炸机作战范围不仅完全覆盖南海,还可以对马六甲海峡地区的舰船发起进攻。一旦苏联在这一地区部署的战机数量继续增加(依照岘港和金兰湾空军基地的规模,苏联增加战机在地面设备上完全没有障碍),他们完全可以在中国作战范围之外有效封锁马六甲海峡,并将南海变成美苏对峙的“地中海第二”。

中国显然不能坐视这样的情况发生。尽管中国军队当时落后的海空力量根本无力直接抗衡苏军,但通过中国在边境对越南的打击,能够增加苏联对于金兰湾陆上安全的担忧,从而无法放开手脚在金兰湾部署重兵。

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我军并没有对边境军队进行大规模增兵,仅仅依靠中越边境两个军区下属兵力加以整编,达成基本齐装满员后就发动了进攻。此次进攻彻底粉碎了越军在边境的守备集团和经营已久的防御地带,应当说基本取得了成功。这也充分说明,只要条件许可,中国军队长驱直入越南,占领河内甚至金兰湾,至少从军事上都是现实可行的。

最后苏联在金兰湾也没有实现彻底的常驻,其舰艇的保养维护还是要回到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当然太平洋舰队的后勤保障同样很糟),陆上航空兵也经常轮替。其主力舰艇与其说是部署,不如说是停泊访问。当然这里有苏联实力不济的原因,但金兰湾作为重要军事基地在地理上的不安全,显然也是苏军在此难以久留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则要牵扯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中苏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关系开始恶化,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则直接走向了战争边缘。虽然当时双方都估计对方将会大规模入侵,但应对措施上,装备优势明显的苏军却一直摆出鲜明的进攻性姿态。苏军超过45个师和超过1万辆坦克一直以全面合围解放军沈阳地区的重兵集团为主要任务,而中国军队则相应以防御这种进攻为核心目标。

不过在双方互相对峙后十年的时间里,苏联虽然制定了详细的进攻预案,却一直对夺取中国东北后的作战计划语焉不详。这里的主要原因,除了中国作为有核国家的核报复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苏联在远东脆弱的后勤补给无力供应如此大规模的合成突击。当时的估计,依靠仅有的远东铁路,全面完成部队的集结需要80天。至于战争爆发后,铁路线所能运输的物资比照苏军的规模和消耗速度几乎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中国对苏联的弱点一清二楚,早就做好了开战后切断远东交通线的计划。中国于1967年开始,在内蒙古满洲里以东修建大型的军事基地,在加格达旗/嫩江以北,开始修建公路和铁路,一方面用于林业和矿产的开发,另一方面用于战备。中国空军更是制定了包括以强-5战斗机携带核弹,用单程自杀式攻击远东铁路枢纽的疯狂计划。

为了缓解这一困境,苏联的应对是修筑贝加尔-阿穆尔铁路。70年代初,苏联开始组建贝阿铁路建设总局。1974年春正式动工修建长3145千米的乌斯季库特至共青城段。以苏军铁道兵部队为主修筑的贝阿铁路被称为苏联全国性的“世纪工程”。由于贝阿铁路相对远离中苏边境,遭到解放军袭扰和破坏的可能性也就较小。苏联原本预计贝阿铁路于1983年通车,实际上则拖延到了1985 年,然而不管怎样,贝阿铁路完成之日,也被各界视为苏军可以全面进攻中国之时。

几乎所有有关苏联入侵中国、日本,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严肃军事小说设置的时间点都在1985年前后,足见这条铁路对中苏全面战争的催化作用。

1978年时,中越关系已经恶化,苏越关系则日益亲密,面对即将竣工的贝阿铁路和看似不可避免的中苏大战,中国除了积极准备之外,也开始考虑如何防止越南破坏中国抗击苏联的问题——如果越军乘势入侵中国,将原本作为持久抗战基地的三线地区横扫,那对于中国对苏作战的准备,无疑是极大的不利。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随后的两山轮战,不能排除有重创越军和其“进攻阵地”,为即将到来的中苏全面战争扫清后顾之忧的考虑。当然,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苏联实施了新思维,伴随着苏联国力的衰落和中苏关系的缓和,彼时看来注定的世界大战幸运地没有发生。

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35周年,世界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依旧存在。诸大国虽然再也不像当年一样赤裸裸地扶植代理人,却也没有放松对地区力量的利用。曾经侵略过越南、支持过中国惩治越南的美国,现在又借中越战争后越南对中国的仇恨和防备“重返越南”,并试图在南海问题上牵制和制约中国。历史给人类开的玩笑,还真是意味深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1-24 12:30 , Processed in 0.1111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