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7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复制链接]

8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0805
帖子
350
主题
8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2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8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6 19: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这个贴子最后由fcglj022在 2006/03/27 05:56pm 第 5 次编辑]

            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  (第一部分)
                        
      网友不凡1955 发表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经过去27年了,当年参战的生龙活虎的年轻小伙,大都步入中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年,我51周岁了,离岗闲赋在家。闲来无事,经常想起战争前后的一些经历,惨烈的场面、密集的弹雨,时常震撼我的脑海,敲打我的心田。把这段经历写出来,提供给广大读者,缅怀先人,激励后者。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供大家参考,我想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军队的很多军人特别是指挥、参谋人员,都写了很多回忆录,对战史研究,军队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材料。而我军解放战争进行的“三大战役”,那么宏大的场面、壮观的奇迹,参加者留下的回忆录却很少,特别是基层参战人员留下笔迹的就更少。那时的官兵,有文化的很少,没有能力写。一些有文化、有能力写的人,解放后忙于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没有时间写。现在所见到的很多回忆录,大多是80年代以后,很多将领离休后所写。由于年代久远,细节的东西难得一见。本人想就自己的亲身所经历的战争过程,提供给有兴趣的读者,由于时间久远,有些事情的时间、地点记的不一定准确,请阅后雅正。

                              一、 战争预兆

    我1975年从山东入伍到了昆明军区11军31师某团特务连警卫排,1978年3月幸运的被选为昆明军区步兵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我们这批学员全是选调的。当时要求的条件是:班长(正副都行)、党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不超过23周岁、身体健康的干部苗子。这些条件要全部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很难找的,我们团一千七八百口子,只选出8个人,你说幸运不幸运。2月下旬到的步校,3月1日正式开学,紧接着就按计划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到了5月份,校政治部主任就做报告讲,中越关系进入紧张状态,越南侵略柬埔寨、驱赶华侨、在中越边境进行武装挑衅,要充当地区霸权,并且告诉我们,这种紧张状态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进而可能激化为战争。作为一个军校学员 ,当时稍微有点可能要打仗的警觉。到了8月份的某一天,原是 11军警卫连的班长、当时是我们学员班的班长说,今天碰到给军长当警卫员的老乡了,说军长和军区首长一起乘直升飞机到边境勘察地形了,可能要打仗了。 那时我们就似乎有了真要打仗的印象了。到了11份,昆明军区组织14军41师在陆良县进行加强步兵师进攻战斗演习,我们步校的全体学员全程跟踪观摩。整整三天三夜。我们回校,演习的部队,晓宿夜行,直接开往中越边境。开战进入调兵遣将的实际准备阶段。

    大概是78年12月中旬的某一天,步校召开全体学员大会,会上,校政委做了重要讲话,大意是说:近两年来,越南当局穷兵黩武,侵略柬埔寨,驱赶华侨,不断在中越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和敌对行动,中国方面一直以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重,采取克制和忍让的态度,再三向越南当局提出规劝和警告。但是,越南当局仗着苏联的支持,有恃无恐,把中国的克制和忍让视为软弱可欺,对中国边境的武装侵犯行动不断升级,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为此,中央军委决定,对越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打击越南当局的嚣张气焰。政委还讲到,此次作战,胜券稳操,我军将集中绝对的优势兵力,拿出“牛刀宰小鸡”的架势,给越军以狠狠的教训。原来中央领导最担心我们在南边开战,苏联在北面向我国出兵,造成两线作战的不好局面。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美国总统卡特向邓透露,你们原来所担心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苏联在中苏边境的驻军,很多都是有官没有兵,营房多驻兵少,实际上连50万也不到。鉴于上述情况,中央军委开会分析到,我们在南面开战,苏联可能采取三种作法,第一,在舆论上进行谴责。第二,小打,出兵占领我新疆和东北边境部分地区。第三,大打,出兵占领我新疆部分和东北大部分地区。 苏联采取第一种做法,对我作战没有影响,若采取第二种作法,至少要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若采取第三种做法,至少要有半年的准备时间。我们的对越作战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是为了教训一下越南当局,不以占领领土为目的,当我们收兵回国,苏联也就不敢轻易出兵了。叶剑英在这次会议上有讲话,要求对越作战的部队,要善打敢拼,打出军威国威,要令行禁止,吃掉越军三、五个师就行了,不要贪功冒进,等等。会议同时决定,在南面进行作战准备的同时,在北面也要作好应对苏联入侵的充分准备。紧接着,校政委又宣布了昆明军区党委的指示:在步校学习的原14军和与越南接壤的各边防团的学员立即归队,接受原部队的安排,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其他部队的学员继续留校学习,但也要有随时归队的思想准备。当晚,为了欢送这批学员归队,步校举行了电影晚会,放映《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天,这批学员离校归队,步校一下子空旷了很多。

    我们这些留校的学员,继续按原计划的课程学习。不知从那一天早晨开始,一出宿舍的门,就见步校8万多平方米的大操场上,停满了覆盖着伪装网的大炮、雷达、汽车等武器装备。等到夜幕降临,一片马达轰鸣,各种车辆、装备陆续开出校园。日复一日,也不知有几个这样的夜晚。昆明火车东站,是一个货运车站,同时也是中越窄轨铁路的车站,与昆明步校相距不足一公里,我们训练要经常经过这个火车站,这期间的一天又经过时,发现停在车站的一列小火车上,装载着汽车、火炮,有几节平时拉煤那样的车厢里,有军马正在吃草,驭手在来回走动,为军马添草添料,上前问了问:老兵,从那里来?答曰,从四川来的,昨夜刚到,下了大火车,就上了小火车,马上就要开往前线。时值春城的12月,虽然不太寒冷,但要在奔驰的火车敞车箱里度过一夜,个中滋味可想而知,心中不由的生出一丝相怜之情——亲爱的战友,我们祝福你!

    1979年1月1日元旦,是传统的节日,步校按常规放假一天,官兵们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欢度节日,午饭在加菜的喜悦中结束,大家正要休息。突然,一阵紧急集合号声响彻校园,各中队的集合哨声一声紧起一声。13时整,各中队准时带到大礼堂坐好,校长、政委已经站在礼堂的台上,当值班首长报告队伍集合完毕后,校长立即宣布:根据军区指示,11军和独立师的全体学员,立即归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同时,步校也要组织部分教员,深入参战部队,观摩调研,获取实战经验。面临这即将身临其境的战争,一下子满头的雾水,政委后面所做的动员讲话一句也没有记清,直到听到“起立”的口令声,才一下子回过神来。随着队伍回到本中队住地,队长、教导员又分别做了动员讲话,而后,我们就紧张的收拾行装,该捆的捆,该绑的绑,可送的送,可丢的丢。当了4年士兵,一共领到372 元的津贴,攒了120 元,准备毕业提干后好买块上海牌的手表,如今要去打仗了,手表还不知能不能再戴了。本人少年丧父,老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成人,高中毕业就当了兵,听说儿子上了军校就能当上军官,能挣工资了,母亲高兴了好一阵子。自古难得忠孝两全,现在要去打仗了,报效祖国,但不知还能不能再孝敬老母了,想到这些,就马上跑到校邮电所,寄了80 元回家。而后,漫步校园操场,仔细地观察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真想把它们深深的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二、 星夜归队

    1月2日6时,各个部队来接学员的解放大卡车已经整齐的停在步校的操场上,我们团的24位学员(其中有18人入校前就是干部)按时登上本师的卡车。各车按序开出操场。在操场到校园大门的路段上,校领导、教员、家属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我们也在车上向他们挥手告别,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再见了,军中骄子的摇篮。

    车队离开校园,又驶离了市区,各师的车按自己的驻地路线自成一队。我们师那时驻在离昆明340多公里的下关市。那时的公路,曲曲弯弯,弯弯曲曲,坡陡路窄,一个小时只能走上20多公里。坐公共汽车,从昆明到下关从来都是两天的时间,可今天,军情紧急,师里要求我们必须在当天赶回各部队。汽车一路急奔,中午连午饭也没有停下来吃,大家在行进的车上吃了点自带的饼干,喝着自背的凉水。到下午16 时,车子停在师部大礼堂前的操场上,师分管干部工作的副政委、师干部科科长分别做了简短的讲话,就催促大家立即出发,要求当晚必须赶到团里。从师到我们团驻地,有126公里的 距离,平时都是半天的路程,而今归心似箭,车随人愿,从师部出来,就只剩下我们一 辆车自己赶路,速度不知不觉加快了。

    当晚20点左右,我们终于回到了分别10个月的营房,就象久别的游子又回到家乡,心中油然生出一股亲切感。一进营房的大门,就见一大圈人等在操场上,政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政委、干部股股长,还有等待接人的各个单位的干部战士。 到达时分,已经夜幕降临,莫莫糊糊,勉强可以看清人脸。下车后,临时负责的同志整队,向政委做了报告,政委紧接着就做了讲话,大意是说部队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我们面临的任务以及对我们的要求。而后,副政委用手电筒照着宣读了对我们24人的任职命令。大体的使用情况是,入学前是干部的,基本都能升任一职,入学前是战士的,基本都任命为排长,本人和另外两位原是干部的被留在了司令部和政治处机关。命令宣读完毕后,各单位等待接人的人蜂拥而上,抬的抬,拿的拿,拥簇着自己的干部向本单位走去,每个人都开始了新的使命。

                             三、 部队扩编

    我们团原来是甲种编制,即团下属三个步兵营,五个直属连:特务连、通信连、迫击炮连、无后坐力炮连、高射机枪连。每个步兵营辖属五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重机枪连。76年初改编成乙种编制,即团辖属三个步兵营,两个直属连:警通连、机炮连。机炮连由一个迫击炮排、一个无后坐力炮排、一个高射机枪排组成。而每个步兵营由两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组成。营属机炮连由一个迫击炮排、一个无后坐力炮排、一个重机枪排组成。如今部队要打仗了,要恢复甲种编制,这就需要补充大量的兵员。除了当年老兵没有退伍外,又补充了大量的新兵。更重要的是缺少干部,原来团属机炮连、营属机炮连要由一个连分成三个、两个连,每个连队至少需要9个干部,你想想,全团在短时间内上那找这么多的干部。除了把原来编外等待转业的部分干部重新起用外,又在班??把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宁缺勿滥,有些职位直到部队开进也没配齐。这次扩编,部队的装备也得到很大改善。团属迫击炮连原来装备的是82毫米的迫击炮,这次换为100毫米的迫击炮,并且由原来的马驮改为车载 。团属高射机枪连原来使用的是单管高射机枪,这次换成轮式双管的高射机枪,也由原来的马驮改为车辆牵引。团后勤原来的运输排也由马车换成汽车。这样,就需要补充大量的驾驶员,为此,特地从北京军区驻河北某地调来一批驾驶员。但他们很不适应云南的路况,我认识一位补充到100迫击炮连的河南籍的老兵,1971年入伍,已经当了8年多的兵,开了8年多的车,他说,在河北开车,道路宽阔且顺直,把着方向盘踩着油门跑就行了,而到了这里,路弯多坡多且窄,开车时要经常同时踩油门、换档、打方向盘,刚往左打死了又要急忙向右快转,手忙脚乱,开车觉得特别的累。可见,部队面临着多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到我们回营时,部队的架子基本拉开了,干部配备也基本就绪,眼前的工作主要是进行思想动员,军事训练,配发装备,进行开进准备。

   当时面临的最复杂的工作就是思想动员,由于部队扩编而补充的大量新兵流露出怕战的情绪,并且有了逃跑开小差的事情。而部队最基层的骨干队伍——班长这一级,大都是新手,不懂也不会做新兵的思想工作。所以,连排干部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每天早、午、晚都要召集班排长凑凑情况,随时掌握部队的动态。晚上的点名、查铺查哨就更不敢马虎。为了配合连队进行临战动员,团机关有关的人员都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帮助指导工作。所以,那些日子我天天泡在下面,从一个连队到另一个连队,找干部谈,找战士问,到训练场上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同时,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向战士门讲明,此次对越作战,不是去侵略人家,不以占领其国土为目的,而是要教训他;不教训他,他就要在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制造事端,闹的我们不得安宁,闹的我们不能静下心来搞建设,所以,必须要打他、揍他,叫他老实,把他打老实了,我们才能安宁,才能静下心来搞建设。保卫国家安宁,是军人的神圣职责,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是履行军人的职责。

   我们团是一支具有优良作风的部队,军事训练、部队管理样样都抓得很紧,真正可以说是“军事过硬,纪律严明”,是昆明军区出类拔萃的团队,各方面都走在全军区的前列。我们团的2连曾代表昆明军区参加全军建制连军事大比武,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可见,我团的军事素质是多么的好。如今部队要参战了,军事训练就抓得更紧。以往训练时大都是“步兵的腿、炮兵的嘴”,再加上摸爬滚打,而今不光动嘴动腿,更主要的是实打实爆,各个训练场上,枪炮声天天不断。部队在短时间内迅速熟悉新武器,提高战斗力。

   到了1月5日前后,团里就采取现场会的形式进行人员、马匹及其他装备的装车实载演练。同时,不断传达其他部队机械化开进的情况通报,提供经验教训,有顺利的,也有不顺利的,甚至有翻车翻炮的造成人员伤亡的,总的要求是一定要考虑周到,组织严密,把部队安全顺利带到前线。

   1月6日上午,团里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上级关于部队向边境集结的命令,部署我团机械化开进的安排。会后,各单位迅速传达部署,进行开进准备。当晚,全团召开了誓师大会,会上,团长传达了上级关于我部开赴边境、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命令,政委做了动员报告, 各单位献血书、表决心,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极大的激发出广大指战员的高昂士气,人人都有了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冲锋陷阵、血染沙场的英雄气概,个个都有了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坚强斗志。全团上下,豪情冲天、气壮山河。

    1月7日早,上级调来运送我团的100多辆汽车静悄悄的停在操场上,上午,驾驶员补觉,下午, 各单位开始装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悄悄进行。

                              四、 开向边境

    1月8日凌晨,听不见哨声,看不见灯火,100多辆汽车一辆接一辆轻轻开出营房,开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

   从我们团驻地到上级指定我们所要到达的集结地域,不到1400公里,却安排了5天的行程。根据当时云南的路况和先前部队机械化开进的经验,汽车行进只能保持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每天行车不能超过10小时。否则,驾驶员容易疲劳,保证不了安全。那时,驾驶员中流传着 两 首歌谣:手把方向盘,脚踏鬼门关,大脑一闪失,人车全完蛋;车上拉的是战斗力,后面坐的是亲兄弟,能否安全到达目的地,全靠司机的注意力。所以机械化开进,驾驶员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因为每辆车上只有一名驾驶员,上级要求每一辆车上必须有一名连或排的干部坐在驾驶室,观察路况,联系车厢,随时提醒司机,绝对不准打瞌睡。行车安全是当时的首要任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进途中的一点感受。我们团开进之日,也是全师开进之时,同一天在同一条公路上,上千辆汽车在运动,浩浩荡荡,威武雄壮。为了保证车队的连续和完整,在每个大的交叉路口,军里都派了调整哨。调整哨兵头戴钢盔,臂戴红绣标,左手举红旗,右手挥绿旗,身边停着摩托车,站在路中央,指引着军车一辆辆通过,阻挡着地方的车辆停车避让。当我们的车在一瞬间通过路口时,看见那些停在路边的地方车的长长的队伍,心中颇有感触;这就是军事行动, 这就是一切为了前线。当部队经过昆明往南开进的途中,公路上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军车,路边每隔一段都设有野战加油站,站与站之间用粗胶皮管相连,大的加油站周围还设有高射机枪或高射炮阵地,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

   那时的车辆分配一般是:步兵连每连5辆,每排一辆,连部和炊事班一辆。营属炮兵连、机枪连还有马匹,用车要多几辆。团属100迫击炮连、82无后坐力炮连、高射机枪连都有配备车辆。每个营还要留出一辆空车作为保障车,好替换路上坏了而短时间又无法修好的车辆。每辆车上都装着一桶汽油,以防止路上加油站车辆拥堵而耽误行程,然后先装床板,再装背包、一个基数的弹药,每个人的武器自己怀抱。车上设对空观察员、对前对后联络员、信号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现情况,立即报告。车距保持在25 ——30米,以便随时保持联系。

    第一天晚上宿在祥云空军机场,因为都是军人,又知道我们是开赴前线,机场的领导对我们十分热情的接待,腾出最好的房屋给我们住,连飞行员住的宿舍都腾给了我们,开水充足供应,伙房饭堂请我们使用,给我们以到了自己家的感觉。 当晚,团首长由于担心高机连的高射机枪被长途跋涉所拖坏,决定将机枪分解后装在车上,其他一切正常。第二天晚上驻昆明南呈贡县城郊。第三天晚上停在蒙子县的鸡街。这天晚上,由于当地村寨稀少,很多连队都没有找到住处,只好露宿荒野,汽车底下成了最好的房屋,大家就把 它让给驾驶员来休息。第四天晚上扎营于个旧市南的新建锡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矿的领导,大都是13军原来驻云南时留下的干部,此次对越作战,13军又调回云南,并且在几天前也经过这里,很多老战友再次相会,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我们到来后,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他们把矿机关的办公楼全部腾给了我们用。当天,团汇集开进情况时,发现有一辆车的发动机机体开裂,该车不能再开了,其他的保障车也都用完了,团首长决定将该车上的人员、物资分散到其他车上。矿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将本矿同类汽车上的发动机拆下换到我们的军车上,当晚,他们就组织技术人员做好了这件事情。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五天中午,我们到达金平县的十里村边防检查站一带安营扎寨,全团没伤一兵一卒,没丢一枪一弹,顺利到达上级指定的集结地域。

                               五、 临战训练

  
    到达集结地域后,部队立即投入紧张的适应性临战训练。我们团原来驻在滇西北,属温带地区,而新的集结地域属亚热带地区。在营房走的时侯大家都还穿着棉袄,而现在只须穿秋衣就行了。为了适应战区的地形和气候,上级很快给我们配发了背囊、吊床、毛毯、铁板高腰胶鞋、绑腿带、防滑铁爪、砍刀等物品。每天早晨,我们都首先打好绑腿,全副武装进行爬山训练,并逐日增加距离,而且要找山高林密的地方训练,还练习在茂密的丛林中用砍刀开辟道路,在没有道路的陡坡上爬上山顶。白天,部队全部从事实打实爆的训练。同时,从上到下都 积极探讨研究山岳丛林地区作战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训练方法。一天,我到团属82无后坐力炮连了解情况,正碰上连队组织班排长汇报训练情况,其中一位班长是从济南军区调来的,他说,在原部队,处于平原地区,操作82无后坐力炮射击时,对距离的精度要求不是太严,一般都能命中目标。而到了此处的山地,距离必须测的精准,稍有一点误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不能命中目标,这种现象在作战中特别要引起重视。象这样边训练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的作法,在全团蔚然成风,有效的提高了官兵的技术战术水平。在基层分队进行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团司令部制作了越南巴南棍、老虎充、、三讨、金竹钟、南威、坂南垓、巴沙、莫西高、华添、楠瓦、华棱、 封土一线沿公路两侧的地形沙盘,数次组织营连干部进行沙盘作业,进行进攻演练,发动大家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广泛集思广益,充分讨论研究,周密考虑,仔细推敲。团作训股制定多种作战方案,炮兵股制定了多种炮火支援方案,其他部门也相应制定了保障措施。团特务连还与师 侦察连一起袭击了越南热水瑭附近的一个公安屯,打死打伤越军30多人,并抓回了几名俘虏,极大的振奋了全团上下的士气。总之,大家都在为取得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而贡献聪明才智和力量。

    在这期间,上级考虑到部队新兵太多的问题,,从我们团调出一部分新兵,从济南军区驻徐州某部调来部分老兵。这些老兵,大都是服役三年以上的同志,应该说各方面的素质都不错,确实给我们部队充实了骨干力量。他们原来所在的部队与我们的编制是一样的,来后,我们团就按照送兵干部带来的花名册点名分配,原来他们在老部队是一连的,就到我们团一连,依次类推,原来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原来在哪个连队现在还在哪个连队,使他??练溶和,很快就发现了一批骨干力量,为我们部队增加了新鲜血液。

    在这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考察,团里又提拔了一批干部,特别是举贤任能,从新调来的兵员中提拔了一批排职干部,前面提到的82无后坐力炮连的那位班长就是其中的一员 ,把原来缺编的干部全部配齐。考虑到作战后干部因伤亡可能缺员的情况,团党委决定,派政治处的一位干部回营房,再带一批编外等待转业的干部到前线来待命。后来的故事很感人。政治处的那位干部带着车在1月24日晚上10点钟回到营房,立即到团大礼堂的电影组,用大喇叭招呼:全团编外干部立即到礼堂集合。说你可能不信,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号令不到半个小时,全团编外的 30多名干部,全部带齐行装来到礼堂门前,由留守的负责人、原团副参谋长整队听命。政治处干部宣读了团党委关于调编外干部十多人奔赴前线归建的命令,并组织连夜蹬车出发。没有点到名的同志争相上车,那情景确实激动人心。此时,离1979年除夕只有3天,正是举家希望团聚、举国奔波团圆的日子,而我们的军人、我们的战友却别妻离子,毫不犹豫的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奔赴自卫还击的战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我们的军人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的军人会毫不犹豫的赴汤蹈火。

                             六、 炮兵怒吼

    2月 9日,我们团隐蔽进出到我国边境小寨——那发以北地区集结,团100迫击炮连在217高地西侧勐拉农场第三队橡胶林内的一处沟底构筑发射阵地。连长、指导员、指挥排排长等人在217高地东南突出高地隐蔽占领观察指挥所,指挥所与阵地之间建立了有线通讯,指挥所与团指挥所也建立了有线通讯,无线电通讯工具全部静默。指挥所内,大家观察越南自巴南棍以北8号高地敌人防御工事的构筑情况,确定打击目标,测量、计算射击诸元。阵地上,各班(炮)占领并构筑工事,做好伪装,还准备了整整一汽车炮弹。此后一个月的时间,我始终与该连生活战斗在一起。自 9日到16日 8天的时间,我们就一直在这个阵地上边训练边等待射击命令。在这个橡胶林里,白天气温达 25、6度,而晚上就只有18、9度,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还可以,到了晚上就难熬了。第一天大家就睡吊床,觉得挺新奇,可到了半夜就被冻醒了。到了第二天,大家就把橡胶树叶收集到一起,让太阳晒上一天,到了傍晚,每个班收集一堆均匀摊开,当褥子铺着,上面再盖上毛毯,这样还算基本可以。在这几天里,我与连副指导员又进行了几次动员,两次到指挥所了解情况。副连长组织各炮手反复演练操炮,一分一刻也没放松训练。1 6日下午,我和该连连长被命令到团指挥所听命。到了团指挥所一看,各营营长及团首长全都到齐。等了一小会,就见师司令部机要参谋拿着文件包,从里面抽出一个 文件夹,然后打开文件夹呈给团长,团长阅后在上面签了字,机要参谋收起文件夹就走了。紧接着,团长宣布,中央军委决定x日为17日6时30分,无线电 6时 0分开机,大家立即回去准备, 16时才能向各分队传达。

    按当时师里的部署,我们团被留做师预备队,准备啃硬骨头。那时,驻那发的我边防某团归我师指挥,负责突破越军巴南棍前沿阵地,战斗中,由我团100迫击炮连全部、82无后坐力炮连的 1个排,给予火力支援。待边防团占领敌前沿阵地后,我团的二营(其中5连 搭乘军坦克团的坦克)乘车迅速冲过“中越友谊桥”,从8号高地加入战斗,进一步扩大战果。

    2月17日6时30分,军、师属大口径火炮隆隆声在晨雾中响成一片,火箭炮发射时唰唰的火舌伴随着轰轰的爆炸声,越军阵地地动山摇。 7时 0分 ,随着大炮向敌纵深延伸,我们这些团属火炮开始发言了。晨雾随着慢慢升起的太阳而逐渐消失,能见度越来越好。100迫击炮连按照观察指挥所的指令,先由基准炮试射了一发,指挥所根据炸点的位置迅速修正射击诸元,炮阵地根据指挥所所下达的射击诸元和射速,瞄准、装填发射,再修正瞄准,再装填发射。有自由射,一发齐射,两发齐射,三发急速射,四发急速射,五发 、六发、七发、八发急速射,就这样,一个上午,打一气,停一气,一车的炮弹快要打光了。原来师里定的边防团在10时占领敌前沿阵地的计划,直到12时也没完成,该团伤亡过重,基本失去进攻能力,急得该团团长拿起冲锋枪要亲自上阵冲杀,被其政委死死拖住了。鉴于这种情况,师首长当即命令我团立即投入夺取敌前沿阵地的战斗。时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晒烤,天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那时,部队连钢盔也没配发,也没有伪装迷彩服,只能用树枝编个伪装圈戴在头上。5连搭乘坦克冒着敌人炮火迅速冲过大桥,下车后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向敌发起冲击。后面乘车跟进的4连6连,还没到达桥头,就被越军一阵迫击炮弹给拦住了,头车被炸掉一个轱辘,驾驶员也受了伤。敌人不断向公路发射炮弹,形成一道炮火封锁线。因为还在我国境内,情况看的非常清楚。团首长立即命令两个连队下车,利用公路两侧的水沟、植被掩护,徒步冲过国境线上的大桥,支援5连的进攻。同时,师炮兵、我们100迫击炮连又对敌人实施压制射击。到下午16时,我团侦察排在特务连副连长的带领下,从8号高地西侧摸上山顶,2营从西南侧实施猛烈的冲击,在上下有力的合击下,越军伤亡惨重,迅速土崩瓦解,剩下的几人慌忙溃逃。我团完全占领了8号高地,并立即组织防御,防止敌人反击。傍黑,我站在公路边看到,几辆汽车从前线回来,车上拉的都是伤员,最后一辆车的后挡板还没搭上,车箱底下铺着一层泥土,上面顺放着一些烈士的遗体,头朝前腿朝后,一层压一层,最上面散盖着一些稻草,但一条条打着绑腿的腿却清楚的露在外面,我不由自主的低头向其默哀,悲愤之情难以表达。当晚,我们100迫击炮连撤出橡胶林的发射阵地, 进入那发寨中的农房中宿营,到半夜时分,大家睡的正熟之时,啪啪啪,82迫击炮弹爆炸声一声接一声,大家迅速抱起装备和衣物,跌跌撞撞奔向寨西的一条冲沟,披着毛毯、雨衣猫到天亮。 从此,直到战争结束,我们再也没在房屋中住过一宿,而是和猫耳洞交上了朋友。

    2月18日6时,100迫击炮连全体乘上自己的汽车,进入越南境内。通过巴南棍不远就停下了,只见公路上摆放着不少各种地雷,我们被告知,前面的公路埋了很多地雷,工兵正在排雷,一时还不能通车,必须绕道。将情况报告团首长后,首长指示,人员全部下车,不带行装,尽量多带武器弹药,徒步上山迅速到老虎充西北某高地占领发射阵地。由此,连长迅速做出安排,炮身两个人、坐板两个人,其余每两个人一箱炮弹。  这三样装备,每件都有40多斤,再加上干粮、水壶和轻武器,每人要负重近60斤在那陡峭的山路上行走。上山时,那是真正的叫爬山,手脚都要着地用力,每前进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汗水湿透了每个人的衣服。就这样,到中午14时左右,我们才爬到山顶,稍时休息,顺着山脊前行,在傍黑到达指定位置,大家立即构筑发射阵地,并向打击目标准备射击诸元,而后,大家就马上开挖猫耳洞,每两人一伙,当晚,设置好明暗警戒,大家就裹着雨衣蜷曲在猫耳洞中休息。第二天,我们又以炮火支援步兵进攻,但由于带的炮弹有限,火力不够猛烈,效果不太理想。到了 第四天,山下的公路通了,民工给我们送来了一批炮弹,连队的汽车也开到了山根,我们总算吃上了一顿热饭,人员和火炮都得到补充,战斗力大大增强。由于战斗一直是在山上进行的,所以我们也不能下山,下了山射程就达不到,在山上战斗弹药补充又很艰难。公路上的弹药车一辆跟着一辆,简直就是流动的仓库。但就是往山上运送太艰难了,那个山路简直就不是让人走的。由此,团首长决定,让100炮连只留下6门火炮,把其余的3门火炮装上汽车,而省下的人员全部携带炮弹。就这样,整个战争期间,有时9门炮齐上阵,有时6门炮就打仗,最后一仗甚至只带了3门炮(后面还要细讲经过),随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火力效果 。就这样,打一气停一气,根据步兵进攻的需要,有时半天,有时一天,装填发射,再装填再发射,几次经受风吹雨淋,几次遇到炮火袭击,但我们都大难不死,侥幸躲过。一次,我们转移阵地,成一路纵队 刚从山背面爬上一条山脊 走了不远,突然,唰唰唰唰唰,5发82迫击炮弹落在队伍左右,最近的离队伍不到一米,最远的也不过三米,万幸的是一发也没有爆炸,只在地上留下5个小洞。这5发炮弹要是都爆炸了,那我们这个连队恐怕要去掉大半。还有一次,炮阵地上正在开火,急需补充炮弹,团后勤组织民工运送,但不知道炮阵地在那里,叫阵地派人接领。由于正在进行战斗 ,阵地上实在抽不出人来,我就带着一名战士去接。到了接头的地点, 遇见后勤的军械助理员带者20多名民工抗着炮弹走来,我就掉头领着他们向山背面的炮阵地赶路,刚爬上山正面的半山腰,啪啪啪,一阵炮弹袭来,我大吼一声:卧倒。那些民工那里经过这样的阵势,吓的手抱着头,几个人拱在一起,头贴在地上,屁股却撅向天上,见此情景,我又大喊一声,分散开趴下,不要两个人在一起。民工们就东一头西一头躲到小树丛底下。待一阵炮袭过后,我喊到,抗起炮弹快跑,那些民工就扛起炮弹箱跟着我们跑,跑了几步,我掉头一看,有几个民工空着手跟着跑,把炮弹箱给撂了,我立即把那几个人给喊住,他们才发现没抗炮弹箱,就赶紧返回去找到炮弹箱,扛着赶上来。还好,经过着一阵炮火袭击之后,没伤着一个人,没丢一箱炮弹,顺利回到阵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0935
帖子
135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5
金钱
338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8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6-3-26 19:49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6479
帖子
982
主题
2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02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8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6-3-26 19:5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呵呵!作者是跟我同一批入军校的同学!
替作者更正一点:78年11月份在陆良召跨地区进行陆军加强师防御演习的是14军40师,演习结束后全师直接向边境地区集结。军校的14军全体学员随即回各自的部队扩编临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660
帖子
81
主题
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1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6-3-26 23:0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谢了,老兵。你的美文,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二十多年前的时光.......
和老兵不同的是,我们入伍才两个月,扣除路途的时间,训练才一个多月,就上战场了,从学生到军人转变中,一夜之间就变成战士了。面对厮杀的战场,面对生与死,一瞬间,我们也长大了。远离了战争、淡去了战场的硝烟,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吧!与我们牺牲、伤残的战友,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活着!愿参加对越作战的战友过的平安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2513
帖子
2134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636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6-3-27 03:1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好帖,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6557
帖子
796
主题
4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5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5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6-3-27 07:3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老兵、你好!期待下文。
向老前辈敬礼!我俩是一个师的,本人81入伍,84年退伍。
对了老兵你是92团的吗?
如果是就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追风逐月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06-4-1 07:2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157
帖子
52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10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6-4-1 08:3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一)

好文,再现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08:49 , Processed in 0.10684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