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0

好友

227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177
帖子
1423
主题
138
精华
0
积分
2277
威望
2277
金钱
7337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7
最后登录
2015-2-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5 08: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在所有关于英雄邱少云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担任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长、所在的1排排长的曾纪有,而他恰是与邱少云最“亲密”的人。
  初春时节,在南宁市长堽路的烈士陵园,担任该园顾问已离休多年的曾纪有接受了记者采访,谈起了那段与邱少云共同战斗的岁月。作为邱少云的排长,他的回忆与公开报刊媒体所说的邱少云却有些不同。

  出国之前的邱少云
  邱少云不爱说话
  我记得邱少云的老家在简阳
  曾纪有是广西兴安县人,今年已是78岁的老人。
  1946年9月,刚结婚不久的曾纪有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从此离开故里,转战南北。1949年4月在与解放军作战时,已是国民党军队排长的曾纪有率12名士兵投诚,从此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随着解放大军节节胜利,曾纪有所在的10军一路南下、西进,到达四川。四川解放后,驻扎在简阳县(今简阳市)的部队(29师87团3营9连)改为简阳县大队,负责在简阳剿匪,曾纪有在这支部队里担任9连1排3班副班长。
  “1950年3月的一天,我从医院看病回来,”曾纪有向记者回忆说,“连队的一名干部将三个小伙子领到我面前说,部队招了一批新兵,这三个分到你班里。其中一个就是邱少云。邱少云那时18岁,他说是简阳县养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一脸肉疙瘩,人长得很结实,但不爱说话,在班会上有时要点他的名才发言说几句。”
  新兵入伍要参加培训,沉默寡言的邱少云表现不算很积极;在参加劳动时还有些自私,拿着一把好铁锹就不愿跟其他人换,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争铁锹,竟打了起来。见此情况,作为副班长的曾纪有要拉他一把,就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经常给他开“小灶”,谈心。渐渐地,邱少云纪律性有了很大好转。
  一段时间培训后,邱少云便参加了剿匪斗争,曾纪有把他带在自己身边。5月的一天,曾纪有领导工作组外出执行任务,途经山茶村时,发现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顶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妇女拉着一名10多岁的男孩站着。曾纪有心生怀疑,问邱少云:“这房子怎么这么怪,会不会是土匪的观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这是我的家。”曾纪有有些惊讶,说:“是嘛,那妇女是谁?男孩又是谁?”“是我妈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纪有问,邱少云答‘想’,但曾纪有没答应他,因为剿匪时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标。曾纪有看到邱少云眼里溢满了泪水,他也只有在心里叹一声气。
  当年10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第10军改为志愿军第15军,师以下编号不变,从简阳开进朝鲜参战。此时曾纪有改任1排排长。
  采访曾老之前,记者收集了不少有关邱少云英雄事迹的文章,记者注意到,曾老的回忆与这些文章有很大差异。“很多文章说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人,他怎么是四川简阳人?而且邱少云纪念馆也是建在铜梁县。”记者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多年来我也几次寻找过这个谜。”曾老说。
亲眼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
  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小时,他一动不动
  当时曾纪有是阵地最高指挥官
  进入朝鲜后,部队加强了训练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邱少云进步很快,他对武器特别有悟性,部队装备的苏式武器如转盘冲锋枪、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会,成为了一名标兵。
  1952年10月,志愿军决定打响上甘岭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而要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炸掉敌军增援必经的康平桥;要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敌军布下了一个加强营,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强攻是不可能的。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曾纪有所在的一排担起了这个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1排52名官兵(本为48人,上级临时增加4名医护及话务人员)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小时后,部队静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
  “这次行动特别重要,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进入阵地后,我们只能脸埋在地上,双手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地待命。因为我们只距离敌人阵地30米左右,稍发出点声响,弄出点动静,就可能被发现。即使敌人发现了我们中的哪个,谁也不能有任何动静,更不能反击。”
  50多年过去了,但曾老对那场战斗记忆犹新。“那天,刚下完一场雪,万物萧瑟,大地一片寂静。也许是太沉静了,敌人反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来巡逻,就不时地对周围地带进行骚扰。先从碉堡里打出十几发烟雾弹和毒气弹,我们戴上口罩,敌人没弄着我们,反呛着了自己,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们咳嗽、骂娘声。下午2时左右,敌人又向周围打出数百发炮弹,其中不少落在了我们的潜伏区,一些人受伤了,也有人阵亡了,但我们还是纹丝不动。”
  “邱少云不是你们牺牲的第一个战士?”记者问。
  “不是。”曾老接着说,“约下午4时,敌人又打出来数十发燃烧弹,其中有4发落在了我们埋伏区,顿时火熊熊燃烧起来。其中一发正落在了邱少云身边,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后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在第3排,离敌军铁丝网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就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同志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进土里,想着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想:邱少云,你是最坚强的战士!我当时心里说不出有多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战士生命垂危,却不能救他,可是军令如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动。现在想起来,我的心仍在颤抖。战斗中免不了牺牲,如果是一枪过来,中弹身亡,让人还好受点,可邱少云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钟头,我眼睁睁地看着邱少云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变成一具焦体,心里难受得像刀在剜。”
  “有些文章上说邱少云身边有一条水沟,他若滚进沟里就能活命。是这样吗?”
  “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在半山腰,哪来水沟,有水沟,在那寒冬也没有水。”
  “有文章说,当时有些士兵为救邱少云,向连长程子英请示打响战斗……”
  “这是不可能的,当时阵地上最高指挥官就是我。我们的任务就是埋伏待命,谁也不准乱动,话也不能说一句。”
  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下午5时40分,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地炮击。将1排前方的阵地轰炸5分钟后,轰炸转移了,1排在炮火转移的5分钟内迅速占领了391高地主峰。因为5分钟后炮火将轰炸他们潜伏的地方,以断敌人增援之路。在敌人的几次“骚扰”中,1排出现了严重伤亡,但战士们斗志高昂,冒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占领主峰后,曾纪有向空中发射了三颗传达胜利的信号弹。突然一个暗堡里射来一排子弹,曾纪有中弹倒下了……
  “很多文章里说,当时你们有一个营500多人潜伏到敌方前沿阵上,怎么才52人?”记者问。
  “那是错误的,就52个,也不是潜伏到敌方前沿,而是后山腰。”曾老拿出笔,给记者画了一张当时的地形图。“这项任务极为秘密,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我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师部单线直接和我联系,除了我和师部领导,谁也不知这项任务。当时师部还派了一名干部来协助我,可惜还没进潜伏地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伤撤下了。”
他的几点疑问
  他记得邱少云牺牲时只有20岁
  邱少云上战场并没有带武器
  战斗结束后,曾纪有被送往国内的医院里。他的左手腕处被打穿,颈部也受了伤。
  在疗伤的日子里,护士经常读报纸给他听。有一天,他听到了邱少云的事迹,这便是人民日报刊登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他的战友邱少云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称号,作为排长的曾纪有感到很欣慰。
  在这篇文章里,他开始注意到描述邱少云的一些误差,如说邱少云身上背着爆破筒,其实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他的任务不是冲锋杀敌,而是扫除铁丝网障碍。他不知道是谁提供这些材料的,因为他与战友们已失去了联系。部队也没人知道他活了下来。这篇文章不长,他所了解到的内容也不多。
  后来,他间接了解到那场战斗后,1排只有几名战士活了下来,几经周折,他仍无法与活着的战士联系上。1958年,曾纪有带着三级伤残证书转业了。
  1997年,春节,在全区老军人座谈会上,曾纪有认识了周秀全,一问才知两人同是3营的战友!找到一个战友,曾纪有便想打听他那个排的战友情况。周秀全给了他一本15军军史。他翻开一看,1排只有邱少云一个人的名字。
  “为什么找不到全排的名单呢?当时的档案在哪?”记者问。
  “可能档案在部队调动过程中丢失了。战争年代,档案丢失是难免的事。”
  也许是因为档案丢失了,部队上不仅没有人知道曾纪有还活着,关于邱少云的资料也出现了许多与曾纪有所知道的很不一样的内容。
  1975年,在柳州疗养的曾纪有接受学校的邀请,给学生们讲讲邱少云的故事。那时的学生课本上登有邱少云的故事,虽然已读过,但由邱少云的战友来讲述他的故事,同学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可听着听着,同学们就发现了“曾爷爷”讲的与书上说的很多不一样,一个个争相提问。
  这让曾纪有大吃一惊。于是他找来教材查看,果然有很多不同。后来他又找来有关报刊翻看,同样存在很多不同。他归纳了一下,大致有: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玉屏村邱家庄人,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养马河山茶村人。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168团3营9连1排3班,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1排3班。
  报刊说的邱少云赴朝作战是1951年3月28日,他所记得的是1950年10月23日,为首批入朝作战志愿军。
  报刊上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6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12日下午,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0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24日下午4时。
  “这一天同时也是我受伤的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曾纪有说。
  报刊上的邱少云家中有父母,有三个兄弟,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父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和弟弟。
  报刊上的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前被国民党军队抓过壮丁,在川军十八团刘义的部队当伙夫,但曾纪有从未听邱少云提起过他有这段经历。
  那时连队经常举行诉苦会,邱少云在会上也只提他家庭的苦难,未提到他有当兵经历。
  报刊上的邱少云在剿匪斗争中多次立功,在资阳只身抓获匪首刘义,但曾纪有的记忆中,他们奔赴朝鲜前从未离开过简阳,且简阳县大队在剿匪期间并没有抓获过一个土匪。“当时有严格的纪律,我们外出执行任务是不许单兵作战的。”曾纪有说。
多方查证无法证实
  四川民政部门证实邱少云是铜梁县人
  记者帮忙写信联系,石沉大海
  曾纪有从课本上看到,文章的材料提供人为邱少云的战友李元新应为李元兴。对李元兴,曾纪有还有记忆,他确实是邱少云的战友,自然也是他的战友。当时李元兴是邱少云的副班长,也是四川人,按说他应该对邱少云很了解的,怎么会弄错呢?
  曾纪有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寻找李元兴。他写信去四川省民政厅,请求帮助查找李元兴,然而四川省民政厅回信说查无此人。
  后来曾纪有又从师永刚写的《从“国军”伙夫到志愿军一级英雄》中看到了邱少云被授奖的经过。原来,战斗结束后,9连指导员王明时(应为王世民)被师部评为模范指导员,王明时在材料介绍中,谈到如何做邱少云的工作,使他由后进变先进的故事。邱少云的事迹始为上级所知,原来连队是为邱少云报三等功的,志愿军领导机关最后授予邱少云特等功。当时在部队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郑大藩,得知此事,便采访了王明时、李仕虎、李元兴,从而形成了那篇最早报道邱少云的文章。
  从这篇文章中,曾纪有得知铜梁县有个邱少云纪念馆,便去信提出他的疑问。纪念馆支部书记王星富回了信。信中说:
  邱少云,经四川省民政部门多次调查,是铜梁县关溅乡(现改为少云镇)人确实,他的哥哥邱东云(解放前由别人抱养,现还在世),三弟邱少全于1991年病逝,小弟邱少华现仍住在少云镇农村,每年都来一次纪念馆。
  邱少云生前部队经改编后,现驻扎在甘肃省武威市,编号是XXXXX部队168团,只要去信该部组织科,就能联系上。
  邱少云当过国民党壮丁,是成都战役解放了他,当解放军时是秦基伟的部队。郭安明最清楚这段历史。
  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后,在内江、资阳一带剿匪,他化妆成农民,生擒了匪首刘毅。
  ……
  看了这封信,曾纪有更迷惑了,因为信中的邱少云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相差太大了。信中说的当过邱少云文化教员的郭安明,他也不认识。他想,既然组织认定了这些历史,就以组织的为准吧。信中还告知,李元兴已死于文革中。最后王星富要求曾纪有提供一些有关邱少云和他的战友的一些材料。曾纪有将他保存多年的那段时期的工作笔记复印寄了去。此后,纪念馆再没回信。
  记者也曾帮曾纪有写信到简阳市委、养马河镇、武威师部及写过邱少云文章的师永刚(武威师部的宣传人员)查询,但均未得到回信。
  抗美援朝结束后,邱少云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他的家人、他的家乡也获得了巨大的荣誉。1953年6月1日,志愿军领导机关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接着,朝鲜追赠邱少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一枚,并建立邱少云烈士纪念碑。1959年,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纪念馆,铜梁县关溅乡更名为少云公社。五十年来,朝鲜方及我国领导人不断慰问邱少云在关溅乡的家人。
  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当之无愧,不论他的故乡在哪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这是不容置疑的。在这里,本文所说是否为历史真实姑且不论,本文旨在探讨历史的真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25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398
帖子
926
主题
25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31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5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5-3-5 09: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这篇文章非常好!!!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烈士邱少云的情况。尤其是文章中的这一段话让人热泪盈眶!!!----------
5月的一天,曾纪有领导工作组外出执行任务,途经山茶村时,发现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顶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妇女拉着一名10多岁的男孩站着。曾纪有心生怀疑,问邱少云:“这房子怎么这么怪,会不会是土匪的观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这是我的家。”曾纪有有些惊讶,说:“是嘛,那妇女是谁?男孩又是谁?”“是我妈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纪有问,邱少云答‘想’,但曾纪有没答应他,因为剿匪时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标。曾纪有看到邱少云眼里溢满了泪水,他也只有在心里叹一声气。
但是,看见文章的最后那一部分的记述又让人感到非常气愤!!!那么重要的史料竟然会被弄丢了!!!怎么对得起烈士的在天之灵?!甚至连烈士邱少云的籍贯都是一本糊涂帐!!!真让人好心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7375
帖子
268
主题
19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93
金钱
1011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0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5-3-5 09: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我想不可能遗漏
主要是整治宣传需要吧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4#
发表于 2005-3-5 10:3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这篇文章的作者对解放军的历史并不了解,还好意思说什么“本文旨在探讨历史的真实”。随便挑2个错:

“第10军改为志愿军第15军”
--------------------------
实际上是15军的43师在云南改为昭通军区,所以51年2月将第10军第29师编入第15军序列。1952年4月25日,第10军军部和第30师调归海军,第28师调归第23兵团,第184师调归装甲兵和华北军区,该军番号撤销。
“他所记得的是1950年10月23日,为首批入朝作战志愿军。”
---------------------------------------------------
首批入朝志愿军为13兵团38 39 40 42军和炮兵1 2 8师。
15军入朝是1951年3月的事。
还有,29师从朝鲜回国后改为56师,87团番号也随之改为168团。当然168团是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194
帖子
262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1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17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5-3-5 14: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如果邱少云烈士真的是简阳人的话  真的给我们资阳人争气了!!!!向你致意!!
原来资阳从刚解放的时候就流行黑帮了啊  现在也一样  
“三天不杀人,不是资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563
帖子
70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9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2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5-3-5 16:2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志愿军15军应该是15军44师,45师,和10军29师组成的.
上干岭战役不是志愿军决定打的.是联合国军主动打的,代号为"摊牌作战".
楼主可能是电影看多了,电影"奇袭"中所说的康平桥应该是二次战役中38军攻打德川时,为防止敌人逃跑炸毁的德川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0

好友

227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177
帖子
1423
主题
138
精华
0
积分
2277
威望
2277
金钱
7337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7
最后登录
2015-2-24
7#
发表于 2005-3-7 14: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哪位是资阳人~~~厉害,大家认识认识,我成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707
帖子
10
主题
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17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5-3-7 20:1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邱少云的哥哥及嫂嫂如今依然健在 记者 史宗伟 实习生 张质 摄


陈列馆内的雕塑再现了邱少云的英雄壮举


当年邱少云向地主李炳云租地的租地契约是最好的证明



核心提示
    2月25日起,新浪网等数十家网站先后转载《历史解密:战友讲述邱少云被历史遗漏的细节》。文章里提出对重庆籍特等功臣邱少云一些细节的争论,认为邱少云的家乡在四川简阳,不在重庆铜梁,身边没有水坑,牺牲的时候不是26岁,而是20岁等。
    本报为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英雄的细节不容争论。
“少云镇”不容否定
    昨天,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一排排的柏树,簇拥一条弯弯的石径,尽头三间农舍——青色的瓦,黄色片石做墙,屋檐下堆放满垛子茅草。由于年久失修,一垛墙壁往外偏斜,好象要倒下来,用三根木棒撑着。
    屋檐下站着73岁老人彭学慧,头发虽已花白,但是身体硬朗。她说:“我是邱少云的大嫂。”
    “少云的大哥——邱东云在屋里睡着呢,春节前他就病了,一直没出来走动。”
    转入厢房,邱东云果然躺在床上。他面色苍白,看上去非常瘦弱,只能断断续续和记者谈话。他说:
    “我83岁,我是老大,老二少云,如果活到今年该满80了。”
    “我们兄弟4人,当年两个被抓了壮丁——我和少云都当兵,都投诚,我回来了,他牺牲了。”
    “每年清明,还有腊月少云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叫饭’,都要‘喊’他,也给少云烧点纸钱。”
    ……
    在少云镇,记者还发现一份邱少云向地主李炳云租地的契约。村里76岁的老农刘云华,打小和邱少云一起长大,他说:我们经常打“饭平伙”,当放牛匠,帮地主割草放牛,没得工钱,只为混一顿饭吃。“1952年少云牺牲,我大哭一场。后来他成为特等功臣,我们所在的铜梁县官溅乡,改为少云乡,现在成了少云镇。镇上修的公路桥,叫少云桥,他是我们的骄傲。”
    但是,有人认为,这不是英雄的家。今年2月25日起,新浪网等数十家网站先后转载《历史解密:战友讲述邱少云被历史遗漏的细节》称:许多人认为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人,而邱少云当年的战友——曾纪有认为是四川省简阳市养马河山茶村人。
    该文说,曾纪有今年78岁,广西人,曾经担任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长,所在的1排排长。据曾纪有回忆,有一次他们到四川简阳剿匪,途中看到一间很破旧的房子,邱少云说这就是自己的家。因为战场纪律严格,没允许他回家探望,邱少云禁不住哭了起来。
    而简阳市有关负责人,否认了这种说法。记者昨天采访简阳市养马镇党委书记杨宇峰,他听了记者叙述后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在养马镇44个村里,没有一个名字叫“山茶”的村,也没有和“山茶”发音相近的村。他强调:从来没有听到过“邱少云是简阳人”的说法。
    该文还报道,曾纪有在南宁一家烈士陵园上班,现已退休,是邱少云“最亲密的人”。但记者多方查证,没有找到这个人。邱少云生前的文化指导员,四川省内江乡镇企业供销公司退休职工郭安民昨天对记者说,没有“曾纪有”这个人。邱少云当时所在班的副班长是李元兴,排长是刘纪有。
英雄手里拿着枪
    文中曾纪有还认为,邱少云牺牲的时候,手里没有拿枪,只拿了一把大钳子。敌人燃烧弹袭来的时候,他身边没有水沟,埋伏在一片山坡上。
    曾纪有说,“在那场战斗中,邱少云是尖刀组组长,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人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邱少云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个小时后,部队静悄悄的进入预定地点,埋伏在391高地前面。邱少云的任务是,我军部队发起攻击之后,马上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他没有携带武器,只拿一把大钳子。他们埋伏在一片坡地里面,后面没有水沟。”
    谈起这个话题,郭安民哭了起来。他说:当时我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亲眼看着燃烧弹液溅到少云身上,火焰将他身体全部包围,慢慢将他烧焦。“少云当时是爆破组组长,怎么可能身上不带武器?他带了冲锋枪,当他被烈火焚烧的时候,他肯定希望冲上去,和敌人拼了。在他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水沟,他也可以跳到水沟里把火扑灭。但如果他这样做,我们的埋伏计划就会被敌人发现,伏击的500多战友就全部暴露在敌人火力下......他忍受了无比巨大的痛苦。”
    昨天上午,记者在铜梁县“邱少云纪念馆”里,看到了当年战场的地形模型和雕塑——邱少云被烈火焚烧的时候拿着冲锋枪,双眼满是怒火,将双手使劲往地里插。他潜伏的地方长满了大片野草,前面是一道道铁丝网,后面是一条条水沟。
    记者查阅《人民日报》1952年12月4日《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里面说:“熊熊大火,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查阅《步兵56师军史》,以及《陆军56师168团军史》,里面都有专门章节记载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都清楚的写着:“大火燃烧起来,在他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就有水坑。”志愿军首长、少将张显扬也曾经对媒体说:“邱少云后退几步就有一个水沟。”
被遗漏的细节
    “邱少云是活生生的人,还有一些细节不应该被我们遗忘。”郭安民昨天对记者说:“有三个瞬间,每次回想起来我都要流泪。”
    “1952年,我们经常急行军,一晚上要走50多公里,部队要求我们轻装前进,我把自己的一双旧胶鞋丢了。穿新胶鞋走路。走了一天之后,脚被新胶鞋打了几个大血泡,钻心地疼痛。我万万没有想到,邱少云竟然把我丢掉的旧胶鞋带在了身上,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把旧胶鞋拿到我面前,让我穿上。”
    还有,“我们当时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军,有一天经过一个村庄,敌机刚刚轰炸过,一间房子正在燃烧,隐约传来小孩的哭声,邱少云听见了,就向排长报告,排长让我和他两个人去找这个小孩。”
    “邱少云进门去找了两次,才在灶屋里找到这个小孩,他把孩子抱出来后,房子就轰然垮塌了。我们轮流把这个孩子背到其他地方,交给一位妇女护养,我们还给这个孩子凑了10多袋米。”
    郭安民还记得,当年他们由于常常夜行军,许多人得了夜盲症,晚上看不到东西。邱少云知道“松子水”(用嫩松针压的水)可以治疗夜盲症,于是——“休息的时候到处给我们弄,后来真的把大家的夜盲症治好了。”
邱少云现有16侄子
    邱少云一共兄弟四人,三弟邱少全1991年病逝,哥哥邱东云,小弟邱少华都还在世。邱少云已经有了16名侄子,全部生活在重庆。
    邱少华的儿子邱光中,目前在重庆某银行工作,他昨天告诉记者:“邱家后辈生活很平常,很幸福。”据介绍,他们16个堂兄弟姐妹,有一个任某乡镇武装部长,一个在铜梁县政府民政部门工作,一个在江津一家粮站上班,一个在大坪某学校工作,其他的几乎都在农村务农。
    邱家后人,和部队特别亲,部队也特别敬重邱少云。邱少云纪念馆党委书记王成金书记昨天介绍,少云身前所在的9连,每次点名,仍然要点“邱少云”,全连的战士总是一起回答:“到!”。邱少云以前睡过的床,也一直给他留着,每天晚上,战士给他把被子铺开,每天早上,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每年的八一晚会,都给他留个位子,好象他随时会回来一样。
                      (记者 刘邦云 赵倩 实习生 詹阿娜)
链 接:
邱少云生平
    邱少云1949年12月25日参加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391”高地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他特等功臣,1953年1月授予“一级英雄”称号。195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5194
帖子
262
主题
1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1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17
最后登录
2014-8-24
9#
发表于 2005-3-7 21:4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下面引用由2005/03/07 02:17pm 发表的内容:
哪位是资阳人~~~厉害,大家认识认识,我成都的!
偶就是了  不过我现在在成都啊,看帖子你是成勘院的? 我有同学就在成勘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0

好友

227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1177
帖子
1423
主题
138
精华
0
积分
2277
威望
2277
金钱
7337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7
最后登录
2015-2-24
10#
发表于 2005-3-7 21:5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邱少云的战友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

我那么早的帖子你都看了,我的底细你那么清楚,厉害啊!
我在读书,老爹在那,有空把我QQ加了,我们成都地区的人一起聚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06:43 , Processed in 0.1072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