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看看天色将晚,繁荣和陈刚说起上礼拜去临漳三台骑行经过的香菜营附近,知了在路两旁的杨树上聒噪成一片,直震的耳朵疼。于是断定,这里的肉蛄蛹(学名叫蝉蛹。俗称知了猴儿。临漳人管这叫“肉蛄蛹”,很形象吧)肯定不少,且这里的村民不知道这厮的食用价值,没多少人扑捉。趁这月黑风高,酒足饭饱,筋松骨乏之时,不如去摸它一些,回来也好做下酒菜。不知比俺上回挖的野菜含金量高出几许。也能让众驴友们刮目看咱们一回。 说走咱就走,天上的星星朝北斗。招呼上几个有车的驴友,抄起大号的水桶,装上几只强光手电,叫上老婆孩子,意气风发,信心十足的向南,再向南。在中华南大街旁,见不少浮浪子弟,纨绔少年,在路旁的小树林中痴痴的苦苦的上下寻找着肉蛄蛹。我们从鼻孔中漂出一股冷气,这样的地方也能摸到下酒之物?一哂笑之。 说时迟,那时快。开车就比骑车快。赶到临漳正是天黑时分,只见路边的杨树高大挺直,黑夜里似一道黢黑的屏障,往路两边的田野里伸展开去。前几天刚下过雨,地面湿湿的,一脚下去。松软如棉。我们想,这正是知了的幼虫往地面突围的大好时机啊。幼蝉在地下蛰伏了十七,八年啊,它们此刻比我们还着急呢。要趁这初夏的雨季,黄土松软,爬出地面,一飞冲天,享受甜蜜的爱情生活。想到这里,也就原谅了蝉们在树上肆无忌惮的嚎叫的声音了,它们是在向异性唱小夜曲吧。虽然难听了点。它们在黑暗里靠着吸吮树根的汁液才熬过了慢慢长夜,在生物钟的号召下,在一个特定的年份,集体冲出地面,到树上传宗接代。可现在,人间不管蝉间事了。在人的眼里,它们就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就是我们的一道下酒的硬菜!我们兴奋的下车,抖擞起精神,开亮手中的电筒,成散兵队形向树林里摸去。眼里看到的,心里想的,都是那树上肥肥的知了猴。 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一排树,两排树,三排树。一片树,两片树,三片树。在伸手不见五指,伸脚也不见五指的野地里,树行里,手电疲惫的光伴着驴们失望的脚步。搜遍了大半个香菜营,走遍了整个的谷子村,踏平了公路两岸的渠沟,连出生未满周岁的小树苗都没有放过。施行了三光政策,变换了步步为营的策略,直到月上柳枝头,狗约黄昏后,北斗西沉,妇孺困顿。我们十个人的扫荡大军,唯一收获,就是陈刚在村北的一片西瓜地旁的几棵歪脖老槐树上,发现三四五六七八个,老弱无力,爬树艰难的掉队的知了猴。想来,还不够我们一人一口的。悲夫哉。 这时,路边小店的女老板告诉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了,要是早七八天来,正是肉蛄蛹浩浩荡荡爬出地面的时刻,那时来,一晚上就可捉到十几斤呢。现在肉蛄蛹都早爬到树顶上了,在唱着那爱情的歌谣呢。这几天出来的也都是晚熟的品种了。稀稀拉拉没多少了。再者,附近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你们城里人嘴馋,爱吃这口,就都跑来摸蛄蛹,然后卖到市里的饭店去。这所有的树都被我们摸了个溜透了,你们来了也就摸摸蛄蛹皮儿吧。我们农村人嫌那东西恶心,从来不吃,你们不嫌恶心,就卖给你们,恶心你们吧。怪不得我们徒劳无功呢,原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赶上那一拨啊。 但是,总不能空手而归啊,驴的面子要紧。这时女老板说,我这里还有一些村民零碎送来的肉蛄蛹,我是一毛五一个收的,城里的饭店到了明天就来收购,你们要就两毛五一个卖给你们吧。驴的面子还很厚,大家就地讨价还价,把两毛五讨成了两毛一个。看在大家很辛苦,面子很严重的面子上,成交。于是钓鱼改成买鱼,摸知了猴变成了买肉蛄蛹。最后还饶了好几个呢。于是乎,大家欢欢喜喜把家还。 到家已是午时三刻。 知了没摸到,诗还是要诌的。《江城子。老夫又发少年狂》(注:上次与小明老来乐二乔等在赵王城拉弓射箭,题目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为区别起见,这回又发一回狂。) 老夫又发少年狂,左繁荣,右陈刚,夜黑风高,驱车奔临漳。传说金蝉好酒菜,亲下手,看张郎。 摸遍菜营不开张,手气差,又何妨!吉人天相,村妇自帮忙。角五收来两角卖,看仔细,酒瓶装。 2009.7.15 18时 |