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和文物可考的都城,悠久的历史不仅造就了许多令人神往和赞叹的名胜古迹,像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建设在内的殷商文化,周易发祥地的羑里城,这块神奇的土地还哺育过文治武功、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岳飞。

殷墟,又名殷虚,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文峰塔,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天宁寺旧址,有人把它喻为安阳的象征。此塔形制特殊,上大下小,呈伞状,在我国古塔中极为少见,有人说在国外也是罕见的。 
文峰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虽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炮火考验,至今依然屹立,巍峨壮观。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新修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安阳的风味小吃主要有皮渣、三不沾、安阳血糕、粉浆饭、安阳“三煎”、安阳“三熏”、抽丝火烧、蓼花、老庙牛肉、林州山楂饼等。 
安阳“三煎”煎血,煎灌肠,煎皮渣。 安阳“三熏”熏鸡、熏蛋、熏猪下水。 


2008.12.27 放大镜、胡传愧、佛龛、刁小三、阿庆嫂、白鸽游访了安阳古城。 [此帖子已被 白鸽 在 2008-12-28 7:03:0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白鸽 在 2008-12-30 21:02:3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