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二)

[复制链接]

8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0805
帖子
350
主题
8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22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8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31 2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这个贴子最后由fcglj022在 2006/03/31 09:50pm 第 2 次编辑]

               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  (第二部分)
                          网友 不凡1955发表

                         七、 苦累的煎熬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和困难,部队不但要经受战火的生死考验,还要经受苦累的艰难煎熬。

    我们作战区域的地形地貌是山高坡陡,草高林密。山高大都在海拔600——900米之间,坡度大都在60度以上。到处都是大拇手指粗的竹子,密密麻麻,兔子都难以钻过去,还有一米多高的茅草,悬崖陡壁随处可见。部队运动,要么在山根顺着公路走,要么在山上顺着山脊走。由于敌人都是在山上设置防御阵地,山下的公路埋有地雷,而且还有炮火封锁。所以,作战其间,部队的前送后运大都是在山上进行的,劳累和辛苦煎熬着每一个人。再加上一场接一场的小雨和大雨。泥泞的山路一步一滑。作战部队连续几天吃不上热饭热菜,更喝不上热水,吃压缩饼干、猪肉罐头,再喝着河里的凉水,拉稀的成普遍现象。官兵们顶着雨水,淌着汗水,踏着泥水,拉着稀水,还要背负60多斤的武器弹药,那种劳累程度简直要叫人崩溃。我亲眼看见100炮连的一名战士,一边走,一边顺着裤腿流着黄水,满脸的虚汗,颜色煞白。还有一名战士,背上背着火炮的坐板,衣服上渗出血迹,休息时脱下衣服一看,背部大梁刺的骨头都露出来了,皮和肉全都磨没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总觉得我们没有象步兵那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也没有出现流血牺牲的,苦点累点又算什么,再苦再累大家也能挺住。再加上干部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主动帮助战士扛炮弹。战士之间互相频繁倒换轻重,轮流休息,没有使一个人掉队。官兵亲,战友情在磨难中得到升华。为了保持体力运送装备,大家把不大用的东西几乎全都丢掉了,象秋衣、碗筷等都扔了,如果那一顿能吃上热饭,就取一张芭焦叶当碗,筷子随便折根草棍就有了。
   
刚开始几天我们扛炮弹都是连箱一起抗,每箱两发,大概有50斤左右,后来在我们攻占的越军阵地上发现,越军用一根竹竿,将两头各劈开一个豁口,把82迫击炮弹尾翼朝上弹头朝下串在竹竿两头挑着,一下能挑 6发炮弹。我们受其启发,把炮弹箱丢掉,也用竹竿把炮弹挑着,一竿挑两发,比扛着炮弹箱要省事的多。大概是2月28日晚上,下了一宿的大雨,由于没有来得及挖猫耳洞,大家只好裹紧雨衣,在地上蹲一气,坐一气,任凭着雨水往身上淋,在脚下淌。整整一宿,谁也没能扎眼。第二天一早,就接到在104高地占领发射阵地的命令,大家一跃而起,立即投入战斗,断断续续打了整整一天,好象是支援夺取 117高地的战斗,这一仗打的很激烈,伤亡也很大。第二天,我们又向前移动,路上正遇着民工向后运送伤员。哪个艰难真是无法表述。有的用的制式担架,有的是用临时砍的小树或竹子,然后用绑腿带攀了几道做了个简易担架。8个人抬一个伤员,上坡的时候,前面4个人,抬担架的两个人一人一只手 提着担架竿,另一只手扒着地,弓着腰往前爬,再前面的两个人,一人将一条带子拴在担架竿上往前拖。后面 4个人,前面的两个人,一人双手高举一边担架竿,后面的两个人一人一只手推着前面人的屁股,另一只手也要用来扒地。下坡的时候,前面抬担架的人把担架竿放在肩 ,再前面的两个人使劲用后背顶着抬担架的人防止滑溜,而后面抬担架的人就蹲着慢慢往前滑,再后面的两个人则把带子绑在担架竿上使劲往后坠。就这样,需要走7、8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将一个伤员送到停在公路上的汽车。有的伤员,上担架时还能说话,赶这样折腾到公路放下一看,已无气息,把那些民工心痛的跺脚流泪。后来听三营的老乡说,哪天打了一天的仗,当天伤员根本没有时间往后送,简单包扎一下就放在 原地,哪个战场到处都是一米多高的茅草,冲击时,你弓着腰,刚好露出个头,越军就能很清楚的看到你,你一卧倒,身体正好把草压出一 道沟来,越军就向着那 道沟射击,所以,此战中臀部、腿受伤的人不少。当天下午,越军又点燃了一部分茅草,把一些伤员给燎了,晚上又下了一宿的雨,连淋带冻,轻伤员变成重伤员,重伤员变成烈士,活着的人也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第二天上午团政委到了哪个阵地,看到伤员疼痛难忍的表情 ,听到伤员呼喊甚至叫骂声,痛心的流下眼泪。当即命令,团政治处的所有人员全部参加运送伤员。

                            八、 悲惨的越军

    117高地位于越南封土县城北约两公里,海拔高627米,山的南侧和东侧各有一条简易公路和河流,两条公路和河流都在高地的南侧山脚下交汇,再向南进入封土县城,县城往东就是一块平原。所以,117高地是封土县城的大门,打下这座高地,就打开了封土县城的大门。这个高地,山脚陡峭,半山腰以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竹子和芭蕉树,南北东三面都无法展开兵力,只有山顶的西部与114高地相连接的地方,有一条宽不足10米的山脊才能过去。越军在这个阵地上防守的是其王牌军316A师的一个连队,围着山顶构筑的环形防御阵地非常坚固科学。堑壕、交通壕、隐蔽部、火力点全是用20厘米左右的 圆木搭成,都在地下,上面覆盖着一米多厚的泥土,一般的小口径炮弹根本就打不透。为了夺取这个高地,军、师组织了重炮,实施猛烈的轰击,我们100炮连也参与火力支援。经过步兵的激烈的战斗,在3月2日占领了该高地。此后的第二天,我们100炮连就在这个高地上占领发射阵地。只见阵地的工事被炮火轰的七零八落,一两米深的弹坑随处可见,有一发炮弹正好落在一棵一抱来粗的树根,将树连根拔起,炸出的大坑有两米多深。我围着阵地走了一 圈看了看,堑壕、交通壕里到处都是血迹,越军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但要承认,他们的工事构筑、火力点的位置选择确实有道。第三天,团作训股的参谋陪同据说是总参、军区的参谋人员到现场绘图,以备战后研究。

    打下117高地后,部队稍事休息,我就趁机回团指挥所一趟。我独自一人顺着山脊行进,当走到一个高地时,就见山坡上散布着大概30多具越南军人的尸体,尸体都被野火烧过了,衣服基本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身下还有点布样,其中一具尸体的裆部只剩下中间的一点裤衩布,被微风吹的忽闪忽闪。那些尸体,有爬着的,有仰着的,颜色都呈黑色,由于被火烤过,又被雨淋过,再加上连日太阳暴晒,那些尸体都开始发涨腐烂,嘴鼻眼耳里的蛆虫乱翻乱绞,头皮上的毛发都被蛆拱的露出了白骨,那个臭味令人窒息,我赶快跑过了这段路程。

    返回117高地后,当天晚上我们就宿在越军修的隐蔽部里,里面原来都铺着干草,睡在里面非常暖和,这是开战以来条件最好的一次宿营。第二天,我们又顺着117高地的北面转移下山,当顺着山坡小路行进时,有一个战士脚下一滑,扑通一脚踩了下去,拔出来一看,带出一段肠子来,原来正踩在一具越军尸体上。仔细一看,我们正走着的小路是刚开辟出来的,而原来的小路,由于下雨时的雨水顺着小路流,就冲出一条小沟来,活着的越军就把死去 的兄弟顺着小沟放在里面,再从沟的上面取土掩埋,所以,就开出了新路,盖住了旧路,由于盖的太薄,就被踩透了。再往前走,就进入一条比较平坦的冲沟,沟里长满了芭蕉树,沟底是一溪清澈的流水。在沟的一处稍宽阔的地放,发现一片狼藉,盛着米饭的盆、碗,开了口的罐头,有的吃了点,有的一点没动,还有一些成新的 涤卡布吊床、毛毯和衣服,有不少的吊床、毛毯上都有血迹 。看来是越军仓皇溃逃时留下的痕迹。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些高地上只有散兵坑和浅浅的堑壕,由于我军的凶猛攻势,越军已来不及构筑新的工事了。

    越南当局, 蚂蚁撼树,以小辱大, 惹的大军怒威惩罚 ,祸国殃民,罪有应得。

                        九、 班绕散之战

    出了117高地北面的冲沟,就到了公路,连队的汽车都停在那里,我们终于又坐上了自己的汽车,往北行了不远就停下了,前面公路的桥梁被炸断了,团指挥所命令就地待命。记不清是 3月几日的一天,哪天天气晴朗,微风吹拂,人的精神也格外爽朗。在我们停留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流水清澈温暖。中午我们就分三批下河洗澡,洗澡之前先把衣服洗了洗亮在河滩的沙地上,上面太阳烤,下面沙子烘,到洗完澡衣服就干了。没洗的人和已洗完的人都持枪警械,作好随时战斗的准备。3月5日,我们从收音机(打仗时每个连队都发了一部)里知道中央军委已下达撤军命令,大家都等着团里的命令。到3月7日,团指挥所命令我们,只带3门火炮,其余的人全都扛着炮弹,继续向北进发,支援班绕散之战。

    班绕散位于越南封土县城北面约17公里处,它的北面、东面、西面约10公里都是我国的领土,南面虽然是越南的领土,但已被我军攻占,这股敌人真正成了孤立无援之敌,师首长决心在回撤途中消灭这股敌人,由91团廖锡龙副团长指挥,我们团的100迫击炮连(只有3门炮 和一营的82迫击炮连给予支援。3月8日上午,我们与91团的100迫击炮连合在一起,听他们指挥,我和连长得空到处走走。据说,山上的越军是一个营部带两个连的兵力,最大的火炮是82mm迫击炮,山下就是越军的营房,说起来越军够可怜的,那个所谓的营房,上面盖着茅草,周围围着竹片,根本挡不住风雨。屋内南北两排竹床,两排床之间挖了一条交通壕直通山顶,再什么东西也没有一点。不过,在这个营房的门口,有一个小卖部,里面锅碗瓢盆等日用品一应俱全,特别是固体食盐堆了一大堆。在91团指挥所里,亲眼看到廖副团长对着电话不断下达命令。越军的82迫击炮阵地设在自己防御阵地的后面,只能打倒自己阵地前沿,再远了就无能为力。我们的炮阵地就配置在敌阵地山下的偏东,100迫击炮主要对付山后的敌炮阵地,82迫击炮主要对付山前的敌人,用望远镜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山上 越军的活动情况,所以我们的炮火打的非常准,我亲眼看到, 越军的一挺重机枪被我们的炮弹掀了出来,两个轮子被炸飞上天后再落地,顺着山坡一溜下滚,越军的士兵更是一个个被掀上天再跌下来,有的被从堑壕里掀出来再滚下来。-我们进攻的部队成战斗队形,互相掩护,交替冲击,跑几步就卧倒,突然跃起,再冲击,你跃起,我卧倒,我跃起,你卧倒,战士门身手敏捷,战术动作有板有眼。82无后坐力炮打火力点的爆炸浓烟随处可见,这是一次很漂亮歼灭战。到中午时分,我们炮兵的行动就停止了,过了不多的?奇的围上去看。有一个俘虏象是不服,企图反抗,被我们看押的战士狠狠的捣了几枪托,一气把他捣老实了。山上正在打扫战场,据说有些敌人钻进坑道或山洞,我们就一个个将其炸掉,我们在山下就收拾行装,准备撤回。

    傍晚,全部人马成一路向西北方向移动。哪个小路寸步难行,整整一宿,跌跌撞撞,半睡半醒,深一脚,浅一脚,走一 阵,停一阵,也不知道走过那里,更不知道走到那里,只是迷迷糊糊的跟着前面的人走。当走到一处绝壁时,突然见到我在步校的同班学友,一问,才知道他担任91团工兵排排长,正在这处绝壁埋设炸药,待部队全部通过后炸塌这处绝壁,阻塞交通。没有时间说更多的,只好随着队伍赶路。到天亮时,我们正好走到中越国境线上的一座吊桥,吊桥上的桥板很稀,必须连蹦带跳才能过去。本来由担架抬着的伤员,只好由民工背起来,那些民工挺行的,背着一个人蹦着跳着就迈过桥板。过了吊桥,就是我国的土地,很多人都趴下亲吻着祖国的领土,一颗悬着心终于落地了,大家也都在心中暗自庆幸:祖国母亲,我活着胜利回到了您身边。

                            十、 意外的牺牲

     自2月17日开战到3月10日全团全部撤回境内,在22天的战斗中,我团在战场上牺牲了77人,最后却出现80位烈士。其中有一位是撤回境内不几天病故的,而另两位的牺牲过程却给我们留下血的教训。

     我们团牺牲的第一位烈士是在开战前的某一天,也就是济南军区补充的老兵到达的 第三天上午,5连的副连长组织全连进行实弹射击时发生的。哪天,该连部分人员正在射击,部分人员在出发线外坐着等待。连部的通讯员头天晚上跟随连长查哨时,半自动步枪里装了4发子弹,并且上了膛,回来也没有及时退出来。这天就又背着这支枪随着连队上了射击场。在等待射击的过程中,哪个通讯员人坐在地上,枪靠在肩上,他无聊的不断地来回扳动抢的保险机。在他一边坐着的一位刚从济南军区补充来的老兵,也不知为什么突然站了起来,就在他刚站直的时后,那位通讯员无意间扳动了枪的扳机,“砰”的一声枪响,一 颗子弹从老兵的左腮部进去,从右头顶部穿出,当时就一头栽倒在地,停止了呼吸。未出战先损兵,团首长十分恼火,当即撤消了5连副连长的职务(在后来的战斗中,该副连长作战勇敢,又被恢复了职务),给予那位通讯员行政记大过处分。但无论处分多少人,失去的生命却不能要回,血的教训是:射击前没有按规定组织验枪。

     我们团牺牲的最后一位烈士是在撤军回来后的某一天。经过休整后部队又进行军事训练。一天,三营重机枪连组织实弹射击,一位战士刚打完,其排长就安排一名79年刚入伍的河南籍的战士糊靶,那位战士与靶子脸对脸正面相对,一个眼一个眼的正糊着。在这边,那位排长把弹链穿上枪机,嘴里念叨:下一个我来打,一边说着一边就拉枪机要送弹上膛,一松手,枪机发生滑机,“砰”的一声,一颗子弹射出枪管,从那位糊靶的战士的后心进去,从前胸穿出,一瞬间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为什么能打的这么准 ?是因为重机枪的高低、方向机都可以固定,此前射击时枪已经瞄准了靶心,并且做了固定,而那位糊靶的战士又正对着靶子,所以,一 枪正中要害。这个战士的牺牲特别令人痛心。他入伍不到 2个月就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作战中很勇敢,战后获得荣记二等功的奖励,立功喜报都给寄回家了。战场没死却死在靶场,叫亲人、战友怎么能接受的了,叫人如何不痛心。

     以上这两件事,若在平时,典型属于事故。但特殊时期有特殊的政策 。那时,军委有规定,凡是从部队离开营房到打完仗回到营房这段时间,除了自杀自残、叛国投敌的以外,其余的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伤亡或伤残,都按因战对待,所以这两位死者仍然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这两件事所造成的教训,永远值得军人们吸取。

                                十一、班师凯旋

    自3月9日撤回境内,我们就又回到了开始集结的地方——十里村边防检查站,我也离开100迫击炮连回到团机关。在那里休息了几天,全团就乘车又回到了新建锡矿,在那里安下营寨。为了便于长期驻守和方便管理,部队不再住进老百姓家中,而是全部住进帐篷,团机关就住进新建锡矿机关的一个两层楼的上层。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用师防化连的淋浴车洗了澡,并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新建锡矿位于个旧市南约30公里的公路边上,虽然我们住下了,但公路上的军车还是一辆接一辆源源不断的向后运送部队。因为那时的公路还是沙土路面,每一辆车走过都要卷起一股灰尘,涌的车上的战友满身是土,就象是泥塑的一样,只有两只眼睛转动叫人才看清是个活人,看着真叫人心里酸楚。

    部队住下后,紧接着就进行作战总结,评功评奖。本人因作战期间一直和100迫击炮连在一起,其工作表现得到连队官兵肯定和好评,该连的连长指导员分别找到我的股长、团参谋长为我请功,领导们顺其请求,为我荣记了三等功。那时,记三等功的,奖励一个印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字样的搪瓷茶杯和一件白背心,记二等功的再加一个笔记本,记一等功的再加一支钢笔。奖品有价精神无价,那个茶杯至今我仍在用着,经常让我回味无穷,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战胜困难,努力工作。我经常对别人讲,凡是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军人,没有遭不了的罪,没有吃不了的苦,一个月的磨难,终生难忘。

    部队在驻地进行休整的同时,多次观看总政歌舞团、杂技团和地方文艺队伍的慰问演出,战争后怕的焦虑得到很大的缓解。团里还组织人员,到各医院慰问伤员,接待抚慰来队的烈士家属,紧接着就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军事训练 ,一直到5月2日才结束。5月3日,我们全团乘车到了金平县烈士陵园,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牺牲的战友,心里那种悲痛之情真是难以表述。安息吧!亲爱的战友,再见了!我的兄弟。

    5月5日,我们全团除了自己编制内的30多辆汽车,又加上从地方征用的150辆大型卡车,浩浩荡荡踏上回营的征程。那些地方的驾驶员,大都是转业军人,熟悉部队的规矩,驾驶技术又好,与我们配合的相当默契,行车速度也快于来时。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离营房一百公里左右的地方,本来当天晚上是可以赶回营房的,但团首长考虑千万不能在最后的时刻出现问题,另外,那时很多人手里都有子弹、雷管等爆炸品,白天卸车后就可以立即进行点验,可以把所有爆炸品收归库房。所以,团首长决定就地宿营。第二天上午8时,大家都穿戴的利利索索,坐的整整齐齐,精神抖擞的继续行进,10时左右,到达营房附近的县城,当地的党政领导和白族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公路两侧人山人海,热烈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部队。车队徐徐开进营房,我们这些阔别营房整整5个月、经历了战火的生死考验、劳累的艰难磨练的将士,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全文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8157
帖子
52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1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10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6-4-1 08: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二)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4341
帖子
339
主题
76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17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6-4-1 16:3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二)

顶!

1_1143880204.gif

19.4 KB, 下载次数: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4817
帖子
35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3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3
最后登录
2014-8-24
4#
发表于 2006-4-2 18:2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转帖]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二)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08:57 , Processed in 0.10342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