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0788
- 帖子
- 1172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2-11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110788
- 帖子
- 1172
- 主题
- 22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220
- 金钱
- 616246 分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2-11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这个贴子最后由wenyiwang在 2004/06/22 05:45pm 编辑]
首先想说的是,这段时间由于接手了一个很烦杂的工作,很忙,虽然几乎每天都来看看,但是的确没机会与大家交流了。这个情况要在7月20日以后才会改观,请大家原谅!原来就一直想写些关于变压器的拙见,既然今天也干不了什么了,索性写了吧。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及时指正,以免有误大家,同时也给小弟改正错误为谢。
1.音频变压器的几大功用:阻抗匹配及变换,电路隔离(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对地线,屏蔽的考虑往往不能将初次级彻底隔离,而是地线一般还有联系)。
2.如果音频变压器的变比为n,初级阻抗为Z1,次级负载阻抗为Z2,那么,Z1=n×n×Z2 。
3.音频变压器较好的结构为磁势组数 M=6,即4夹3的结构。一般来看,为了提高效率,次级分4段,初级分3段。级间耦合变压器次级应该带载,工作特性较好,而负载的阻值应该试验决定,往往会高出设计阻抗一些这样就能得到最好的方波响应和声音表现。
4.对于输出变压器,最好让铁心截面为正方形,这样的匝长最小,效率高一些。
5.对于输出变压器不要拼命追求低的初级直流内阻,一般来看,初级直流内阻为标称阻抗的10分之一到12分之一即可,如果过分追求,导致初级所占空间太大,反而因为次级的内阻过大使综效率降低。这时一般次级的直流电阻的要求为低于负载阻抗的十分之一为好,这样总效率最高。
6.分段分半的做法可以较好的改善性能,尽量使用电缆纸,这样可以降低分布电容。而且受热不会象聚酯薄膜一样变形使结构稳定性不好。
7.尽量使窗口占空比接近1,剩余窗口越小,漏感越低。
8.不要过分追求低漏感,这样往往会导致特分布电容、跨路电容过大。别是对于高阻的电子管,如果分布电容、跨路电容过大,将导致高频跌落加剧,更糟的是变压器分布电容、跨路电容存储了过多的剩余能量,使谐振的峰谷加大。
9.耦合变压器必须以考虑减小分布电容、跨路电容为首要,否则严重影响听感和性能。
10.输出变压器最好能使用硒钢片,中频的表现胜出硅钢片实在太多。
11.输入变压器为了提高性能,最好使用坡莫合金的铁心,这样才不会将通频带削减得太窄,而坡莫合金的金属处理非常严格,所以没有条件的时候最好用成品,英国 Parmeko,美国UTC,都不错。在系统匹配上,最好让前一级的输出阻抗低于50欧,这样可以良好地驱动600欧的输入牛,因为品质良好的高阻输入牛贵很多。小弟一对英国广播级设备上的 Parmeko 600欧:10k欧的输入牛频宽达到了:20Hz-90kHz+/-0.3dB(升压),20Hz-100kHz+/-0.3dB(降压),可能已接近工艺极限。希望大家在一些老的音频设备,特别是广播级设备上多留心。
12.输入变压器有严格的工作电平限制,特别是对于坡莫合金的铁心,请仁兄们在选购时一定关注,如果大于这个电平,失真很大,动态削减。
13.输入变压器标定的频率范围,现在许多输入牛其实是电信用的,频宽窄,买来会伤心的。
14.高阻输入变压器多数情况频带较窄,但是对于以下测量条件:恒流信号源(源内阻至少大于100k欧),次级阻抗匹配,传输1mW功率,20Hz-12kHz+/-0.5dB以上的,必定非常好声,因为高阻输入变压器一旦克服了频带窄的缺点,加上匝数多,声音暖厚,声音会非常感人。
15.在不考虑电路隔离的情况下,尽量降变压器接成自耦用法,可以大大提高性能。
具体的专业内容还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电子变压器手册’电子变压器专业委员会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书中对各种变压器具体的计算,相当的系统,详细。祝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